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王季(意译)
王季,太王之子。
太王有长子名太伯,次子名虞仲,
太姜生少子名季历。
季历娶太任为妻,
由盛大之德开导,
生子姬昌,有圣瑞之象。
古公说:
“我朝当有兴盛基业之人,
大概就是姬昌!”
太伯、虞仲知古公想立季历为储君,
以便日后传帝位给姬昌,
二人于是出走至荆蛮之地,
纹身断发为荆蛮人模样,
将王位让与季历。
古公死后,王季即位,
思念太伯而不得相见,
于是作哀慕之歌,
此曲可见于《琴操》,
弦歌开头唱道:
“先王既逝,长殒身于异都。
哀丧伤心,不能倾诉心中怀想。”
弦歌又唱:
“瞻望荆越,涕泪双流。
伯兮仲兮,逝肯来游,
自非二人,谁写我忧?”
呜呼!
太伯与王季纯孝且兄友弟恭之至,
周室席卷天下以成王业,
家族积累德行可谓深广博厚。
《诗经》说:
“帝经营诸侯万邦,自太伯王季始”,
说的就是上述事迹吧?
王季(原文)
王季,太王之子。太王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祇迪厥德,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王季既立,思太伯不得见,于是作哀慕之歌,见于《琴操》,其首云:“先王既徂,长殒异都。哀丧伤心,未写中怀。”又曰:“瞻望荆越,涕泪双流。伯兮仲兮,逝肯来游,自非二人,谁写我忧?”呜呼!太伯王季孝友纯至,周室席是以王,其积德可谓深厚矣。《诗》云“帝作邦作对,自太伯王季”,其此之谓乎?
注释:
太伯:也作泰伯,太王长子。太伯为让国而奔吴,是吴国第一代君主。
虞仲:名仲雍,太王次子,太伯之弟,吴国第二任君主。
太任:任氏,周文王姬昌之母,与太姜、太姒并称“周室三母”。
祇迪厥德:出自《尚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祇,大。迪,导引,遵循。
逝: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写:倾吐,抒发。
作邦作对:经营国家。作,兴建。邦,国。对,疆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