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音乐·歌剧音乐音乐欣赏
永远的阿炳——《二泉》背后的故事

永远的阿炳——《二泉》背后的故事

作者: 北京彩虹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4:24 被阅读78次

阿炳是无锡的,阿炳是中国的,阿炳也是世界的。写出伟大《荷马史诗》的荷马是位盲诗人。写出《欢乐颂》的贝多芬当时已经耳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以“这样的音乐只能跪着听”评价阿炳《二泉映月》这部作品。

阿炳与彩娣的剧照

从民乐团抢了两张《二泉》的歌剧票,原本只是抱着带妈妈参观一下剧院的想法去的。出乎意料的是,来自无锡市歌舞剧院的所有演职人员都非常卖力,加上在帅气的海归指挥家黄炎佳引领的青岛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倾情演奏,还有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的合唱加盟都非常精彩。

更加令人动容的是主演阿炳的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一个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西部情歌王子,在舞台上的表演真是一丝不苟,如歌如泣。我想他在舞台上一定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才能表演得那么真挚到位,把一位民族音乐家自始至终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扮演阿炳父亲,母亲和养母,以及阿炳妻子的四位年轻歌唱家,都是既能唱,也会演,随着剧情的发展,让观众不知不觉得浸润在故事情节之中。

整个歌舞剧,以倒叙的手法,从来自北京的音乐学院的教授给年老体弱的阿炳录音开始讲起,引出他悲苦的出身: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其母原本是秦家寡妇,他的出生其实是并不光彩的,母亲不忍族人的欺侮,在他三岁时把他托付给同族婶母抚养,自己抑郁身亡;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聪慧的阿炳自小熟识韵律,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

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之后妻子彩娣是他的眼睛,是他的拐杖。阿炳虽然失明,但是他同时获得了一双洞悉世界的清澈的心灵慧眼。

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

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后来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在那个战乱年代,大多都是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幸亏等到了新中国的降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音乐。阿炳和他的乐曲才获得新生。

他终尽一生的气力,在阴阳两隔的父母亲及养母的关注之下,在同命相怜的苦命人彩娣的支持之下,在家乡如烟的太湖水,如雾的惠山泉的氤氲之下;在无锡山中明月的照耀下,重新拿起胡琴,一生的苦辣酸甜都涌上心头,是呀,胡琴是他的命,他的魂,他的骨,他的心,哪怕灯油耗尽也要拉出最凄凉哀怨的悲怆之情。

于是,这首东方的命运交响曲,千古绝唱的《二泉映月》才由此流传下来。

二泉,一方面指无锡的惠山泉,它被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另一方面,指代的是失明的阿炳心中灼灼的一双慧眼。泉者冷也,月者寒也,冷眼看世界的意味。

                                       

看完这部阿炳饱尝苦难,追求光明的生命之音的感人剧目,才使我更加深刻地知晓一个底层民族音乐家背后的苍凉故事,通过强烈的命运冲突与情感纠葛,同时在整个动荡的社会底层大环境衬托之下,深层地揭示了阿炳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这同时也是一部感人的励志曲目,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免遭遇各种磨难,无论是大时代的悲剧,还是个人物质上的,抑或精神上的煎熬,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在内心种下一颗乐观向上的种子,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囚笼里的自由,果壳里的宇宙。

相关文章

  • 永远的阿炳——《二泉》背后的故事

    阿炳是无锡的,阿炳是中国的,阿炳也是世界的。写出伟大《荷马史诗》的荷马是位盲诗人。写出《欢乐颂》的贝多芬当时已经耳...

  • 《二泉映月》读后感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一篇课文:《二泉映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阿炳在惠山泉边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阿炳,原...

  • 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你知道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故事吗?这个阿丙是一个道士,他原名叫华彦君,出生在无锡,是一个私生子。 阿炳的母亲是无...

  • 瞎子阿炳,有才华却“作”毁了自己的人生

    今天要讲的冷知识,与阿炳有关 是的,就是那个创作二泉映月的阿炳 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江苏无锡,他的父亲是雷尊殿“...

  • 一个瞎子的逆袭

    提起华彦钧,世人估计知道的不多。 说到《二泉映月》,阿炳,大家会说:那个拉二胡的瞎子。 阿炳,原名华彦钧。父亲华清...

  • 从《二泉映月》说起

    《二泉映月》是二胡经典名曲,可以说二胡催生了二泉,二泉带红了二胡。 二泉是阿炳一生凄凉悲惨的流露,如果没事生活中的...

  • 他们

    又在听阿炳的二胡,《二泉映月》。想起了“他们”这个词汇。阿炳的虔诚与倾诉都在音乐里,苦难与悲伤。也有无奈与妥协...

  • (原创)关于阿炳,你想多了

    阿炳,瞎子阿炳?《二泉映月》多么凄惨,一听就与瞎子阿炳的悲惨身世联系起来,一同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对穷苦艺人的摧残和压...

  • 老蘭画说嘚啵嘚:每次听《二泉映月》心里都乱七八糟的

    旋律很奇妙,听宋冬野的《安和桥》,怅然。听汪峰《北京北京》,听阿炳的《二泉映月》心里永远是乱七八糟的。 我非常佩服...

  • 河北民间故事 | 杨鸣儿

    文 | 喵咛先森 图 | 花瓣 推荐音乐 |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 阿炳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旧时候,清王...

网友评论

  • 我若晴天:少时看过阿炳的电视剧,只依稀记得一天下雨,屋子里到处都漏雨,接满了锅碗瓢盆,他坐在床上,一手托着一个碗,细听雨滴落下撞击容器的声音。从此我知道了《二泉映月》,从此也喜欢上了这首二胡独奏的曲子。
    北京彩虹:歌剧里面也有这个片段。因了这首曲子让我们更加接近了。
  • 龙小烛:历尽人间、读懂人生的乐者才能如此透彻,就着文字,重听了一段《二泉映月》,凄而不惨,悲而不绝,致敬人民的艺术家,永远的阿炳。写得很赞👍
    北京彩虹:@龙小烛 谢谢鼓励,确实是大家之作,直逼灵魂,震撼无比。
  • 百合88: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播过给我们听,记忆犹新。
    北京彩虹:@百合88 经典永流传:blush:
  • cb0913edb841:终于又回来更文了💪。
    北京彩虹:@笨飞鸟 :sweat_smile:
  • 柴米妇:看着王宏伟从青歌赛上出来的,如今,成了有国务院津贴的人了呀!小时候学音乐,听得多;如今忙着过日子,耳朵生锈了。二泉音乐是伟大的作品,听着总让人额生愁云心生苦,后背冰凉,小时候就不是特别愿意听。约等于有一个伤疤,听了就是揭疤,会流血的样子。阿炳的故事知之甚少,亲的美文弥补了这个空白。
    北京彩虹:@柴米妇 你的评论都这么洋洋洒洒的。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是对他有印象的,特别是酒窝啊。我听得音乐也少,以孩子的名义领的票,大人去看了。:smile:
  • 穿越人生:经典
    北京彩虹:@穿越人生 之前不知道后面的故事呢。
  • 徽韵蒹葭:二泉映月百听不厌😊
    徽韵蒹葭:@北京彩虹 在彩虹的文字里又了解得更全面了👍
    北京彩虹:@徽韵蒹葭 是呀,经典曲目。

本文标题:永远的阿炳——《二泉》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ya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