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6天的三节课年终活动视频,也是够庞大的,每次细细碎碎地看,进程很慢,但求质量,不求速度。
前几晚(1201)看的是分答CEO的内容。
分答是做以人为线索的问答,吸引的是中V,中V包含的概念是,一必须是专业人士,二是避开草根搏出位的情况,真正做到传播知识。
分答的起源是“在行“,线下约见名家分享交流。而分答是把线下延伸到了线上。当初决定做分答,是一个漫长、反复磨的过程。分答有它的优点:第一,对比“在行”的私密性,分答的方式更快地传播知识。第二,这样的线上问答也符合在行的定位,已经沉淀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可以说,“分答”是对“在行”的品牌进行深化。因此最初是想作为“在行”的一个功能在做。
没想到一经面世,分答就大爆。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市场接受,但分答和在行这样的附属关系,并不利于分答的传播。于是面对这样的局面,CEO迅速以决断的决心把团队一分为二,也把分答和在行一分为二,才让分答迅速脱离了在行,如今也重新上线,12月开始将有推广的大动作。
今晚(1206)看的是黄有璨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水滴互助CEO沈鹏、懂球帝联合创始人牛飞的圆桌。圆桌是我看了最久的部分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让三位都阐述对“互联网下半场”的看法。快刀的金句第一个就冒出来了:不管上下半场,战况如何,首先要确保,你必须在场上!我就是没在场上的一个,争取下半场的机会吧!
接着是对产品和运营两个岗位在未来的作用和地位的评价。
牛飞认为产品经理是从0到1的过程,所以未来在更难获取用户的情况下,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会更高,产品经理越来越精、专业,工资越来越高,而运营会越来越多。沈鹏反而从旧东家美团身上得出运营更重要的结论。而快刀作为一个6年运营,6年产品经验的老司机,觉得都不可或缺。未来人才不能因为你是产品就不管运营,做运营就不管产品设计,要越来越全面。
之后是每一个产品的分析。得到app在大家都不看好app的时代诞生,为了让内容更出色,录制大量音频demo,做各种尝试。每分钟120字、170字、200字的区别,语调等。包括今天在知乎看到的文章介绍,怎么把李翔挖过来做内参,把古典音乐做成每天十五分钟的音乐会等等,都让内容运营跟得上产品的节奏。另外,对于怎么怕不怕被大v绑架的问题,快刀则说会以服务去让v们留下来。因为大v的团队只需要把产品内容做到极致就ok了,运营设计技术全部都不需要费神,全部搞定,安心。
懂球帝和水滴互助都听不太懂。
然后是对互联网人的意见。金句又来了:产品经理做十件事,只要做对两件,就是优秀的产品经理了。做对一件就是合格的产品经理。一件都没做对,那你就是一个产品经理。
接着公布了2016十大产品创新事件:阴阳师(1),分答(2),得到(3)。十大运营事件:新世相(1),papi酱(2),淘宝二楼和简书并列(3)。可以去简单了解一下。顺便小粉丝可惜一下新世相的“做一小时偶像剧女主角”没爆,肖战没能借这机会红一把。不过不可能啥都爆,后一个地铁扔书就火得不像话!还是和受众的关注点有关吧,切身相关的更关注,譬如扔书和捡书。扯远了?
今晚(1207)终于把最后的部分看完了,撒花!互联网时代一分耕耘十分收获,产品很“轻”,到了互联网+时代,则回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商业常态,这才是可以长期发展的趋势,而网易云课堂就是不浮躁,不走互联网之路,而走平凡之路的互联网教育产品。互联网形态的教育产品讲究做平台,让师生聚集起来,让内容优胜劣汰,平台从中获利。而网易云课堂敢于做最重的部分——内容。造不同的碗,装不同的菜给不同的学生吃,帮助学生选择全国最优质的老师,通过选择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并培训引导他们在如何上好线上的课程(线上看不见人,也会有黑粉,学生耐心少要有干货),提供班主任和助教(其中有学完课程的学员,口碑效应+教导师弟师妹避坑)。所以,好课堂+好服务=好课堂。
全部课程笔记完。写得很粗糙不成体系,只能说代表我自己对于整场活动的思考和回顾了。惭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