01
乾隆统治中期,史书记载国家太平,民生富足,“天下未见之盛世”。但在盛世之下,却是恐怖的政治高压和和严酷的文字审查,很多文人因言获罪,家破人亡。
在乾隆一朝,文字狱多达一百余起,超过了康熙和雍正的总和。对于那些触犯文网之禁的文人,乾隆一向采取杀无赦的态度。而在这肃杀的风气中,却有一个人保住了性命。而这,不过是君权难得的戏谑之举。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出京恭谒泰陵,给自己祖宗扫墓。一个读书人鬼鬼祟祟的走在御道旁边,被护卫拿住审问。
只见此人拿出自己写的一本书,名《〈诗经〉问与〈易经〉答》,称其可以用易经解读诗经,要献给皇上,并附上自己的呈词,审判官看到他的呈词,乐了,原来此人大逆不道,冲撞圣驾,只是为了让皇帝给他做个媒。
袁守侗的审理报告书生叫冯起炎,原来姓赵,后来母亲改嫁,改姓冯,年龄大了,想着取个老婆光大门楣,只不过家里穷,又屡考不第,没有功名,至今没有媒人上门,心里急得很。
虽然没有媒人,但冯书生却自己找到了爱情。他在三姨母家,有一个表妹,叫小女,十七岁,待字闺中,可娶;然后又到五姨母家,发现又有一个表妹,叫小凤,十三岁,也可娶。但就是没钱呐,“力不足以成此事”,于是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对不起自己的满身才华,想起这个奇招来。
希望皇帝赐他银冠玉带,并“以陛下之力,差干员一人,选快马一匹,克日长驱”,有皇帝询问那两个表妹,肯定亲事就成了。
审判官乐完之后,把呈词和书转交给了皇帝。
没想到乾隆皇帝看到呈词很愤怒,他在呈词里让皇帝称他为“老师”,不要念他的名,以便教化天地。皇帝大怒,竟有如此妄人,冲突仪仗,信口胡诌,亵渎经典,还胆敢卖弄炫耀,亵渎圣聪。特别是色令智昏,毫无廉耻,敢让皇帝给他做媒,把我当成拉皮条的了?着直隶总督袁守侗严加查办。
不过皇帝也是人,愤怒之后也感到很可笑,并把这个笑话讲后宫宠妃听。袁守侗拿出审理结论后,乾隆觉得自己不该跟这个呆子生气,又特别关照放他一马,最后以“痴心迷惘”、亵渎圣聪等罪,刺字发遣到宁古塔附近的冰天雪地里去了,总算保住了一条命。
冯起炎的事情让人发笑,皇帝也没有太难为他,可要是认为皇帝仁慈那就大错特错了,皇帝都是天生的独裁者,是随时可能食人的老虎。同样是妄人的文字狱,冯起炎被网开一面,另一个人丁文彬就被千刀万剐了。
02
乾隆十八年五月,山东曲阜孔府门口来了一个面黄肌瘦、衣衫破旧的书生。此人自称孔家亲戚,叫丁文彬,说前日玉皇大帝托梦给他,让他来娶孔府衍圣公的两个女儿。
孔家报官后,审理说此人是精神病,父母双亡,没有娶妻,就魔怔了,自称玉皇大帝给了他旨意,让他改写《洪范》和《春秋》,并让他当了天子,改年号为天元。
山东巡抚杨应琚在奏折中对他的病症进行了合理分析,他认为:“丁文彬出身贫贱至极,认识几个字后,觉得自己身怀奇才,于是妄想富贵美色,痴心目识,结为幻影。”建议皇帝杀掉了事,别再牵连其他了。
乾隆不这么想,要是简单杀了,后面难免有其他人假冒自己精神失疯扰乱舆论,于是责令凌迟。杨应琚在奏折中提到丁文彬身体不好,乾隆掐指一算,要按正常流程,三法司会审、再行文到山东,丁文彬可能就病死了,这就太便宜他了。于是立刻传旨,让杨应琚根据丁文彬的身体情况,自行决定行刑日期,如果病危,可提前凌迟处死。
杨应琚不敢怠慢,当夜赴大狱查看丁的身体情况,发现已经气短无力了,于是立刻责令济南知府布置法场。6月14日,丁文彬被凌迟。此时距他犯事,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执法效率之快,世所罕见。
俩妄人同时冒犯天颜,一个被流放,一个却被凌迟,君主的脸色太难以捉摸。如果说有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丁文彬碰上了年轻的乾隆,锐意进取,刚毅残忍;而冯起炎碰到的是老年乾隆,心满意足,略有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