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的人才,一定来自内部培养。公司初创时期,不要总是四处联络大牛空降,人家高大上惯了,不适合您的“小米加步枪”,而且在人员成本方面也是不小的挑战。顶尖人才还有可能水土不服,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时候,公司除了创始团队,其他的人才就得靠招聘来累积。
对新晋员工的面试,最开始稳定下来的这一批人,未来在公司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最理解公司的意图,指哪打哪。即使没有职位上的提升,也挂着个“元老”的头衔,有可能倚老卖老。所以在招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这时候应该怎样识人用人?看起来很聪明,执行能力强的人,可能很好用,但总担心这样的人不踏实,最终给其他公司做了嫁衣,不敢委以重任;那些踏实肯干的呢,可能培养起来又比较费力,不过他们更愿意长时间在一家公司供职。其实这些顾虑大可不必,员工离职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工资不到位,再有就是干得不舒服。调整自身的人才观,以不变应万变,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无法控制的事情上面。
就像“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的道理,一个员工通过了你的面试,如果他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不积极,那很有可能是你的领导方式出了问题。在分配给员工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层面。我称之为“工作的隐性价值”。
隐性价值有三点:尊重、自主性以及影响。同事之间对彼此的工作看法,会直接影响运员工的工作心态,我的工作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一旦做好任务分配,就尽量做到放权,员工能够自由选择工作方法,就会对工作产生更强的自主意识,从而更加努力工作;还要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如果他能更直接的看到其劳动成果,就会获得更大的满足。
这就对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提出了要求,要尽量向每个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角色,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每个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参与感是自我认同的核心,就像小米联合创始人的《参与感》中谈到在粉丝中实行的情感营销,很多人都当自己是这个品牌的参与人,当然更愿意为自己认同的产品买单。粉丝尚能如此,何况内部员工呢。
在公司目标确立后,习惯让大家共同承担分配工作的责任。多去征求每个人的意见,每个人最了解自己的能力,对哪方面工作最感兴趣。在这之前,先把所有任务列举出来,然后进行分配。核心是要保证每个人手中都有任务,每个任务都有负责人。最后,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作为领导者要明确,团队目标的实现是所有人的责任,不要针对某个人。
另外,为使工作能够更高效的完成,这里有一些技巧与大家分享。比如将工作分配给能够完成任务的最小群体,避免人员构成臃肿,资源浪费,这样才能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可以试着将工作交给能胜任这项工作的、级别最低的员工处理,多给下面作指导,不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爆炸,“一刀切”式的领导就显得越来越局限。养成先征求别人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的习惯,学会从他人的建议中寻找闪光点,不用担心这样会显得没有威信,实际运用中你会发现你在大家眼里变得更有能力,而且有很多事情是你不知道的。
其实很多时候,激励员工不是总要热血沸腾的,那种热度也就能持续三分钟。员工其实更在乎短期的自我实现,多让大家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能认可自己的价值,找到定位,群策群力,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团队积极性。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