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独立其实也不成熟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4:40 被阅读202次

    刘润《132|独立,是不成熟的表现》

    有人说,人类都是早产儿。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走。可是人类的婴儿要七坐八爬,一岁才会走路,然后在父母的呵护、抚养、教育下,一点点成长。大学毕业之前,你基本不具备独立的能力,离开“衣食父母”几乎无法生存。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依赖期”(Dependent)。

    大学毕业后,你迫不及待地远离家乡,越远越好,就算在同一个城市,也会想方设法脱离父母,独自租房子住。你为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激动不已,因为那意味着你可以独立了。你相信,只有抛弃身边的每一根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虽然比依赖要辛苦,但你知道独立才是成功之路,所以什么事都自己做。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独立期”(Independent)。

    但你很快就遇到了瓶颈,并渐渐发现,自己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终究是有限的。你从害怕依赖别人,到开始尝试和别人合作,甚至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信赖的战友。一群各有优势但都不完美的人,彼此合作,终于成就了一番真正的事业。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互赖期”(Interdependent),也就是互相依赖期。

    依赖显然不成熟,独立其实也不成熟,只有基于彼此优势的互相依赖,才是真正的成熟。

    “独来独往”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突然被指出,它居然是不成熟的表现(๑>؂<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说的就是这个么?佛教里自了汉并不是得道的人,佛陀参悟透了人生,但他没有自顾自去往极乐世界,而是回到尘世度化众生。“孤独”是高处不胜寒,“独立”是内心的恐惧或本能驱使下的刻意行为。人终究是社会性的,不可能脱离环境和历史而独立存在。

    ……

    运用:如何走向真正的成熟

    今天,我要继续给大家介绍史蒂芬·柯维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他在书中提到,走向真正成熟的方法论,成熟模式图(Maturity Continuum)。

    什么是“成熟模式图”?就是从依赖期,走过独立期,最终达到互赖期的两个阶段,七个习惯。

    第一,从依赖到达独立的“个人成功”阶段。

    如何实现独立?史蒂芬说认为,有三个习惯可以帮你:积极主动,就是从“我不得不做”,变成“我想做”;以终为始,就是“先在脑海中构建未来,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未来”;要事第一,就是“多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减少紧急的事情”。

    第二,从独立到达互赖的“公众成功”阶段。

    如何实现互赖?史蒂芬认为,有另外三个习惯可以帮你:双赢思维,就是“要不然你也成功,只有我的成功我不要”;知彼解己,就是“比被别人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别人”,统合综效,就是“你相不相信你可以和竞争对手共赢”。

    这不是六个习惯吗?那第七个呢?就是“不断更新”。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更加成熟。


    吴伯凡《4.3丨婚姻是一种涌现》

    比如说婚姻就是一种涌现,婚姻是一种相遇,是男人和女人走到了一起,这两个角色聚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双方都可能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隐秘关系的东西。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某个人,每一个女子结婚以后,你发现她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的以前的种种的优点好像突然消失了;或者她以前的种种的缺点也突然消失了。

    我们民间的说法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其实这里头都包含着我们所说的这个意思,它是属于,它加入到一个叫做婚姻的生命体当中了,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器官,一个零件,或者说婚姻是一个突发系统,在新出现的一个系统,它只是系统里头的一个终端,你所看到的它是整个系统运行在这个终端里头的表现而已。

    在国外的婚姻诊疗室里头,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他都有这样一种意识,现在坐在他面前的表面上是两个人,实际上是三个当事人,另外那个当事人在哪儿?看不见,但是只要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就出现了第三个当事人。这个当事人是一个隐秘的操纵者,他在左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两个人的任何一方都觉得,自己面对的只是对方,只是一个人。

    ……

    凯文·凯利有一个概念叫超级有机体,什么意思呢?就是个体汇聚到一起的时候,个体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无形的超级有机体的一部分,或者说它变成了一个器官,或者一个零件。那么这个个体的行为方式、行为的规律是受制于这个超级有机体的运行规律的,但是个体常常意识不到,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也就是说个体早已经身不由己了,如果两个人发生冲突,我们经常会说八字不合,这也是一种解释,就是说有一种超越这两个人之上的力量,在掌控着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如果我是一个婚姻的诊疗师,那我要诊疗的不是哪个人的问题,我要诊疗的是由两个人组成,但是已经高于这两个人的一个有机体,是这个有机体出了问题。

    就像说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但是你在水里头既看不到氢,也看不到氧,它的整个规律是水的规律了,而不是氢和氧的规律了。比如说在婚姻当中,男性对女性做出退让,这个退让在女方看来是因为自己的权力,是因为自己的河东狮吼产生了作用,实际上不是,它作为一个器官,作为一个零件,在这样一个无形的生命体当中在运行,它是受制于这个器官的。

    如果女方意识不到这一点的话,她会不断地加大自己的权利的范围,最终就会让这个看不见的生命体持续地受到伤害,以至于这个看不见的生命体发生病变,甚至崩溃。

    我的桌上就有一本《涌现》的书,一时半会儿很难讲清楚,我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个词,就是想跟大家提供另外一种视角,当你看到一个个的个体的时候,你应该拥有一种类似于马王爷的三只眼,能够看到超越个体之上的另外一种实体的存在。如果你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你只是把视野集中在一个个的个体上,你永远想不清楚这里头越来越会是这样一种状况。

    NBA里经常提到化学反应这个词,反应的也是这种1+1不等于2的现象。

    吴军《第173封信丨找一个长期对你好的人,从巴菲特购买苹果股票说起》

    其实,我今天想讲的不是金钱的投资,而是人和人关系的投资。我们知道恋爱中的人总在纠结,是找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还是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如果二者不能兼得的话,大部分人从情感上讲会喜欢做后一种人,虽然理性上会觉得前一种人的行为更靠谱。对于选择配偶其实我没有太多的建议可以给,不过我知道很多人在追求一个自己喜欢的,却并不喜欢自己的人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对对方好一点,就能够换得对方善意的回报,而这种想法是非常天真的。

    在人和人的关系上,本杰明·富兰克林讲过一句非常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话,“一个帮助过你的人,比一个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我们看到和听到太多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故事。对于有些人,虽然你很喜欢,他们本身也非常好,而且你对他们的家人也很好,但是,如果他(她)不能对你好,哪怕你对她(他)再好,也换不得她(他)的真心或者友谊。对此,我们只能说那些人即便再好,也不是我们想要找的人。在任何关系中,我们要找的其实就是富兰克林说的这种人。

    当然,了解一个人的善意,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我们一旦找到了这样的人,是作为终身伴侣也好,长期伙伴也好,我们的收益将是长久的,因此我们需要格外珍惜他们。巴菲特对那些好的公司总是长期持有,我们对那些好的人也需要如此,我们将终身受益于我们和伴侣、朋友的亲密关系。

    ……

    我们在一生中,遇到的人要比股市上的股票多得多,大部分人哪怕再好,你再喜欢,如果不能长期对你好,其实对你一生的帮助并不大。用巴菲特的方法了解一个人,长期结交一个人,我们会终身受益。

    跟上一篇吴伯凡的文章有相通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看缘分的。

    万维钢《日课159丨什么故事最好使?》

    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布莱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在2012年的一次TED演讲里讲的。史蒂文森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权律师和社会活动家,他这次演讲非常精彩,建议找时间听一下,题目是“ We need to talk about an injustice ”。他讲了好几个故事,这是其中一个 ——

    史蒂文森的外祖母有十个子女,子女们又各有孩子,整个是个很大的家族,所以史蒂文森小时候并没有多少机会跟外祖母单独相处。但是家里人都知道,外祖母是个有智慧的人。史蒂文森九岁时候的一天,外祖母叫住他,领着他离开众人,找了个小房间单独谈话。

    外祖母说,布莱恩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观察你。我发现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史蒂文森受宠若惊。

    外祖母接着说,我认为你将来无论想做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可是想要达到那样的成就,你必须答应我三件事。史蒂文森有点懵,他马上说行,我答应你。

    外祖母说,第一,你必须保证永远爱你的妈妈,永远照顾你的妈妈,那可是我的好女儿。

    第二,你必须永远做正确的事,就算有时候正确的事很难,你也要做正确的事。

    第三,你必须保证,永远都不喝酒。

    史蒂文森说可以!我保证。

    从此之后史蒂文森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他的确做到了对外祖母的承诺 —— 至少做到了从来不喝酒。

    长大以后,史蒂文森有一次和表兄弟们在一起聚会。表兄弟们就弄了一些啤酒,让他喝。史蒂文森执意不喝。有个表兄弟就觉得史蒂文森很奇怪,然后他恍然大悟:布莱恩,你不会还想着外祖母跟你说的话吧?她是不是说你是个非常特殊的孩子?

    —— 她跟我们每个人都说了这个话!

    听到这里,观众哄堂大笑。

    但是史蒂文森接着说,我今年52岁了,我从来没喝过酒。

    故事的力量

    因为故事能让听众的大脑和你同步。加洛引用一项研究,让一个人讲故事,几个人听故事。故事进行的同时,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大脑。

    研究者发现,故事开始之后,听众的大脑,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讲故事那个人的大脑的镜像。故事讲到动情的地方,讲故事者大脑的“岛叶” —— 这个区域负责感情 —— 活跃起来,听众大脑的“岛叶”也跟着活跃起来。如果讲故事者的大脑的“前额叶” —— 这个区域负责理性决策 —— 活跃起来,听众大脑的“前额叶”也活跃起来。

    我动感情,你也跟着我动感情。我怎么想,你也跟着我怎么想。我用故事,能让你的大脑跟我同步 ——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过如此吧?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如果你的大脑都跟我同步了,你就会不自觉地赞同我的观点。

    ……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顺便说一句,史蒂文森讲他外祖母的故事,想说的道理是“身份认同” —— 我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身份认同去做选择。我认为我是个特殊的孩子,我就不喝酒。你能说服他不是那种人,他就不会做不好的事。

    加洛这本书是我几年前看的。这次要不是为了写文章把这本书找出来又读一遍,我都忘了史蒂文森到底想说哪个道理。可是我还记得这个故事。也许有时候道理比故事值钱,但是故事的生命力远胜道理。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一生之中学了许多道理,也许还不如经历过什么难忘的故事!

    我敢打赌,再过几年你可能会忘记今天日课说的道理 —— 但是你会记得史蒂文森和他外祖母的那个故事。

    确实如此,故事的生命力远强于理论。熊逸在《一切源于《左传》》写的一段话可为佐证:
    是的,提起古代伟大的军事著作,每个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几乎不会有人想到《左传》。但是,如果我们马上就要穿越到古代统兵打仗,随身只有一部书可以携带,那么我的推荐是:扔掉《孙子兵法》,带上《左传》吧。
    不妨回忆一下我们中小学的数学课:背公式、分析例题、做练习题,三者不可偏废。如果公式和例题不可得兼,舍公式而取例题者也。把例题分析清楚了,对公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孙子兵法》是纲领性的内容,相当于数学公式,而《左传》汇集了春秋时代大大小小的实战战例,从组织部署到攻杀战守,从计划到变化,从执行计划到应对突发事件,从前线到后勤,从内政到外交,从战前动员到战后总结,从己方视角到对方视角 ,总能写得具体而微、活灵活现,丰富和精彩的程度绝不亚于《三国演义》。所以关羽爱好《左传》,就像皇太极、多尔衮爱好《三国演义》一样。歌德说的没错: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熊太行《权力,才是职场性骚扰的真相》

    被骚扰者要检讨什么?

    在过去的那种传统报刊上,你会看见一些稀奇古怪的建议,比如不要化浓妆,要留短发,要穿裤子,等等。

    女权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责备受害者的思维。

    我不觉得那种极端女权的苛责非常不妥,不过短发长发还是裤子裙子,其实都不是被骚扰的原因,在职场上被性骚扰根本不是因为你太美。

    而是你看上去太弱。

    强奸犯挑选猎物都会找又瘦又矮容易被摔倒的女性(大多数陌生人进行的强奸都伴随着殴打,有的还有更严重的伤害),职场上的性骚扰者也差不多,他们会挑选在职场上权力值最小的女性:

    A.职场新人;

    B.外地人;

    C.没有背景门路的人(看你长了一张死命干活的脸,就决定是你了呀);

    D.自己的下属;

    E.家境不好的人;

    F.瘦弱的女孩仍然在这清单上;

    G.声音小、羞涩内向的人。

    根据中国社科学院的一些学者在1990年代的调研,当时的工厂都遇到这种麻烦,许多本地小流氓会去骚扰在工厂里工作的打工妹,这些女工总结说,因为“他们惹不起本地女孩”。

    要替女性朋友们说句公道话,女性要买一个上万元的包,真的不全是为了攀比。标定身份,也是让各种骚扰者掂量自己的分量。

    原来名贵包包有如此之功用\^O^/

    如果你的包、车看上去都价值不菲,那对方可能就会知难而退。要知道职场性骚扰者是一帮业余流氓,他们非常怂,欺软怕硬。

    别觉得他家在本地一手遮天,真的大少爷还和你一个公司只比你高半级?真的黑社会还上班?还每天指纹打卡,每周写周报?

    哪有那么多黑社会!

    怼他,放心地怼他,收集他骚扰你的证据,咨询律师朋友。

    要说被骚扰的人,有没有什么可反思的,那就是:

    应该更努力赚钱。

    ……

    大多数的年轻女性不擅长职场政治的观察(这句政治不正确),缺乏经验使得她们想去寻找某男性骚扰的其它受害人。

    然而,你要知道,那些人胆子和手腕都不如你,不然你就不会再被他骚扰了。

    集齐十二星座的绵羊,能对付一只豺狼么?

    ……

    我也听见过有人议论,说严刑峻法能够改善,这是不对的。

    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组织上比老百姓聪明,一个法律这么摆放,有它的道理。

    把言语性骚扰变成和强奸罪一样的重刑,那就会让坏人直接奔着强奸罪去了。如果盗窃按照杀人来判,盗窃完就可以顺手杀人了。如果对每个人贩子判死刑,那人贩子遇见警察就要把孩子们害死灭口了。

    人干坏事,不是因为干坏事的处罚轻,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件事不会被抓住。

    在很多大学里,作弊的处分都是没有学位,这是大学里最重的处分,和开除差不多。但一个考场的纪律怎么样,不是因为处分重不重,而是老师严不严、抓不抓。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领导,查实证据后解雇骚扰者就够了。也不用进行各种羞辱或者告知天下。

    你跟被骚扰者的利益还是不同的。

    记得那个楚王绝缨的故事吗?楚庄王喝酒的时候灯灭了,有人趁机去摸他的爱妃,妃子趁机折下这个流氓的盔缨,说让楚王点灯,楚王想了一下,就让大家都把盔缨折断,然后点灯。放了这个性骚扰的人一马。后来楚王在战场上看见一个人玩命打仗,觉得很奇怪,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英勇,这人解释说:

    我就是那个被折断盔缨的人。

    这就是那句我们常说的话: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古典《清明特辑:直面骄阳的三个礼物》

    我们为什么怕死?

    心理学家津巴多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把时间分为“过去”、“未来”和“超未来”。过去的过去了,未来是指从现在到死,而死后的时间是超未来。科学解决的是未来的问题,宗教和哲学解决了超未来的问题。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主要有三个: 害怕死得痛苦、害怕死后的未知、害怕死后很多遗憾无法弥补 。

    大家在脑子里一定脑补过类似的场景——躺在床上,疾病缠身,痛苦得要死;要不就是死后孤独地躺在一个密闭空间,手脚都不能动……周围的人来来去去,但是他们都永远听不到你说话了。

    我问过好多身边的人,他们都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感觉产生的年龄从3岁到30多岁不等——还有的人是因为家人和朋友的离去,突然唤醒了这种恐惧。

    活在城市里的人对死亡更加恐惧,这可能与城市化和现代医疗有关。过去农业时代,死亡并不那么突然和神秘,很多老太太六十岁就会打一口棺材放家里,每年刷一遍漆,每年过年还穿上寿衣试试身,这是对死亡的潜意识接纳;大部分人死在家里,埋在地里。那个时候,死亡和人很亲近。

    但是城市化以后的死亡则变得神秘和被禁忌。人们很少目睹死亡,眼看不行了,就会被送到医院——全身插上管子用来延长质量不高的生命,ICU病房每天只有30分钟探视,患者面临孤独;死亡的人会被迅速带走,送到火葬场的一个小锅炉。等你回过神,活生生的人就变成一小盒儿灰了。

    这就是人性—— 好的东西越藏越想要,而不好的东西越藏越恐怖。

    ……

    这种焦虑蔓延在你人生的每个阶段,成为生命的底色—— 你害怕自己没真正活过,就死了。

    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打过一个比方:“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视骄阳。


    罗辑思维《选择之锚》

    马云讲了很多话,有其中一句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说:“做企业的人,你得有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些东西听起来很虚,但是做企业的时候,你经常会遇到重大选择。你一旦有了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时候,你的选择就会变得简单。”

    ……

    默克尔:“信仰让很多选择变得简单。”

    我的理解是:世界之复杂,别说人肉体凡胎了,就是超级计算机,也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算清楚的。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前提、假设,确定大方向,在此基础上再去选择判断。信仰也好,价值观也好,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想起“第一性原理”那篇文章,埃隆马斯克的思想有其独到之处,但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的照搬,如果事事都从物理性开始分析考虑,计算量之大恐怕多数事情都无法进行下去。
    阅读笔记:独立其实也不成熟 阅读笔记:独立其实也不成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独立其实也不成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f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