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价值观修辞立其诚杂七杂八
我也谈谈关于“说话”的技巧

我也谈谈关于“说话”的技巧

作者: Capt贺 | 来源:发表于2015-10-23 06:59 被阅读10810次

在官僚体制中,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你的权力位置决定了你有多大的“智慧”、“领导力”、“学识”和“远见”。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你的成败得失,往往是“某个领导”一句话,甚至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评价。在不对等的权力体系中,说话根本不是一种交流,而是一种意志表达,体现的是服从和命令。古人说,伴君如伴虎。在所谓“机关“工作的人,都知道,领导一个表扬,顶你一年工作。琢磨说话的技巧,不一定是为了曲意逢迎,很多时候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会不会说话决定你 “有没有德”

作为新进来的年轻人,往往是学历比较高,见识比较多,思维比较活,但社会经验缺乏,很容易在说话办事上触碰雷区。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所谓的“领导”,受时代影响,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有的还是靠投机钻营爬上来的,有关系、有背景、没能力,思维固化、心胸狭窄、自尊心强、疑心很重,把你“听不听话”当成“有没有德”、“忠不忠诚”、甚至是“人品好不好”。你很无奈,很受不了,但你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有的是反过来,觉得“领导”对自己很看重,忠心耿耿,一心想干事业。有什么事情都掏心掏肺,“领导”有什么问题,单位有什么情况,一股脑儿的,问什么答什么。本来是好意,但你的好意上面不一定领情。你把他的缺点,都说出来了,你又不是他情人,你知道那么清楚干什么?大度一点的,会觉得你很用心,但把缺点都知道了,很不好;小气一点的,就会思考,你掌握那么清楚到底有什么企图。本来你是提醒他注意,是好心,但由于身份不对等,很有可能就被当成了“有所企图”。

第一条,批评的话不要说。非说不可,拐弯抹角地说。

中国人的面子是最重要的,无论你和谁说话,留面子是第一条原则。尤其是当领导的,不管自己的官有多大,在下级面前,心里总觉得要“高人一等”,必须要有“加冕光环”,怎么都要显得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有学识(也许他压根没读过什么书)。

所以,当比你官大的人说:“我有什么缺点,你们尽管提啊”

你可千万不要当真,他的意思实际是说,我想听听你们表扬我,但不要表扬地太离谱。

你要真的提意见的话,又没有高超的技巧,肯定是被划入“你小子等着”的那一拨中去的。

孟子天天跟当大王的大交道,当然这种情况也是经常遇到的。

比如有一天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国家真是尽心尽力了啊,但是为什么其他那些国家的人口不减少,而我的国家人口也不加多呢?

意思是:你表扬表扬我吧,其实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梁惠王,打仗的时候,有两个战士害怕了,丢下武器装备就逃跑,一个战士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另一个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跑了五十步的笑那个跑了一百步,您听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梁惠王章句上1-3》

孟子被称为“亚圣”果然是有道理的。放在现实生活中,指不定有多少人凑上去给大王说,您真是辛苦啦,人口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之类的“拍马屁”的话。通过,这个比喻,既委婉地批评了梁惠王,还让他心服口服地接受了。

但是,也可以很深切的看到,即使是孟子这样的人,也不敢轻易直接对当权者提出批评意见。

原则:

1.千万不能在公众场合指出对方的硬伤,尤其是身体上的,比如个子比较矮、嘴巴有点歪、眼睛有点斜之类的,更严重的是学历比较低、理解能力弱、决策水平差等。

你要是说这些,就死定了。要是孟子直接说,你这个大王没当好啊,政策不对啊,还很自恋啊。估计“亚圣”就是别人了。

2.有意见的时候,语言要会拐弯,即使是私下面对面的交流,也不能直接批评。

权力的不平衡决定了你是服从者。当权者只会喜欢服从者。少数有大气魄的除外。

3.不得不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要找准场合,找准时机。否则,还不如不提。

很多身居高位的人,都经历过被摧残的时期,所以大部分自尊心比较强。不要触碰他那脆弱的自尊心,千万不要挑战这条底线。

第二,表扬的话要恰如其分。不要因谄媚而丧失人格。

事实上是,马屁永远不要嫌多。你可能不好意思,他也可能不太好意思,但是大多数人都喜欢跟表扬自己的人在一起。你想想,你是喜欢表扬你的老师,还是喜欢批评你的老师。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绝大部分人都是讳疾忌医,宁愿在表扬中死去,也不愿在批评中存活。

对,你没有看错。你的BOSS重视他,不管有没有别的原因,肯定有一条,那就是他会表扬人,而且表扬的很好。多么讨人喜欢,不像你,嘴巴笨,偶尔表扬一句,还肉麻地要死,让受表扬的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来看看孟子:

齐宣王在大殿上,看到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马上要被人杀了用于祭钟,感到于心不忍,于是让人用一只羊代替了这头牛。结果,有的人就说齐宣王比较吝啬。

孟子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齐宣王笑着说:“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去用羊来代替牛。但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也不太明白。”

孟子就说:”大王啊,您这种不忍之心正是仁爱啊。道理就在于:您亲眼看见了那只牛,却没有看见那只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他们活着,便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悲鸣哀嚎,便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君子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听了孟子的解释,齐宣王特别高兴,说出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与我心有戚戚焉”

                                                                                                《梁惠王章句上》1-7

所有的表扬都有肉麻地成分在里面,这个也是一样。但是话说的很漂亮,让齐宣王无意中的一次善举,被拔高到了君子德行的高度。而且很有道理,能不让受表扬的人高兴吗?表扬于无形,绝对是满分作文金句啊。

原则:

1.表扬的话一定要自然,不能很突兀。不仅要让受表扬的人感到很舒服,也要让周围的人听着很有道理。

明明长得很丑,你非要说他长得很帅,这不是明摆着的瞎扯吗?你说他成熟的很有魅力,不就行了吗?再不济,说他某个行为很帅气,不行吗?别把人当傻子。

2.不要觉得表扬上级就是一种“拍马屁”,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该表扬的时候一定要表扬。

你连荤段子都能说得一溜一溜的,认真地表扬一下会死啊?只要不是违心话,该说的,还是要说的。

3.虽然无底线地“赞扬”和无节操地“崇拜”可以让人获利。但这种人肯定是被别人看不起的。

不要去当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读了几年书,要有起码的尊严和气节。

说让人能感到高兴的话是一种本事。在权力体系中,虽然很多领导都知道那些一味表扬的人不一定是有用的人,但还是会忍不住地去使用他们、提拔他们。

这种表扬,有时候是口头上的,也有时候是行动上的。有时候,上面提出了一种指导思想,肯定希望这种指导思想能够名垂青史、绝对正确啊。所以,你要是实现了一个成绩,而且让人一看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完成,那么,上面能不高兴吗?能不喜欢你吗?懂得了这里面的道理,就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政绩工程了。

第三,讲道理要条理分明、言简意赅、层层递进。

面对权力的时候,没有人不会感到胆怯。决定你整个意义和能力的,仅仅是你谈话对象的一句话,你能够不紧张吗?不管是从事哪种职业,面对那些能够决定你前途命运的人,肯定心里是发虚的。

一个人的印象往往是交往的一分钟之内决定的。提前准备是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条理分明、言简意赅。

孟子刚见到梁惠王的时候,梁惠王开口便问,“您有什么可以使国家获得利益的方法。”

遇到这种无知的人,我想孟子心里肯定是一万只草泥马跑过的那种感觉,肯定有一大堆道理可以讲出来。

但是,他却简单地说到:“大王啊,你开口便问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那么,大夫就会说,怎样才会对我的封地有利,一般的士人及老百姓就会说,怎样才会对我本人有利呢?这样,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会发生危险了。

                                                                                                 《梁惠王章句上》1-1

论证层层深入,逐步递进,又非常形象生动,让人一听就明白。不管他有没有学术背景,不管他的出身是什么,这样都能让人听得明白。

太多大道理不是一个好选择。你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对方不一定听得懂。听不懂就算了,还有可能觉得你是在故意卖弄,不小心戳疼了他的脆弱自尊心。那样的话,还不如不说话。

原则:

1.不要去讲道理,尤其是大道理,要学会讲故事;

我知道你学富五车,读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莱布尼茨、笛卡尔,《社会契约论》能倒着背下来。可我就是个文盲,听不懂,你能拿我怎么办?

2.比喻是说道理的黄金原则,你说的比喻越鲜活,对方就越愿意听;

佛教里面都有“方便法门”,《论语》现在都有心灵鸡汤版本了,你就不能搞个简单点的说法?

3.论证一定要是他所认同的道理,不管你多么有理,如果你的道理不被他认可,那么就是白搭。

虽然现在人人都学辩证法,但你的逻辑拐过三道弯,我就听不懂了,哎,我就会当官,哪会分析问题啊。

有的人可能觉得孟子其实挺会“拍马屁”的,苏洵也曾批评过,说中国历史上“以讽而谏”的习惯是从孟子这里开创的。但是人在乱世之中,保命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要改变大局,推行理想。

正如我们这个社会一样,有的人对社会的丑恶是痛斥万分,也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如果只是一个身外人,再多的批评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想改变这个某个现实,但缺乏了在这种现实中生存的本领,又谈何改变呢?

行于浊世而志不渝。

这也是孟子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相关文章

  • 我也谈谈关于“说话”的技巧

    在官僚体制中,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你的权力位置决定了你有多大的“智慧”、“领导力”、“学识”和“远见”。 说你行你...

  • 所以人的噩梦2

    好好说话 说话也需要一些技巧,很多人都喜欢买一些关于如何说话的相关书籍来阅读,我也买过但是越看越迷糊,越看...

  • 如何好好说话

    最近研究了说话术。看了一些关于说话书籍,也听了一些说话技巧音频。得出的总结:说话是个大学问。 在《好好说话》这本书...

  • Day57+12组13号带头大哥+《好好说话》

    今天浏览《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说话精进技巧》全书。 【旧知】 关于说话类的书,我看过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好多幽默...

  • 晨读感悟:漂亮话咋说

    和你们一样,我喜欢看美女,也喜欢听好话。相比变美这件事,我觉得学着好好说话更简单易操作。 其实,那些关于说话的技巧...

  • 温柔是需要有底线的

    今天读了好多关于温柔、关于个人的文章,来谈谈我的感受叭。 我本身是个特别温柔的人,能好好说话就能好...

  • 如何彻底突破英语阅读理解这扇大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关于英语的阅读理解,分为软实力与硬实力 软实力,就是应试技巧,做题...

  • 这几招必定让下属臣服于你

    今天,我们来谈谈与下属的职场交往技巧,前面两篇都讲了关于上司和同事之间的交往技巧,今天咱们来讲讲最为实用的职场人际...

  • 2017-10-30 - 草稿

    前面我们提到的关于石头街的赚钱技巧,更多的关于石头街本地风貌,这里我们就不用介绍了。我们接着谈谈大阿伯的弟弟。

  • 让我们的说话有魅力,做事超完美的技巧

    《说话的魅力》这本书告诉我许多说话的技巧,运用好技巧可以让我们说的话充满魅力,做事更顺利。下面是我对说话技巧的总结...

网友评论

  • 747bce66aabd:LZ的槽,吐的很有格调啊!
    很棒,很有条理,有论有据!要大攒!(9楼的同志都已经把LZ赞上天了,这儿就简单点。)
    我很赞同LZ说话要讲技巧的观点。特殊场合,首要保护自己。行于世,不渝志。
    LZ这一篇,让我想起之前听到的一个争论:中国人说老外说话很直接,很不客气;老外说中国人说话很直接,很不客气。到底谁说话更直接,更不客气?(对,我来自火星,这里确实看起来有些偏题~)
    我想,答案大概可以是中国人说话更直接,更不客气吧。结合之前的个人经历,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有些太执着于“是非对错”?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又太坚持“自我表达和表达自我”,也偶尔过分依赖或者看重这些表达的效果?所以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语气和用词让别人觉得我们很决绝;言辞体态忍才不住流露“苦口婆心”或者“义正言辞”;所以在表达的时候才忍不住扬高语调,目光炯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反正我之前会,所以我也收到过很多异样而关切的目光。 :joy:
    关于说话的艺术,零零碎碎看到好几个版本。出发点放在生存和技巧上,更能让人在瞬间绷紧心弦,锁眉逐字读,点头如捣蒜;出发点放在修养上,似乎更能让人沉敛,三思而言,偶尔又有时不我待的感觉;出发点若是在一颗尊重他人智慧与选择权,同时秉持谦虚自省的本心上,不知道会不会言语表达自然温婉从容些?
    我不记得有多久,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实不自觉的总有一种铿锵的“压迫力”。我同样认为自己是出于诚心与好心,我同样觉得自己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在表达个人观点和理解。但我忘了数这种表达方式里,有多少个“自己,自我,个人”在里面,又有多少个“听者”在里面。J.K 罗琳说:语言是最强大的魔法。除了独自独白的时候,这个魔法都波及多方,作为“正派”巫师,展示魔法前,当然会先考虑考虑魔法效力和周边环境,而不是兀自念咒。(偶尔走神也是有的,就像电影和小说里,除了脱口而出“obs”,“I'm sorry”和收拾残局也是很有必要的。)
    个人花了很长时间体验加观察,才有这点点感受,依旧做的不好,还对自己很善良,因为我还给自己很多时间去慢慢体验和改善。在这个干啥啥“着急”的时代,让自己“不慌不忙的坚强”和成长,也给别人时间和权利,按照他们自己的人生轨迹,慢慢体验属于他们人生。从一颗尊重与自重的本心,世界会不会柔和一些?
    按照LZ的话,屁股决定脑袋,我屁股没在各位潜在看官屁股所坐的位置上,以上言论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各位潜在看官的焦灼。借LZ的位置,一点感悟,希望可以“柔化”一下“说话技巧”的紧迫感。
    感谢LZ一直以来严肃的论证作风!我表示,LZ你三观很正!心地善良!所以别收“位置费”!
    祝各位以及LZ,生活美满,心情舒畅,学习工作愉快!
  • cyzpp:怎样恰到好处地说话要大量练习,但我不知从那里开始
  • ab66eb775b79:即使违背本心,也要在这个变了的社会生存下去,就要改变自己
  • f17d49a5ce3d:给刚踏上社会的我很多启发😄
  • 852a0b6c2dfa:嘴笨。不会拍马屁 不会表扬 。我还不愿去学习。我是不是没救了😂😂😂😂
    Capt贺: @爱生活爱大白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就行。挺好。
  • 哆啦小少年:赞!行于浊世而志不渝!
  • 6b583dabfd42:生于浊时而志不渝!说的好!
  • Yu_芈芈:学习学习。
  • 么么虎: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过:表扬人不要直接去赞人,要赞扬他做的事情,最好和他以前的某事有对比,这样的赞才不会显得假,站的住脚
  • 15f8d1bca401:学习了
  • 9d1ec169637d:行于浊世而志不渝
  • 996753c4a2f4:真好,行于浊世而志不渝
  • 8646ac4a2c63:写的真好
  • 81dcbe54aed7:收藏!!
  • b209493f49e2:叫我这种少言寡语的人 怎入职场
    Capt贺: @发奋 不同的职场有不同的环境。去个适合你的就行。
  • miracle0612:外圆内方有风骨,有些社会阅历的人容易懂。这文不错,有些句子具打通任督二脉之效。
  • 十点半的牛奶:怎么学习讲故事的方法呢?
    Capt贺: @十点半的牛奶 你把《孟子》和《荀子》读完了,基本上诀窍就都掌握了。
  • 008d275d8978:好难做人
  • MermaidR:想到了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 4a57cd3657c9: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 步程1212:情商高于一切。
    94854bf55102:@步程1212 赞
  • 6b18b12061d2:行于浊世而志不渝
  • 6b18b12061d2:字字珠玑
  • cadad5c12035:看见讨厌的领导,但总是学不会去假装迎合。自己心里是满满的不舒服。就比如说现在的主管
  • 乔安默:不错
  • 0cea5263d40a:为人处事,要圆滑
  • 0cea5263d40a:为人处事,要圆滑,太过于正值,有时会处处碰壁
    Capt贺: @马斯卡斯奈莱洛 圆滑、正直是相对的。不为淫威所迫,也要能不为恶势力所害。
  • Yuanjoshua:受益匪浅
  • e1ff0c7fc00a:醍醐灌顶!
  • 耐小七:不明觉厉
  • 73ab8afb90dc:写得很在理,看了后自我反思,本人也很多没做到的,偶尔还要拿出来再看看。
    Capt贺: @紫色龙 做好自己就行了。不为淫威所迫,也要能不为恶势力所害。
  • 31ccd9d96078:工作多年,一直不会拍马屁,幸亏工作做的可以,要不估计就玩完了
  • ChrisZH: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说比说好,低调做人,认真做事才是王道
  • 玻璃骑士:精彩,尤其最后一句
  • 剑伴谁在:说得好
  • 8a0ad3ecc989:还挺有意思的么
  • f0f9b24d7ef6:值得学习!!赞!
  • 庸俗孤独者:智慧啊
  • yzf:讲话的确是要有技巧的,我就吃过很多亏
  • 一一无痕:赞👍~
  • 58fb78dfa4ec:不能太直率
    58fb78dfa4ec:@小期待 真诚对人也要看对象是谁,为人处事的原则没有规定适时的虚伪就不是真诚的人。
    Capt贺: @小期待 环境很重要。如果能找到一个没有“办公室政治”的地方,即使薪水低一点,也是值得的。能真诚地做人,在国内现在这种环境,居然成了一种奢侈品。
  • b81c2c4f6d1b:戳中软肋
  • 怡记:好有文化
  • 怡记:赞
  • 0d621c3ffc97:赞。这是真好文。
  • f84ab97c87d8:有道理,知道了这些道理,还是觉得说不好话。怎么练?
  • 562cdb8aa0a4:赞。大赞。谁不会说大道理啊,,个个说的一溜一溜儿的,可真正理解并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 彭小六:大赞,但开头那段会让人误解而错过了后面的精彩
  • 060256a8142b:写的真好
  • fb1659600d15:太合时宜!
  • 林玄:说的好,努力学习
  • lilygz:真是好文,只有品性高洁又大隐于市的人,才能写出来,才能知行合一。生于浊世而志不渝,何其难也。
    Capt贺: @lilygz 😭
  • 6ac3626429d4:对于一般的社会上的人,不要批评,说不定哪天自己就因为当初的批评就倒霉了。
  • b6c97b1ad736:我反正秉承“少说多做多听”,懂得,适当说上几句。不懂就闭嘴
    b6c97b1ad736:@大盗贼霍琛布鲁茨 受教了
    Capt贺: @彩虹里的天空之城 埋头干事,也要抬头看路。
  • 3a63ad9cd84f:不会拍马屁,嘴不甜的人真是伤不起
  • f2203a9c0f93:拍马屁就是阿谀奉承吧,我从来都没有拍过
    Capt贺: @橙汁里的yu 不阿谀奉承是对的。在自由职业中,没这个必要,大不了不干了。但如果是在非自由职业中,保护好自己也很重要。
  • 72b8f60a36ff:有时候挺佩服那些会拍马屁的人 但我就是说不出口 啪啪
    Capt贺: @读不一样的文章细品百态人生 不该拍马屁的时候不要拍。坚持原则是对的。但也要用智慧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我读《孟子》最大的收获。
  • a40ea78ad838:我们就是不会拍马屁的人 其实有时觉得那些会拍马屁的人很幸运

本文标题:我也谈谈关于“说话”的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yt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