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关于社交

作者: Lyle__ | 来源:发表于2015-10-11 06:32 被阅读2335次

转眼间,创业快两年,无所成,却有所获,记录一二。

今年见得投资人们,十有八九都会问我,你怎么不做社交?仿佛当下环境没有社交就没有价值一般。

他们告诉我两个投资理论:

1.社交产品永远都是蓝海,都有机会

2.社交产品每个阶段的风险都一样

理论2就不谈了,这是投资人关心的事,作为创业者更关心的是理论1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相信大部分不会觉得社交领域是蓝海,大街上随便抓个人他手机里都起码有2-3款社交软件,尤其是腾讯系的产品,手机上没有QQ和微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用的是智能手机。关于这个问题,茶余饭后时常有思考,整理以下。

社交不等于通讯

首先,讨论这个话题前要区分一个概念,社交需求和通讯需求是近乎没关系的两件事,通讯需求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这是社会组成的核心需求,从古人写信开始,经历电报,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一代代的科技迭代,消灭了距离,时间,降低了成本,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的将信息及时稳定的传递给目标。现在的微信,QQ近乎取代了短信,每个人都可以将一段文字即时传递给你想交流的人,它们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

社交需求并不是需求将信息传递给目标,而是建立新的通讯目标,寻找新的乐于通讯的对象。说白了就是认识新的朋友,而不是如何建立通讯,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兴趣相投的人通过杂志上留下联系方式,写信交笔友。这个过程杂志就是社交平台,写信只是通讯方式,社交产品的本质建立一款杂志,通过杂志可以让金庸迷相互知晓对方的存在,至于选择什么方式去讨论华山论剑已经是社交需求很外环的事。

点社交与面社交

继续说前面杂志的例子,它满足了点对点社交的需求,再拓展一下,一名金庸爱好者认为杨过最后其实爱的是郭襄,旁征博引后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趣文跟笔友分享,但笔友很多,他要每个人都发一遍吗,然后每个笔友的回笔又是独立的,遇到深入的探讨只恨不能把大家拉到一起谈到天亮。这个需求的满足就是微博,每一条信息都是点对面的,面的回馈集中回点,并相互看见建立二元信息网。

面社交的需求与点社交在初衷上是有很大不同的,点社交是两个人渴望相互或单方面的了解,面社交是让自己这个点活跃在多个面上,前者需求信息传递持续,满足于内容逐步深入,后者则需求信息展示,满足于面的活跃回馈。从人性上来讲,我认识前者是欲,后者是荣。

现在社交产品基本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可以点对点私密通讯,同时也有朋友圈,社交圈满足及面的通讯。

产品的本质是满足用户需求,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用户在点社交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点,面社交上看到眼前一亮的面。

不是找到而是看到,只有看不到的时候才需要找。

供求关系

农夫山泉很火的那句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社交产品也同样,在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陪寂寞男孩聊骚到深夜前,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用户需求,产品只是聚类了点。

点本身也是有差异的,就是人的差异,在社交需求下的每一个细分面,点与点都有绝对数值的差异。年轻貌美的点总是被围了几十圈,平庸普通的点总是均匀分布在各个面的边缘,所有的点都自然向数值更高的点聚集,在这个模型下高数值的点就成了供应方,而95%以上的点都是需求方。求远远大于供。

一个平台的价值取决于高数值的点的参与度,而不是该平台有多少点。

金字塔规则

终于讲到重点了

继续说前一个模型,假如产品的目标群体是一千万,他们本身有数值,同数值的放在一个平面上,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分为S,A,B,C,D共5层,后一层的数量都是前一层的十倍,S,A,B三层为高数值用户,占总群体的0.99%。

一款新的社交产品推出了,在初期运营会相对容易聚类到高数值用户,如果聚类不到基本就会死亡。这时候,对于高数值用户他们的社交需求被满足了,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产品认识到和自己数字相差不大的点,并相对容易找到比自己数值高的点。

有了供给,需求方就会涌入。产品迎来了成长期,C层开始在这里更容易找到B层,甚至A层。A层用户开始缺氧,随着基数的几何级扩大,A层用户不再向之前一样容易遇到A,B层,S层基本消失。

产品到达了阶段性顶峰,D层用户因为信息的滞后性终于大范围涌入,用户基数进一步扩大,B层用户缺氧,S,A层用户消失。

这个模型很粗糙,简单来讲就是当C,D层的涌入会让A,B层的点对点社交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会再次迁徙到新的产品,后知后觉的C,D层用户总是在A,B层开始流失的时候才涌入。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突然听说什么社交很火,杀进去后发现也不过如此,因为你的期望目标已经走了。满足C,D层的需求某种程度上不再满足A,B层的需求。

这个模型不适用于点对面社交。

所以,社交永远是蓝海,永远有机会。

我是这么理解的。

扯完了,睡觉睡觉。

欢迎拍砖。

相关文章

  • 在路上。关于社交

    引 转眼间,创业快两年,无所成,却有所获,记录一二。 今年见得投资人们,十有八九都会问我,你怎么不做社交?仿佛当下...

  • 在路上-关于前世

    关于前世 今天跟朋友去公司办了离职手续。说好的去收拾东西,原本以为会收拾一大堆,结果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留下来的也没多...

  • #关于成长#在路上

    ·念在过去——怀念的不单是事情,而是感谢一路陪伴你成长的自己 ·立于当下——做最好的自己,不辜负每一步的欢喜 ·寄...

  • 【社交】关于社交

    上周五、周六去参加了28推线下沙龙活动,先不评价活动的好坏,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自己对于社交的反思。 过去关于社交,尤...

  • 社交+电商?社交+知识付费?社交+一切!

    关于在平台里,卖东西,卖课,知识付费,。 社交+电商?社交+知识付费?社交+一切! 如果真的是这样,关于中国贫富差...

  • 美好生活系列之社交

    有天刷知乎,我偶尔刷到关于社交的话题。 关于社交,我觉得社交分为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你可以社交,你也可以不社交,可...

  • 关于新疆之 在路上

    文|七月 去一个地方最虔诚的方式,便是坐绿皮火车慢悠悠地摇摇晃晃着过去。 大学毕业后,再也没有坐过过夜的绿皮火车。...

  • 关于在路上的心

    每一次我坐在靠窗的车上,窗外白云飘飘,是我能知道的最大的快乐,就像以前的我在等待电脑开机一样。 阳光温暖,耳机里的...

  • #在路上#关于非暴

    #在路上# By周舟 20211231(写) 20220311(整理) 非暴陪你过大年 ? 每天一个话题? 欢迎大...

  • 社交红利获利公式解读

    前言:社交红利获利公式:信息x关系链x互动,这是畅销书《社交红利》关于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获取社交红利的原理。现在...

网友评论

  • ChinaShang:牛逼的东西总能让人很简单的就接受了!看了半天的文章还得自行脑补一下,,,
  • 老方说:有道理
  • b62ca5cd981b:基本同意和支持,作为社交产品创业者,顶端用户的积累如果本身可以汇率到一定基数,玩小圈子和落地应该是未来社交产品的着眼点,假大空只是空中楼阁,人类社会亦如此,小精美才是最后无数社群沉淀的必然
  • 815b74bfb12d:真的没看懂哈哈

本文标题:在路上。关于社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zn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