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出色的城市,其中一小部分采取创新的规划模式,比如洛杉矶、芝加哥。温哥华规划常被人认为是提供了一种规划模式。
世界上有很多出色的城市,其中一小部分采取创新的规划模式,比如洛杉矶、芝加哥。
新模式意味着在规划意识形态上,为城市化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出路。
这些模式有的可以被模仿、重复,甚至跨越国界,比如目前中国很多城市CBD都在模仿北美大城市。还有一些很难照搬,比如温哥华,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它不受某一个强大的规划传统控制,融合了很多文化,并且在近二十年受亚太地区资本、移民的冲击。因此当地的城市设计不断推出新的策略来融合、吸纳它们的影响。
社区规划原则: 邻里感违背北美城市设计常规的做法
首先强调,温哥华不是典型的北美城市,甚至它屡次打破了北美城市规划已经被证明好用的模式。
1. 一座高密度、居住型的年轻城市
2. 市内没有高速公路
3. 种族融合:虽然有名义上的“中国城”,但城里中国人只占一半。而大温地区母语是中文的人口比例是36%
4.“设计委员会”制度:规划决策不受市议员干扰。温哥华敢于尝新,地标建筑和住宅建设经常突破规范,得益于它的设计委员会制度。市议员不直接参与规划决策,而是由6名成员组成的城市设计委员会作出重大决议,委员会每两年轮换改选一批成员。
5. 密度受公共服务设施支配,规划师对社会维度的关注远大过土地
成功的秘诀:城市的综合战略
1. 推高住房强度
2. 坚持多样化的住房类型
3. 建设协调的、可识别的社区:社区比市中心有趣,无论是对旅行者还是加拿大人
4. 鼓励适合本土的城市/建筑设计创新:温哥华敢于尝新,地标建筑和住宅建设经常突破规范,只要设计委员会认可
不断扩容的住宅需求建筑形态受香港住宅和新都市主义的影响
1. 高耸的塔楼原型来自香港
2. 温哥华市中心倾向于用底层裙楼形成四面连贯的街廓,这符合新都市主义者们提倡的“街上的眼睛”,公共活动被注视
3.在街道层面,比例恰到好处的多层能缓解塔楼给行人的威压感
总结一下,有两种城市设计。
1. 第一种是建筑师和市长大人的城市设计——概念启动,重资支持,精英领航
把城市设计当作一个大型建筑项目——同时设计建筑物和公共空间。这种方法强调空间三维序列:体量、肌理、材质、独特的建筑个体和建筑空间。它一般先要发起一个概念,由私人开发商或政府来监督操作。这种类型流行于很多大规模都市建设、快速发展中的城市,比如北京、迪拜,提出设计方案的是知名建筑师,服务大型开发商。它由企业和消费者驱动,通常魅力四射,需要密集的资源投入。
2. 另一种是社区和规划师的城市设计——社区发起,多方联动,社会导向
它根植于城市规划专业而不是建筑,有非常明确的社会目的要通过设计来达成。它的工作重点是社区健康,而不是采用刺激消费、精致上流商业街的美学标准。发起这类项目的不是开发者,而是那些关心本地生活的人,致力于改善社区生活条件的人。这种规划思路创造出来的地方适合各种各样的人,交织着各种服务、职能、经济活动,也有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保护和人文地方感。
每座城市设计都会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选择一种适合城市自身发展水平的设计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