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的“留守儿童”

作者: 蓝色阳光下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7:06 被阅读10次

          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他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陪伴。

                                                                                              ——罗素

          与小俊的单独接触是一年级开学的第二天。那天中午放学,同学们都陆续被自己的家长接走,最后只留下一个叫小俊的男孩。眼看着空荡的教室只剩下他一个同学时,小俊的眼眶开始红了,我赶紧安慰他,并让他给家长打电话。他一连拨了几个号码都没有打通,脸色也越来越凝重,并偷偷抹眼泪。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我开始和他聊天:

          “平时谁接你呀?”

          “外婆!”他答道。

          “爸妈妈都很忙?”

          “爸爸是在飞机上上班。妈妈现在不在家。”

          “妈妈出差了?”

        “我也不知道她是做什么工作的,但我好久没见到她了。”小俊小声地说,可能是为自己不知道妈妈的工作而不好意思。

          在闲聊中,等来了一位来接他的老人。

          “外婆,你怎么才来?”孩子扑进她的怀里撒娇。

          老人一个劲地向孩子和我道歉,解释路上塞车才来晚的。说她是老人,其实看上去就五十出头,精神䦆爽,腰背挺直,说话声音洪亮。

          对小俊的家庭是产生疑惑是从一次家长会开始的。那是孩子们进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们都十分重视,早早地来到教室,座无虚席,等候与老师的第一次正式会谈。我们也不敢懈怠,从定主题、选择内容、查阅资料到写幻灯片,每一个环节都争取做到细致入微,期待与家长的一次正式交流。当我走上讲台,扫视整个教室,准备开讲时,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小俊的外婆。只见她戴着老花眼镜,身子笔直,桌子上摊着笔记本,正在低头一笔一画认真地记着。在众多年轻的面孔、用手机做笔记的家长中,这位老人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点扎眼。我心中隐隐升起不快,在开家长会之前,已反复强调,因为孩子刚进入一年级,父母的陪伴、与老师的配合沟通非常重要,家长会谢绝老人参加,没想到小俊家还是由外婆代替他的父母参会。转念一想,也许小俊的家庭可能真的特殊情况,父母无法脱身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

          孩子们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已经渐渐适应一年级的学习,与此同时,我也通过微信、QQ、电话对孩子们的家庭环境逐步了解。可唯独联系不上小俊的父母,我试图在微信群里找他们,一遍遍搜寻找都是徒劳,原来他们没有进群;查通讯录,登记的是外婆的电话,突然有一种困顿之感。每当放学时,我也暗暗观察接孩子的家长:托班老师和爷爷奶奶执各占三分之一,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由父母接送。小俊照常天天由外婆接送,群里的通知接龙、各种活动报名、表格填写等这些日常事务都是由外婆一一承办。小俊迷一样的父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接小俊放学的人终于换了新面孔:一位年轻的男士,与小俊有几分神似,不用猜,这一定是他的空少爸爸现身了。正想上去和他打个招呼,顺便谈一下孩子的情况,谁知他拉着孩子逃一般快速离开,消失在人流中,人家根本没看一眼我,原来是我自作多情。

          有一天,小俊在学校和同学小钟打架了。原因是下课时,有同学把门关上了,他们俩都想出去,首先是小俊拉门把,小钟同学也想拉门把,小俊不让,小钟偏要开,一来二往,扭打在一起,小事变大事,在推搡之中,小钟的头磕向了门把,额头蹭了一个口子。处理伤口,了解情况,再请家长来当面把问题说清楚。

          小俊家来的依然是他的外婆。这一次我和她进行了长谈,原来小俊的父亲是飞机上的乘务员,俗称空少,长年飞国外。休假时就顺便在那个国家度假,手机号码有好几个,怪不得唯独的一次电话也没打通。妈妈曾经也是空中服务员,只是辞职了自己做生意,现在正在国外潜水,已经出去两个月了,过几天才回来。“老师,我和小俊住南山,他们住宝安,孩子从小的吃喝拉撒、现在上学、辅导作业都是我搞定,他妈妈只是负责把他生下来而已。只要我能干得动我就乐意帮他们,年轻人要趁着年轻拼事业,好好享受生活。我们是城市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但我觉得挺好。”老人为我们的谈话做了最后陈词,她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办公室。我心里的谜团一一解开。但“留守儿童”这个心结却难打开。

          什么是留守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员进城务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孩子无法跟随父母一起在城市里生活、上学,只能留守老家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监护。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个群体之中比较明显的有两类人。第一类孩子与大多数孩子无异,甚至在思想上要高于一般孩子,他们乐观坚强,懂事坦荡。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生活虽苦,但他们苦中作乐,坚强与勇敢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微笑。还有一类孩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聚少离多,沟通少,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客观原因。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他们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却父母缺少沟通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和小俊一样,是城市里的特殊群体。

          电子陪伴代替父母陪伴

        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已成了每户家庭的“镇宅之宝”,发挥着它强大的功能,从日常生活、出行、购物、阅读、娱乐到办公……一台电子产品在手,能行天下事。同时,电子产品也成了孩子们陪伴童年的“神器”。从讲故事、听音乐、看视频、刷抖音到玩游戏、做作业,穷尽功能;从家中到商场、火车、飞机、地铁,低头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孩子;从哄孩子哭闹到激励进步,任何的形式在手机、IPAD面前顿失光彩。电子产品真的如此神奇吗?电子陪伴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据观察首先是语言贫乏,表达系统里储存更多的是网语言。再就是感觉迟顿,除了对光声电的刺激感兴趣之外,倾听别人谈话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已成常态。四季的更迭、自然的变幻、文字的冷暖、人间的温情他们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可怕的是交流受阻,长期对着电子产品的孩子,容易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人机对话,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和同伴交往的话题也仅限于网络游戏。不仅孩子如此,成人也这样。记得有一次课上孩子用“有时……有时……有时……”造句,有个孩子说:“我的妈妈一回家就玩手机,有时躺在床上玩,有时坐在沙发玩,有时吃饭时玩。”这个句子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还有一次调查孩子“你做作业时,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大部分孩子回答的是父母在看手机,有难题请时父母表现很不耐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隔辈教育代替亲子关系

          班级里很多的家长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已延续到下一代,也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就像小俊的妈妈,除了把他下来外,孩子的抚养、教育她都一概不管,自己还是个没长的大孩子。一年级的家长年龄大都是三十出头,刚步入而立之年,职场的黄金期,白天在单位慌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家只想休息和放松,他们的父母理所当然成了家里的“保姆”和孩子的“家庭教师”。隔代亲、隔代溺宠看似爱,实则害,俨然已成了家庭教育“隐形杀手”。就像小俊,真的如他外婆所讲的 “什么都搞得定”吗,每次的作业只要有一定的难度,他一定是空白交上来;课堂回答问题一定是声音最小的;和同学发生矛盾他是哭得最凶的;就是体检抽血他也坚决拒绝……他已成了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

        机构培训代替家庭教育

          如果要问现如今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那一定是校外培训班;如果问现如今最火爆的行业是什么?那一定是课外辅导机构;如果要问大街上最多的店铺是什么?还是培训班。中国的孩子都有一所共同的学校——培训班。学而思、邦德、英孚、美阶、新东方……他们学阅读、学作文、学奥数、学英语、学拼读、学器乐、学舞蹈、学画画、学机器人,连拼魔方都可以参加培训班,老师教现成的公式。如果问孩子,他们最大的烦恼是什么?答案一定是上课外培训班,就在我写篇文字时,还有孩子向倾诉苦恼——妈妈要给他报作文速成班和口才培训班。校外培训越来越低龄化、内容提前、难度超纲已成了学校教育最大挑战。放学后,本应当是孩子休息放松的时间,他们在匆匆去培训班的路上,本应当亲子活动、家庭团聚的时间,他们在埋头苦做培训班的作业,本应当是静心阅读的时间,他们在赶学校的作业。本应当是上床休息的时间,他们或许还在洗澡。《朗读手册》中吉姆描写的饭后,父母孩子围坐在一起读一本书的温馨时光在中国现代家庭的“奢侈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很多孩子虽说和父母住在一起,但在孩子孤独时,没有用心陪伴,在孩子脆弱时,没有尽心鼓励,在孩子困惑时,没有细心化解,这和真正的留守儿童有什么区别!

          纪伯伦《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首诗中写道: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龙应台也说过,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再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忽略了教养,将来孩子再怎么叛逆,父母也只能摇头、叹息的分儿了。

      张文质老师也多次呼吁:“作为父母,陪伴的过程其实既是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父母自身心智变得更为成熟的一个过程。”

          童年,父母的陪伴就像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一条记录着父母温暖的微笑,一条记录着父母的声声叮咛,一条记录着饭桌上的欢声笑语,一条记录着绿茵场上嬉闹奔跑,一条记录着练习本上的笔笔签名,一条记录着书桌前共读一本时的模糊背影,一条记录着目送孩子长大时的深情凝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班级里的“留守儿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y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