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诗歌,共享。文史杂谈原创文字集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作者: 怀瑾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9:29 被阅读21次

      曹操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运筹帷幄的军事家,诗人情怀的文学家;又是一个专权僭越的篡权者,多疑阴险的阴谋家,残暴狠毒的刽子手。曹操的忠君与欺君,诡诈与诚实,残暴与仁慈,义气与不义,爱才与害才,愚蠢与多智,怯弱与勇武,利己与大公,罪过与功绩共同刻画出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复杂形象。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曹操一出场书中就介绍他的劣迹,表现他的狡猾多智的性格。说他“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诈中风以诬叔父。同时用他设“五色棒”不避权贵表现他的正直,当十常侍专权为乱时“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曹操提出“先正君位,然后图贼”。当董卓专横朝野,屠戮百姓,残暴忠良时,曹操先是自告奋勇,冒险刺杀董卓失败后有逃回陈留矫诏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前,各诸侯钩心斗角,不思国难。虎牢关破诸侯各置军不前,保存实力。“众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军马。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唯曹操独率劲旅追击董卓。却惨遭伏击,险些丧命、身受重伤大败而回。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后在置酒为曹操解闷时,曹操说“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国危忠臣现。这时的曹操忠君爱国,扶汉救民,同时也体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敌人张秀投降后反叛,杀害他的兄弟、儿子及爱将,在第二次投降后仍加以重用,破袁后在袁绍军营发现许都及军中之人与袁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明智与胸怀。破下邳,俘虏和他作对的陈宫本有留恋之心无奈陈宫愤然下楼就戮士兵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遂即下令:“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此乃仁德之行。攻破冀州后哭祭袁绍,安其家人,抚其民,书中这样写到“操既定冀州,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顾谓众官曰:“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众皆叹息。操以金帛粮米赐绍妻刘氏。乃下令曰:“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有情有义的仁者形象。仓亭之战作者用土人的话语来侧面描写曹操“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操见父老数人,须发尽白,乃命入帐中赐坐,问之曰:“老丈多少年纪?”答曰:“欲近百岁矣。”操曰:“吾军士惊扰汝乡,吾甚不安。”父老曰:“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操笑曰:“何敢当老丈所言?”遂取酒食绢帛赐老人而遣之。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刻画出其功德爱民的光辉形象。当朝臣劝其称帝时他说“吾事汉多年,虽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守住作为臣子的道德底线,未突破君臣界限,做出以臣废君,篡位称尊的事,因此宋贤赞曹操功德:“虽秉权衡欺弱主,尚存礼仪效周文。”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曹操自起兵以来剿黄巾、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平定天下,正如他所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使被北方人民脱离战乱这又表现他的大功。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显其勇,彰其武。曹操慧眼识英雄,用人不分门第高低,出生贵贱唯才是用,使其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官渡之前借郭嘉之口对曹操进行侧面烘托“……乃问嘉曰:“袁绍如此无状,吾欲讨之,恨力不及,如何?”嘉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不愧为治世之能臣。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相关文章

  •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曹操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运筹帷幄的军事家,诗人情怀的文学家;又是一个专权僭越的篡权者,多疑阴险的阴谋...

  • 《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二)

    曹操亦是奸雄,奸则体现在他的诡诈残暴,不义欺君,害才不仁、愚蠢与卑鄙、刻薄寡恩、虐杀无辜、残酷多疑、奸...

  • 不教胡马度阴山

    刘彻,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谥号武帝。漠北之战,一举解除匈奴之患,完成汉初六代皇帝不能完成之伟业。关于武帝抗击...

  • 汉武帝最荒唐的儿子

    提起这货我就忍不住发笑!汉武帝雄才大略,偏偏在儿子们身上伤透心。长子卷进巫蛊之祸,汉武帝到死都搞不清儿子是黑是白;...

  • 《魏武帝》

    武帝雄才绒大略,挟天子懾百臣汗。 内平吕布刘袁灭,外灭匈乌掳寇安。 震慑九州平百郡,观沧海唱雀台弹。 五良将勇八骠...

  • 司马迁的委屈

    汉武帝天汉二年,汉将李陵出击匈奴,李陵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下令斩杀李陵全家。汉武帝有雄才大略,容不...

  • 【中国史纲50讲】09|中国是如何走向豪族社会的

    汉武帝:促使豪族兴起 咱们先从汉武帝说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副产品就是豪族兴起。 汉武帝的爷爷和老爸,共同开创了中国古...

  • 三国一个残酷的时代

    《三国演义 》讲述的是从汉灵帝元年(184)黄巾军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间,魏、吴、蜀、三国灭亡,晋武...

  • 魏武帝论

    文/苏轼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

  • 魏武帝——曹操

    曹操,可谓是在三国时期魏国实力的奠基者,他同时也是军事家,政治家...但是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演义》之雄才大略魏武帝(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dt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