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期末成绩出来了,语文95.5,数学98,英语98。
一看到这些数字,我第一反应就是“完了,无缘前三了”。再转念一想,这不是好事吗?
孩子三年级了,一直都是班里名列前茅,几次考过全班第一,有一次考了第四名,大哭了一场。
对,他对成绩过于敏感了。
但在我看来,小学阶段就那么点知识,你经常考第一第二也并不意味着自己有多牛,但却容易形成“我自己比别人强”的自我认知,时间久了,一旦升入中学高中高手云集的更大空间,很容易心态崩塌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都会冒出来了。
人都是需要有提升空间的。“我越来越好了”是种非常美妙的感受,也是自我成长的极大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成就的大咖们都提倡小学差不多就行了,也为后面的路提供提升空间。如果小学一直第一,就是太满了,后面很容易找不到成就感,对成长反而是不利的。
经济学上有个二八定律,也即百分之八十的成就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努力创造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刚需要花费百分之八十的心血。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Margot Gerritsen教育她的学生们,学习成绩八成好就可以了,不要花过多时间追求完美,用那些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别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多方面发展自己。
对于我的孩子,我也是这样希望的。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到家六点四十,十二小时的时间多半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度过的。他身体不太好,我希望他到家吃完饭以后时间可以是自由的,可以去快乐地疯玩,去释放,去活动,去跑去跳,笑和运动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
不仅因为孩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绝对不希望孩子的好成绩是拿回家后还要苦坐着学习换来的。现在成绩是好了,身体不好,初中体育占比百分之三十,高中那艰苦的日子,身体不好,根本没资本跟人竞争。
人生是一场经历,不是一个目的。我们在这条路上会经历成功,经历失败,经历友谊和爱,经历成长的快乐与痛苦。人生不是直线,孩子越早认识到这一点越好。第一次考出前五,这点小小的挫折对于他来说也是财富。
我们曾以为很大的事情,在人生的长河中,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点。你走过,跨越过了,你就成长了。所以,多经历,不是坏事。
再看那些成功人士,马云也好,比尔盖茨也好,还有那些政界要人,都不是一开始就学习拨尖的人,而是有想法的人。我的孩子在学校特别乖,听话,顺从,但回到家就是另一个样子,调皮捣蛋就开始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靠这一点来获取老师的认可,唯恐一调皮老师就不喜欢了。我倒希望他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在学校也可以像在家一样活泼,去交朋友,收获友谊和快乐。
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幸福。可是幸福力,是多么难打造的啊。学习好,可能会考上好学校,可不能保证人生的幸福。他要学会爱和接受爱,要去尊重,要独立,可是我并没有教会他这些,我还要努力让自己更快地成长,更强大,把家庭关系搞好,给他更健康的环境和更好的榜样,让他长成参天大树。
但,考砸了,也是现实。我会跟他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了,今后该怎么改进。
此刻的我们,都还在厦门游玩,我想好了,回家后,要请他吃顿大餐,庆贺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