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记得大学时一点不喜老托的作品。厚厚大部头,读不下去。
如今换种方式再看,狠狠被细节砸到。
曾经不理解安娜最后为何自杀。
安娜太美。不美不足使阅人无数的沃伦斯基沦入“癫狂”。沃伦斯基也许是爱着她的,但不能给她真正想要的。面对压力,他退缩。
安娜太孤独。官员丈夫视她为名誉的脸面、掌心的玩物。他知道安娜有情人,不离婚,不放手儿子。冷漠。伪善。自私。
安娜太重感情。为了“爱”不顾一切,愿承担所有屈辱。她倾注巨大柔情的儿子,对她由依恋变为憎恨,给她的脆弱以致命一击。
安娜还是太“蠢”。孤儿身世的原生家庭,情感需求被忽视的婚姻状态,使她必然堕入沃伦斯基所谓爱的陷阱,回不了头。
当醒悟一切时,人生信心遭遇莫大打击。幻灭。崩塌。唯有一死。
安娜卧轨那一刻,眼泪一下出来。
老托说: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之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或不幸,都在细节中。
幸福的家庭,有真诚,有阳光,有尊重和爱,并且传承,于是一直幸福。
不幸的家庭,带着各种伤痕,在人性相互倾轧下,伤痕复刻,不幸加剧。
并且,他们中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既定轨道”上,不违反性格逻辑,无法控制方向,一直走,各种纠结溃败,直至沉重南墙。
这就是赤果果现实。这才是最悲剧。这样的人生,该怎么办。
终于明白,老托是巨匠。
又想到方方那部,《万箭穿心》。寒冷冬日。何以将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