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汪写食,万不可饿着肚子读,否则馋虫会将你吃掉。这里面的梁便是梁实秋先生,他的《雅舍谈吃》我很早前便读过,各种吃食让人甚为向往,美食之间,更佐以人生感悟,令人叹服。这次去图书馆闲逛,竟看到这本《谈吃》,新包装,新编撰,内容倒未差许多,只因喜爱,便借来再读。
《谈吃》的编撰与《雅舍谈吃》不同,分作五辑,第一辑说食材,第二辑讲主食,第三辑谈小吃,第四辑言大菜,第五辑聊些与吃相关的杂谈。一遍读完,说是吃了一顿文化盛宴,是一点不夸张的。
梁老祖籍浙江杭州,生于北京,后客居台湾,写这些文时业已上了些年纪,故言谈故乡美食间,免不了说及故人故地故事,一甲子多时光在吃里絮叨,说的酸甜苦辣,不仅是在吃食上,更是融进人生里的。
一样吃食,讲究的要说及时令出处,再讲究些得言及是哪家店甚至哪位做的,诗书读得多的,会在古籍中究其出处与做法,梁实秋无疑是这样的一位。“栗子以良乡的为最有名”、“湘莲最佳”、“三伏天是北平吃白肉时”,字里行间,不时引经据典,这是《谈吃》中常见的。然而言及吃食,并不讳于一些低贱之物,万般皆可尝,唯一的评判标准是好不好吃,这就是梁老的开阔之处了,也是尽显他真“吃货”之本质。高贵之物不一定合口味,平民餐食也往往可口,本书中,这种平等是常有的,很是令人欣喜。
吃乃口腹之欲,七情六欲常交织。言及食物,不免想起故地的某家馆子,后来再去却是不见了或口味已大变,不免唏嘘;想起某样吃食,念起某人曾从何处带来此物相赠或亲自近庖厨操制美食,而故人远矣甚至天人两隔,不免有两行清泪;看见某种小吃,想起幼时怎样滑稽求索,或父母如何小心制备之,而如今时过境迁,不免叹往昔,思故乡。因食物而起的情感,很是真,流淌在胃里,融进骨子里,化在血液里。
梁老气质非凡,往往只一笔带过,不会让读者留下什么负面情绪,而言辞之间涉及有趣之处,常是轻笔简刻说个分明,往往令人忍俊不禁。《谈吃》之间,就有了人间百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