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经历一些不堪的时光,总要一路跌跌撞撞,最终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现在辛苦点,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相信很多人曾经被这样善意的谎言“欺骗”过。
大一的时候,结束了进入大学的第一堂必修课军训后,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抱着厚厚一摞书爬完六楼回到宿舍后,对这样的“欺骗”便嗤之以鼻了。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最怕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起初的几个周里,我和室友都还能按时起床去上课,当时情形特别适合用那句烂大街的话来形容——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班上的很多同学像我一样,都来得特别早。不是为了看帅哥美女,而是去抢占教室第一排的座位。
一开始,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教室前排的总是座无虚席。无独有偶,来听课的学生个个都像打了鸡血。在我的记忆里,只有高中才会有这样的情形。
老师们也乐开了花:“××专业的同学就是不一样!”简直比高三还高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个月,两个月,时间悄无声息地溜走。某天,突然发现坐第一排的时身边的人少了许多。我只能耸耸肩,继续保持聆听的姿势。面对生硬而空洞的理论知识,心底却油然而生出莫名的厌烦。于是放松了注意力,放纵地掏出手机来看。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夹着书走进还没来多少人的教室,在第一排坐了下来。同学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让我意外的是没有人坐到我周围的前排。无精打采地听了近一个小时的课回头张望了一下,眼前的场景却是:上面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下面同学听得昏昏欲睡。
你一个人努力学习的样子,真的好装逼。周围似乎总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我从第一排坐到第二排,从第二排坐到第三四排,甚至坐到了最后排。
逃课是大学时期的必修课之一。这种想法在我脑海里早已根深蒂固。是的,我上了这门必修课。最难堪的一次是在宿舍不吃不喝地躺了一整天。下午坐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镜子中的自己:蓬头垢面,颓废不堪的形态真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个和我们同专业的室友是个大二的学长,他是个很努力的人。早上第一个按时起床,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出门,晚上最后一个归寝,怀里总抱着各种考研的书籍。以前,我以为他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当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对他赞不绝口时,我的看法便不攻自破。
他跟我我们说过,高考时文综没写完的他一出考场便晕倒了。没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他一直跟自己过不去。好在,有追求的人不会一蹶不振。来这所学校后,他找到了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他一直很努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并非全无道理。身边有个优秀的人,长久的接触后,难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室友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要向学长学长。我内心中也暗暗下了决心要改变。于是,虽然坚持按时起床上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还是没用够心。
日子过得恍恍惚惚,偶尔会在凌晨时突然醒来,开始担心未来,觉得自己的所为辜负着手边异常珍贵的年华。
期末考来临前夕,班群和宿舍里炸开了锅,一边临时抱佛脚,一边担心着会不会挂科的问题。学长悠悠地来了一句:“上天会眷顾努力的人!都经历过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一个期末考就把你们吓成这样!”他的表情有些无奈。
说到上天眷顾努力的人,我们都有些惭愧,因为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努力”这个词。
由于学长是转专业过来的,大一上期专业课的内容需要靠自学,然后同我们一起参加期末考。
考试那天,他坐在我右手边的前排,拿着试卷的临危不惧,握笔的坚定,洋洋洒洒写满试卷的状态,不就是努力得来的最好的样子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