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自己小时候缺乏自信,学习能力差,所以一事无成,于是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儿子一出生,就被寄予了厚望。想让他在设定的轨道上跑,不许一点的偏离。直到孩子青春期时,因为自己的无知,差点儿毁了孩子。
儿子会说话开始让背唐诗,幼儿园起学英语。见到人一定要礼貌招呼,在人前不许乱动,大人聊天不许打搅。各种严厉的管教,走到哪里的确总被夸:这孩子真听话,这孩子好懂事啊,这孩子好礼貌……然后严厉的管教下,孩子学会了察颜观色,开始成为讨好型标范,看到儿子不能像别人的孩子那么自由的表达自己,我也有过疑惑,但是仍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管教严厉没有方法的结果。反而越发的严厉了,认为学习以外的什么事都不重要,所以渐渐地儿子除了学习以外的什么事也不敢和我说。
儿子在初二时遭遇校园暴力,被人勒索,有时放学被那些大孩子堵在厕所,用刀逼迫要钱,“如果不给就杀你爸妈”。即使如此,也不敢对我说实话,每被问起怎么回家晚时,总是以作业多为由。且还告诉别的同学:“不要和我爸妈说,爸妈都是上班的人,他们与别人吵架都不会,更别说和这些小混混打架了,别伤了我爸妈。”这是同他一起被勒索的孩子家长告诉我的,那位家长第三次面对此暴力事件时才告知我。
01.反思自己
听到这些时,我慌了神:天啦,我都在如何教育儿子!只管埋头拉着儿子沿着那条虚无的跑道,拼命向前,儿子成什么样子都没顾上看一眼,连道路被淹埋了都不顾,还在一个劲地向着那海市蜃楼奔跑。
儿子借由我们提供了生命,但是他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既不属于我,更不是替我实现梦想的工具。我所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保证他的个性,让他自己去自由的探索世界,呵护他正常成长,管好一日三餐。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儿子,什么是行为的边界。在他还没有足够强壮时,要能接受自己稚嫩的肩膀有扛不住的力量,需要帮助时记得也应该向父母或师长索要帮助。如果盲目独自承担,只会压垮自己。
世上的爱大多指向团聚,而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所以,在孩子离开之前,我教育好他独自应付的能力了吗?
欲速则不达,词出《论语》。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其实这是一条做人做事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有太大的欲望,不要太着急,不要太贪快急利。人如果太贪图小利小惠,就会忽略整盘计划,反而更易失败,离成功只会越来越远。
02.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呢?科学教养,认真陪伴,静待花开
a.循序渐进:按照孩子的神经智力发育,由易至繁,由简至难,循序渐进,切不可揠苗助长,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一切都在不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培养。
b.因材施教:因为受各种因素,比如生活环境、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其兴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因此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不能把我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在孩子身上,更要善于发掘孩子的特长,进行强化训练,激发孩子的兴趣及增强他们的信心,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c.避免过度教育:切记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过多的干涉会使孩子胆小、怕事,也会助长他们的反抗心理,过分保护和干涉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独立性、自立性。过度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使孩子出现神经衰弱、恐惧、逃学、旷课等。这些“血”的教训,希望大家要牢记。
d.陪伴: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再也不要让孩子拿成绩来交换父母的爱。用心陪伴,是给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教育。有了良好的安全感,也是培养孩子信任社会的基础,也是长大后与人合作的前提。
03.提升自我,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随着孩子的成长,用心的父母会不断的发现,已有知识结构跟上不孩子迅速成长的节奏。只有在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中才能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发展心理学》,尽管没有系统认真的学习,但是断续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中,转移了之前一直跟着孩子身体而移动的眼睛,也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在自我反省,自我学习中培养了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儿子中学期间已经能很好和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爱护同学。对于那次初中校园暴力的同学,我选择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也是初中生,只是爸妈疏于管教,缺少关爱。我还留有他们的电话,一直保持联系,有一个大男孩跟我保证,以后就是我家儿子的保护神。儿子对他们也没有仇恨,宽恕他们因为没有爱的过激行为,得到学校老师的一致赞许。
儿子在没有压迫中,自觉学习,终于以优异成绩从世界名校研究生毕业。
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个性的教育与培养,千万不要让孩子在压制下学习,不能让做作业成为“鸡飞狗跳”的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