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看见婉君说给父亲包了个大红包,感觉心脏突然被触动了一下,本来想这个节日模糊过去了,于是也给老爸发了个红包,一个多小时后老爸回复“已收到”。
小的时候父亲一直都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发火时大嗓门、怒目圆睁,非常的可怕,我调皮时轻则责骂重则挨打,也有时是他无故发火或者在外面不顺心回家发脾气,每次母亲都会忍不住和他争吵起来。用母亲的话就是“不会好好说话”,所以我见到他我都会躲开,一起吃饭时大气也不敢出,如果有事情需要他帮忙也总是请母亲转达。
我性格倔强,每次挨打既不哭也不动,挨打时我都咬牙切齿地发誓,计算着每次挨打的次数,想着长大后可以还给他。奇怪的是长大后记忆里那些挨骂挨打的场面渐渐的模糊了,有几个父亲照顾我的场景却在头脑中保存了下来。一次是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晚上村子里有皮影戏,白天我和几个大孩子去戏台玩不知怎么走散了,因为早上刚刚下过雨折返时被一个水洼拦住了路,突然就看见父亲也朝戏台走来,不记得当时有没有说话,只记得他蹲下来背着我走了一段路,在他背上的我应该是受宠若惊的样子。还有一年腊月堂哥结婚,大人都忙里忙外,我在院子里游荡,因为没有大人带的小孩子是无法上桌吃饭的,父亲看见我后找了一个搪瓷茶缸装了热水给我暖手,一个大娘看到了夸父亲“这个脾气也挺好的呀!”。
十三四岁的时候母亲身体不好,脾气也差了很多,我和母亲的争吵也是家常便饭,他们没有学过如何同叛逆的孩子沟通,管教的方式仍然是非打即骂。我偶尔绝食,一周不和他们说话也显得很平常,气头过去后,父亲或母亲不是吵架当事人的一方会给我端饭到房间或者把饭菜热在锅里,看见他们出去了我便好意思吃喝起来。当时同龄人很多都辍学学手艺了,我和他们说我也不想读了,母亲没什么意见,父亲说:“她读不读是她的事,如果你不让她读,长大后落埋怨的人是你。”所以虽然成绩不好但初中三年还是很完整的混下来了。当中穿插着逃课,和小太妹们混了个脸熟,但总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
初三结束的那个暑假给开服装店的堂姐去做学徒,一个月后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又无事可做,有种被同龄人抛弃了的感觉,遂和同学回去复读。
那年正月因为我要学习而他要看电视吵起来,眼看又要挨打母亲叫我快跑,我真的跑了。我就坐在田野里看星星,直到母亲呼唤我见我没有回应,发动邻居和亲戚找我,山上、路上都闪着手电筒的光芒,我任凭他们呼唤我,听着母亲指责父亲也被邻居劝慰着,我不回应,我没有听到父亲的声音,或许他还坐在屋里生气,直到我听见和我一起玩到大的邻居一边抽烟和同伴说着和我不相关的琐事,突然觉得不能再这么闹下去了,我不再生气不再难过也不在乎面子了,我大声告诉他们都回去吧,我就在这里。回去后父亲看见我低声说:“还知道回来?”但声音里没有了平时的严厉。
以比头悬梁锥刺股差一点的精神复读两年后我考出了乡第二的成绩,虽然成绩很高但因为是复读生市重点高中并不录取我,普通高中又没有报,于是父亲托人自费将我送进了第二高中,这是我自上学后父亲第一次关心我的学业,他也不是喜欢社交的人我知道这次求人让他透支了精力,所以对我也是有些埋怨的。
上高中后我们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偶尔他和母亲上街时会买些衣物去看我,偶尔去给我送生活费,我不知道是因我知道上进了让他们尊重我了,还是觉得上了高中就是一个成年人了而尊重我了,反正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被他们接受了。后来上大学去了离家很远的城市,因为初中复读时我就想摆脱这个环境,如果不是母亲拦着还要更远,对我来说我要远行,不仅仅为了前程,上大学后感觉自己愈发像个小孩子能得到他们的宠爱了。但我和父亲之间依旧是无法表达亲密的感情,无法表达喜欢和爱,我甚至觉得我表达感情的词都非常匮乏。
大学毕业后,忙着结婚生子,忙着工作,有一段时间感觉又有些渐行渐远,母亲埋怨:“上大学时成天给家里打电话,今天过这个节明天过那个节的,有自己的小家就把我们忘了,你爸生日那天你们没有和他视频他噘了一天嘴”。现在父亲头发花白,脊背也有些佝偻了,孩子们放寒暑假时都回去和他们在一起,能看的出非常的开心,孩子们尤其喜欢他,给他起外号,爬到他身上叫他背着,孩子闹的过分时也会冲他们发脾气,但总归是我小的时候没见过的样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