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死而不亡者寿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2:17 被阅读48次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第33章,意思是,肉身僵化,名声不失的人,有寿。

死亡是两回事;死是僵化和不生动了,是生物学概念,也是生命现象。亡是消失和不存在了;是哲学概念是意识现象。寿是人的肉身的生和动停止之后,名誉的存续程度。最高的水平是万寿无疆;就是此人活在全世界和全宇宙(如果有外星人的话)的人们的心中一万年。

老子曾在第44章设问:名与身孰亲;名誉和肉身,哪一个更加可爱和重要;这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就是对寿和命的判断和选择。人的死是极为普遍和自然的事,但是亡却是悲伤和残酷的事。身死是无法抗拒的,人亡却有可能避免。

历代君王大帝都曾努力延长生命,但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灵丹妙药,魔法妖术基本都不奏效;后来他们想出的办法是,硕大的陵墓,丰厚的陪葬,广泛的碑匾;结果成了盗贼冒险,商人致富,官吏贪赃的抓手和器物;也成了接受赞扬和蒙受批判的素材和资料。而纵观古今中外,唯有思想,理论,学说,艺术,文学等著作和产品却是最好的留名方式,也是流芳千古的有效手段。比如,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定理定义,发明创造等,至今让人耳熟能详。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可敌国贻害无穷,唯有著书立说,创造发明才能真正地流芳百世。享受现世的东西,是凡人的渴望,留下身后的思想,是圣贤的理想。谁记得秦朝的首富,谁了解宋代的大官,有些英雄人物和光辉事业虽然有名,却也经常翻雨覆雨;唯有老子和李白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真正做到了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只有那些心胸开阔,境界高尚,智慧卓越,思想闪亮的人们,有可能寿比南山,千古流芳;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尊道积德,物化借势,也就是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势成之。

养儿育女可以传递基因,那是动物属性,挣钱买房可以留下财产,多数会被挥霍;积攒恩德留下人脉,常常感到失望,唯有遗传独立,鲜明,尊道,合理的思想和观念,能使子孙后代受益匪浅,若能惠及万家,启迪百姓,那就会流芳百世,万寿无疆。

另外,看到美国一部科幻电影,大意是说,凡人也能永生,因为只要把个人头脑中的全部信息下载到人工智能当中,躯体采用机器人形;只要保留一个人的所有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观念思想,本质上,这个人就是永生的。所以攒钱买个机器身体,花钱储存个人信息,也是永生的办法。

相关文章

  • 33-8 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第33章,意思是,肉身僵化,名声不失的人,有寿。 死亡是两回事;死是僵化和不生动了,是生物学概...

  • 解读《道德经》之33-8:死而不亡者寿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33-8 “死而不亡者寿”出自《道德经》第33章,意思是...

  • 找到那个死而不亡者

    找到那个死而不亡者,就不怕死了,因为,死而不亡者,寿也。

  • 晨读有感:死而不亡者寿

    晨读《道德经》有感于第三十三章所写:“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者寿”,说的是人格没有消亡才算是真的长寿。 寿者...

  • 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

  •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说过一句名言:“死而不亡者寿。”就经验而言,物理世界的生物,无论是人类,还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死了就死了,没...

  • 福报按照子孙算

    ​古人讲,多子多福,有说,死而不亡者寿。就是死了,别人仍然记得你,祭拜你,就是死而不亡者寿也。这个才是大福报。 皇...

  • 27、死而不亡者寿

    《平凡生活非凡过系列》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月亮日,体验日记 第9周 (总83周) 淅淅沥沥的,下午一...

  • 何为死而不亡者寿?

    陪墨墨一起读道德经,读到“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他问:“妈妈,什么是死而不亡者寿呢?” 对于道德经的博大精深,一般...

  • 别让上半场创下的神话,成为下半场别人的笑话

    死而不亡者寿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 物竞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3-8 死而不亡者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do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