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你有两个相机,一个相机1000元,里边存储了你一生的精彩照片,一个相机是顶级配置价值200万元,在你人生的最后一天,让你带走一部相机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个储存满一生回忆的相机,但是大多数的人生是这么过的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从你手里花出去的钱,就不一定真属于你,在米国调研,米国人大部分吃药的钱比吃饭的多好几倍,而且临终前一个月花在医药费的钱可以占到一生积蓄的80%。那我们呢?
人最后死去唯一能够留下的就是大脑皮层那点记忆,就像那1000元相机一样存满了精彩的照片,但是很多人是怎么过的呢?省吃俭用哪里也不去,读万卷书说没时间,行万里路说没钱,阅人无数说没有机会,最后年龄大了,别说世界观了,连自己省的观都形成不了,还自鸣得意的觉得自己掌握了另一个观,叫人生观,(初中都学过人生观是由世界观世界观决定的,是世界观在人身问题上的一个体现) 那不就是到老了活成了那个顶配的相机吗?
苏格拉底说过:“一个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你充其量是喘气在活着,什么叫活着,活着是只活了一天,重复了几万次,看着自己慢慢变老。生活是活出每天不一样的精彩。陈果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