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晴
闲下来的时候,回看往年3月份的日记,我基本都是在学校、事业单位、企业、乡村、街道做妇科知识科普宣教或者参加义诊,都是在做公益活动。今年也有一些单位和书店邀请我去讲课,可是我还在北京学习,因此,没有办法为家乡的女性朋友亲自讲解了。但是,我想等我回到家乡后,只要有时间就接受这方面的邀请,尽量做好科普方面的工作,为广大女性朋友带去她们需要的健康知识。
我从2013年调入妇幼保健院以后,就开始了免费的科普宣教,刚开始那两年也没人请的,我就自己跟学校、社区、单位分管计划生育的同志联系,免费为他们做科普宣传,后来随着讲课的地方多了,请我去做科普讲座的就越来越多,在湖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龙凤中学、舞阳小学、舞阳办事处、六角亭办事处、书店、商场等市内的许多单位,还到八个县市的乡下去讲课、义诊等等,5年间大约有一百次左右吧!
这一两年我在外学习,没机会去给家乡的妇女做讲座和义诊了,于是在简书、头条平台上也写了一些科普文章,估计也有几万字吧。我离开家乡已经一年多了,还有很多朋友专门打电话向我咨询,于是我专门建了一个科普微信群,把我的一些需要咨询的亲人、朋友、患者都拉进去了,定期发一些科普文章,解答她们的一些问题,同时把国内医学界大咖的科普讲座也发到群里,感兴趣的朋友就可以聆听一下,她们也非常感激,能够感受国内顶级专家的风采。
她们有许多共性的问题,我也常在这个科普群里回答,比如更年期女性子宫肌瘤需不需要开刀?我会告诉她们只要没有什么异常阴道出血、尿频、便秘等临床症状,没有恶变的迹象就完全可以不做手术的。那么恶变的迹象有哪些呢?比如短时间内肌瘤迅速增长,或者肌瘤变性、坏死,特别是B超提示“肌瘤”血供比较丰富、变性、边界不清等,这些都是需要手术的。没有上述情况,长了肌瘤定期复查就行了,不必太担心的。
还有好多人咨询“宫颈糜烂”需不需要做激光治疗,这个诊断都已经废除多年了,这只是我们妇科医生检查后对于宫颈状态的一个习惯性描述,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移,肉眼看到宫颈表面糜烂样改变。“宫颈糜烂”和性生活、不检点等都没有必然联系,和宫颈癌更没有必然联系,目前已经明确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联合筛查才能判断宫颈是否有异常,不是凭医生肉眼见到的就去做宫颈手术的。
这些在妇产科医生眼里根本不需要手术的疾病,很多人都会反反复复咨询手术的问题,因此,妇科知识的普及真的的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妇产科医生花功夫、下大力气去给普通民众普及相关知识。
我这一年多在北京还结交了许多民大附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朋友,她们自己更年期的问题,孩子青春期月经紊乱等妇科方面的问题也都来咨询我,我也尽心竭力为她们解决一些难题和困惑。这让我觉得科普是一件相当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能够为许多女性同胞给予帮助和安慰。
其实,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妇产科同道对科普非常热心,愿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需要的人们,愿意默默地去耕耘,为解除那些受着疾病折磨的人们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比如我的老师们,这些专业领域的领头羊就特别有科普的情怀,我也从她们身上学习了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汲取了精神力量,有勇气和信心继续在妇科知识普及的大道上走下去。
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啊!虽然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不断进步,但是我们的广大民众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在科学普及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更加充分反映出科普的重要性。病毒如何传播?疫情如何防控?如何戴口罩?社交距离保持多远?这些都是科普知识。非专业的人员对这些知识并不特别熟悉,但经过全民抗击疫情、医学专家大力科普,大家对这些知识都耳熟能详了。
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大致分为三步:科学基础、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与公众参与,都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老百姓不理解甚至是误解,除了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有可能升级,还会附带产生另外一种流行病——“信息流行病”。也就是说如果在这次新冠疫情上我们的科普做得不好,那么民众不支持、不落实疾控措施的话,就有可能像国外一些国家病毒肆意蔓延,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经济断崖式下跌。
当然做科普不能像以前古板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科学知识那样枯燥无味,科学中深奥和专业的论述,需要换一种表达方式,要形象生动,要接地气,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民众更容易接受。把书从薄讲厚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但是从厚讲薄、提炼精华很难,需要运用巧妙的方法进行高度的凝练,再用人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才是科普。
做科普,首先要让自己的眼界开阔,广泛吸纳综合性、全方位的知识,讲医学不能仅仅讲单一的专业,要把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都融合进去,才能真正把自己对知识的见解传递给民众。科学要接地气,要成为大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做科普要学会动脑筋,要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让课堂活泼生动起来。只要将知识融于现实生活,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授,就可以事半功倍。
在科普讲座中,我们还应该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没有艺术是乏味的,艺术没有科学是无力的。既要讲科学,也要用艺术点缀科学,让科学充满艺术气息,所以我们不是只往科学那边走,也不是只往艺术那边走,而是向前走,双方形成合力、融合创新,这样才能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让人感受到科学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