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读《老子韩非列传》后谈

读《老子韩非列传》后谈

作者: 通尘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19:54 被阅读0次

        如若要问在整个价值观的形成和建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思想源泉来自于哪,我想答案毫无疑问会是道家学派。而此间最甚者,又莫过于老庄哲学。正是出于这种对他们伟大思想的崇拜,一股想了解他们生平的冲动促使我翻开了《史记》中的《老子韩非列传》,为瞻伟人风采。

        读罢,既是意兴尽致,却又心生惜遗之情。满足的是终得一窥圣贤的人生传奇,但对于仅仅寥寥数笔的描画总觉得仍然迷雾重重,给人留下诸多疑惑。当然,想来作者司马迁对此也是无奈而为之,毕竟汉代与先秦两个时代之间相差甚远,所能流传下来的文本记录又极其稀少且相互矛盾。再者说,历史上老庄俩人本就是当时的隐君子,少显名行于外界,自然就无据可寻。不过,对于一个对老庄思想的兴趣胜过其传记的人而言,这无碍于我将他们的生活以另一种方式在思想中呈现出来。

        例如,联系老子当过周朝图书馆馆长的经历,我们就可以理解《老子》中的幽深古远的哲学思考和智慧,也可以知道为何其中暗藏“君子南面之术”了。借此我们就不会对老子的“自然无为”感到过于惊奇了,因为那样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中他所看到的一切造就出了这样的观念。而庄子更为彻底的“逍遥无为”,可能是庄子所认为的在战火连天的时代中得以保全自身的办法吧。

        另外,通过阅读后边申不害和韩非子的传记,对于道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也有了些许了解。无论是申不害的“术”,还是韩非子的“法”,借可看出一丝“道”的踪影。暂且不论他们的学说是优是劣,但都是一个时代里“道”之所至。

相关文章

  • 读《老子韩非列传》后谈

    如若要问在整个价值观的形成和建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思想源泉来自于哪,我想答案毫无疑问会是道家学派。而此...

  • 第十一课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第十一课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

  • 浅谈《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处世哲学

    史记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近日瞻读,觉得先生评价非常确切,《史记》真“骚”。 读过《老子韩非列传》后,...

  • 我读《韩非子译注-张觉等编撰》

    我读《韩非子译注-张觉等编撰》 一,韩非子介绍【引用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

  • 读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读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对于韩非子,司马公悲叹其“为《说难》而不能自脱”,我倒觉得其“终死于秦”在情理之中。列传...

  • 读《老子韩非列传》再谈

    身为一个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青年,冥冥中促使我翻开《史记》后第一篇想翻阅的就是这篇《老子韩非列传》。由尊崇老...

  • 不可说

    读《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迁在此篇中引用韩非的《说难》,向人君讲进言的难处。《说难》中述说了...

  • 老子韩非列传

    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四人的合传。老子没有正面去写,而是通过和孔子...

  •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所以,李耳、李聃其实也是同一个人。 当年孔子去周朝学礼的时候,遇到了老子,就向老子...

  • 你以为会说话就是情商高?看看韩非子

    你以为会说话就是情商高?看看韩非子 读《老子韩非子列传》 对于韩非子,司马公悲叹其“为《说难》而不能自脱”,我倒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子韩非列传》后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zu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