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伤仲永》,是我对天才少年的初步印象。王安石用短短的几百字,却诉说了方仲永从儿时“受之于天”的聪颖渐渐沦落至“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期间有其父“视其为利,不使其学”的因素,也有未得伯乐赏识,贵人相助的因缘际会。总而言之,之于人们对天才的期许,这可算是一个“悲剧”了。
每每读罢此文,内心总有些难以释怀。人们对一个天才的期许因为自身遥不可及的落寞而显得愈发厚重,而心中的那个“神话”破灭之后,唏嘘总是难免的。纵观历史,也曾出现几颗“天才少年”的明星,金榜题名、得遇伯乐者不乏其人,然也不难看到,有些童年时期便初显锋芒的少年,人生并不得意,甚至以落魄悲凉的结局收尾。
1.四岁成名,孝子楷模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听到这句话估计孔融会“莞尔一笑”。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幼有自然之性,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孔融让梨”的故事至今广为人知。
美国一些高校曾把此事视为“作秀”,当作“典型的反例”让学生分析。对此,我个人是不赞同的。首先,猜忌一个四岁小儿是“作秀大师”不免有些夸张。其次,中西价值文化是有所差异的,西方认为人的价值是通过创造来实现的,而不是“让”出来的。但是儒家思想却认为这是战胜了人的本质属性——贪婪,学会与人分享,方是修身养性。
孔融的孝除了让梨,还在其父亲的葬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后汉书》本传载:“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可以说达到了悲伤欲绝的地步。而孔融的聪颖机智,从他拜见当时的士大夫领袖李元礼可见一斑。
2.文坛盟主,赞不绝口
当时孔融才十岁,到了李元礼家理所当然被拦住了,孔融神色泰然地说:“去报告你们大人,他的亲戚来了!”嘿,李元礼奇怪了,我姓李,你姓孔,咋俩算哪门子亲戚啊?”十岁的小孩面对这个文坛盟主,士人领袖,毫不怯场:“我的祖上当然是孔子了,你的祖上当然是老子了。我的祖上孔子曾经问学于你的祖上,有师生之谊,这情谊延续,当现在我们当然是有亲戚关系啦!”这话一出,立马被待为上宾。
过了不久,侍中大夫陈韪来了,见一孩童坐于上席自然惊奇,听了众人对孔融才气的赞赏,不屑一顾:“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长大不一样咋样。谁知孔融听了这话,也淡然一笑,谦逊地说:“看来小时候陈大人必定了了!
孔融的少年才气在此已经显露无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亦可看出孔融从小就有求奇的倾向。奇特的言语和行为使他年少就赢得大名,但从此埋下其性格因子,我认为其后来的杀生之祸,最终酿成的人生悲剧也与此不无关系。
3.桀骜不羁,讽刺曹操
孔融桀骜狂诞的性格,使他不容于人,尤其是同权贵实力人物,向来都处不融洽,弄得到处碰壁,到处摩擦,与曹操也是如此。他在曹操那里经常“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在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听说袁绍次子之妻是三国美人排行榜榜首——甄宓,攻下城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袁绍府上把美人收为己有。等到曹操进城,就拉着甄宓请婚。当着文武官员,曹操虽然心里很是不爽(曹氏父子都为美人神魂颠倒),心里虽在滴血,依旧强颜欢笑:“真乃吾儿媳也!”
孔融得知此事后,就写书信讽刺曹操,说是武王伐纣之后,就把妲己赏给了周公。曹操一听摸不着头脑,问道:“我饱读诗书,怎么不知道这个典故呢?哪本书里记载的呀?”孔融说:“以今日之事度(推测)之”。实为就甄宓之事暗暗嘲讽曹氏父子。
4.个性高扬,屡屡犯曹
这种放肆的调侃让曹操恼火不已,但孔融被杀的根本原因私以为还在政治——孔融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从儒家正统政治观念出发,认为曹操应该真诚地辅佐献帝,匡扶汉室,而不应把献帝当傀儡。这种政治上的反对是曹操所不能容忍的,更不能容许别人干涉他的政治行动。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好恶是相应的。所以曹操会知道孔融对自己的排斥,孔融也从没有真正站在曹操的营垒里。
日积月累,曹操对孔融自然有所戒备与怨恨。在后来孔融不满曹操篡汉,发出“瓶中寄物论”的惊世骇俗借此批判当时的“伪道学”后,终于被灌上“不孝”的“欲加之罪”导致身死族灭的悲剧。当时官兵抓取孔融儿女时,两人正气定神闲地下期,闻之并不害怕,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中也能瞥见其父的高风亮节。
可以说,最初曹操对于孔融并未有杀意,只是这位天才少年的政治根性屡屡触犯曹操的忌讳。而他的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本质上还是一种奇谈怪论,一种个性高扬的表现。正如鲁迅所说:“肚子里总还有半口闷气,要借着笑的幌子,哈哈地吐出来。”在非常时期的非常行为,最终导致了这位天才少年的悲剧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