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沙盘的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班里前五,级部前五十(最近的考试)。外形看上去踏实持重,整体给人紧绷的感觉。一开始我觉得是我们不够熟悉,他放不开,可随着谈话的深入,我觉得他就像是拉的过满的弓,有一种小心翼翼的谨慎,放不开手脚的无措。
孩子自己的诉说中,父母要求严格,初中前会打骂,初中后唠叨说教为主,而且是父母齐上阵,不停地强调“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好好学习……”之语,无形中父母的焦虑就压在了肩膀上。他自己要求也挺高,对现在成绩不满意,想要班级第一,级部前十,因为曾经考过级部第六,认为现在落后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孩子让人感慨!因为内外的压力,自己很焦虑,一旦没事干就慌张,忙起来反倒没事,晚上经常有睡不着的时候,对自己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的状态很担忧。对自己的状态有清晰的觉察,自我意识很清晰,先安抚他的情绪……
然后开始了沙盘。一开始的摆放只是将自己喜欢的物品放在了沙盘上,没有任何的秩序与规律可循,在提示下重新做了调整,摆出了未来的梦想。梦想中有工作的大医院,他要考清华大学,然后做个出色的医生;工作之外,可以参与喜爱的足球运动,可以休闲度假小桥流水,饮茶放松,还有喜爱的“德牧”陪伴。还有自己最想成为的“蜘蛛侠、超人”一样帮助他人,以及喜欢的黑色的比卡丘……沙盘正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大公鸡,这是他的属相。如果生活真的是这个模样,真的是只骄傲的大公鸡呢!这一切梦想都在最前方的一个五六岁最多七八岁的男孩的背影里,而整幅梦想图旁边还有一个沙漏,在提醒着自己时间紧迫,追梦要抓紧时间了!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去应对如此繁忙的有生有色的生活岂不是有些太困难?心理年龄的幼小是自我需要成长,多个自我像是完美主义倾向,还有否认内在小孩儿的状态(没有挑选到与自己相符合年龄的沙具)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喜欢不接纳自己的“落后”与“空闲”,时刻忙碌才能填补内心的苛求。还有错误的认知,提高成绩的方法就是全力以赴,全“时”以付,任何娱乐休闲的活动都是“耽误”(父母也持此认知),生活中只有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状态只会“压榨”生命,而不能使生命“充血复活”。沙盘潜意识意识化的功能如此神奇!
可惜,孩子领悟的不够充分。于是布置了三个任务:一.每天学习前订计划,晚上睡前核定计划,划√与×,未完成的明天继续,不苛求,不指责;二.至少每周做一次自己喜欢的事情,轻松愉悦的享受那个过程;三.每天做一次接受自己法。
“当我开始真正的爱自己,我不再牺牲自己的时间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我只用今天的时间做今天的事情,让我满心欢喜,用我的方式拨动我的韵律”,我们才能体会成长的喜悦,生活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