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倪叔的职业生涯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012年,倪叔入行做广告的时候,师傅丢给倪叔一本《营销人都是大骗子》,说:你要想好,干我们这一行的本质就是骗人,手艺高低虽有不同,但本质不变,走不走这条路,你想好了再跟我学。
过去5年,倪叔一直认为自己做的不错,做过一些案子,也赚不少钱。但事实证明,骄傲自满是要不得的,人外有人,骗外有骗。
过去一周来发生的几起事件,都让倪叔悲催的发现:在倪叔的核心生存技能“骗人”这件事上,理科生不骗则矣,一骗惊人,基本一出手就把我们这些文科生秒成渣了。
倪叔认为:输可以,但要输个明白。
仔细想来,我们文科之所以输给理科生,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强大,我们技不如人;更不是因为善于做技术研究的他们,蛊惑人心的技能点更强大;而是因为他们发言的少,一个从来不骗人的人突然骗起人来,才是最害人的。
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用一本假的《九阴真经》就把一代高手欧阳锋骗成了疯癫老头,所用的方法就是:九句真话中夹一句假话,一切细节不厌求详,而且全部真实无误,只有在重要关头却胡说一番。
金庸说:这是天下最厉害的骗术,而在我回想起来:理科生的套路也大抵如此。
01
近日,一篇控诉蚂蜂窝数据造假的文章,把蚂蜂窝捅上了头条。
文章的主角叫做:乎睿,是一个由几个海外留学归来的几个学生组成的数据分析团体,他们一出手就是一篇满含数据挖掘与对比的10w+,虽然他们使用只是最普通的爬虫工具,对比的也是一些表层数据,但吃瓜群众哪里见过数据挖掘这种高级货啊,纷纷转发大呼:实锤实锤!
蚂蜂窝这个名字也是没有起错,组织状态松散的很,被人捅了还要慢慢悠悠等到第二天上班了才开始拿出一则不痛不痒的声明。
很快就被动作敏捷的对方,拽着头发就连扣了几个“删除数据,毁灭证据”,“数据造假成性,是互联网世界的坏典型”的大帽子在头上,不得不说,公关战这种事情,很看反应速度,对方已经连续输出了,你还慢慢悠悠,自然所有的话都被对方说了。
从10月21号-10月24日,小声比比公众号一连发了3篇稿子,有的诉说对方到底有多么邪恶,多么无底线;有的诉说自己是多么弱小而胸怀理想,如今要惨遭对方迫害;这三篇篇刷屏,看完之后,你会觉得:蚂蜂窝真是一个巨大傲慢甚至邪恶的组织,造假到85%这样一个比例,这哪里是“奶里掺水啊,这简直是水里掺奶”,无法无天到这种程度,真实的蚂蜂窝这家公司根本就一文不值,赶紧倒闭算了。
而当事情发展到这里,整个舆论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迷幻的状态,已经很少有人会清醒的意识到:
首先,当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梓泉和乎睿团队作为这场袭击的发动者,最后又摆出一个受害人的姿态,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用户上蚂蜂窝,核心看的是:攻略和游记,而此次被指控为搬运抄袭的点评内容只占2.91%,即使全部关闭对于蚂蜂窝本体来说也不是什么大的伤害,而且抄袭搬运的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能谴责的部分主要是商业伦理层面的。
事实上,最后在面对记者访问的时候,小声比比的创始人梓泉也会承认:蚂蜂窝这些问题事实上不会造成用户体验上的问题,他只是想说蚂蜂窝他们这么做不对。
也就是说:整个事情的本质就是:他个人对一种互联网行业陋习的不满表达,既不关你的事,也不关我的事,甚至不管蚂蜂窝股东投资人的事,那么如果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事情的本质,你还会将整个事件当作新闻连续剧来追看吗?为之转发,为之呐喊吗?
很多时候,事实上只要擅于使用“管我屁事+管你屁事“这两大口诀就能为自己剩下很多宝贵的时间,但人们往往做不到。
此前,陷入桃色绯闻的陶喆,为了说明自己没有主动勾搭那位女士,而在新闻发布会上掏出了一个PPT,然后疯狂的人们就他送上了各大荧幕的头条。
此次,一个海归小团队只是甩出一本满是数据挖掘的微信图文,就让整个互联网世界陷入癫狂。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知道的不够多,而是见过的世面太少,沉默不言的理科生斗一斗包袱,我们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02
而比理科生会数据挖掘更可怕的是:理科生中不光有技术宅,还有专业女。
10月22日,一位微博名为“科普医生博雅”的三甲医院血液科执业医师发表微博称,所谓专治牙龈出血的云南白药牙膏,其中含有西药处方药成分氨甲环酸,这类药物常用于血液科医生止血,不宜出现在日用品之中。
微博一出,云南白药瞬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尽管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日回应称,云南白药牙膏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通用规定,无违法添加成分。而且全程信息公开,没有地方欺骗消费者,但关于云南白药的争议并未因此停止。
随后各方关于云南白药的层层加码,迅速上升到了:云南白药究竟是中药,还是西药?云南白药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欺骗了全国人民的感情这样的重大议题之上。
大概爆料此事的血液医生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质疑竟然掀起了这么大的讨论热度,不但激起了网友们对消费品的不安情绪,还招来了很多人的质疑:“黑”云南白药、“中医黑”、文章太有煽动性、背后有商业利益......
其后,该血液医生发表声明,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而之前发布的文章也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有些话可能偏激了一些,措辞不够严谨”,并且澄清自己没有“黑”云南白药和中医的意思。
随后,她公布了自己的二次解释:
事实上,在其的二次解释里,我们可以看的很明白:当年第一次之所以传的沸沸扬扬,核心就在于她以医生的身份指出了两个关键信息:
1)云南白药牙膏里含有的:氨甲环酸,是处方药,不应该出现在牙膏里;
2)氨甲环酸的作用是止血的,云南白药宣传的所谓疗效,原来是通过氨甲环酸来完成的;再配合上她一系列的“脊背发凉”之类的用词,让人感觉到事态严重,才让整个事情迅速发酵。
但事实上,我们结合她的第二次解释和诸多媒体报道就可以清晰的看到:
首先,所谓处方药这一点,事实上就牙膏内的含量来说,对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且据媒体对医生的采访也已经证实了:没有任何规则和要求禁止牙膏中使用该成分,所谓云南白药中含有处方药一事事实上对消费者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但她此前重点强调的“处方药”一词,让很多人产生恐惧,感觉牙膏有毒。
所以说,无论你是想骗人还是想装逼,还是要多用专业名词,因为就这么一点点小技巧就可以帮你骗到很多人。
其次,关于“牙膏中起作用的到底是云南白药起还是氨甲环酸?“这个问题,新京报为了搞明白这个事情,还特意采访了一堆的医学专家,得到的结论是:因为云南白药的配方是国家发明专利,因而目前不予公开,因而很难以界定,而这种含糊不清的状态,也是当前舆论热度一直持续不退,各方猜疑的核心原因。
但事实上,医生从侧面给出了一个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如果牙龈出血,首先应该养成定期洁治的习惯,当出血严重时应及时就医,而不是过度依赖牙膏。牙膏最多只能起到改善和帮助的作用,不及时治疗可能加重口腔问题“
也就是说:靠牙膏止血本身就不靠谱,对任何牙膏品牌而言,牙膏的止血功能本就是一种宣传手法,只是因为它被品牌们用广告深深的植入了消费者的脑海,使得女医生简单的几句看上去颇为凌厉的断言就让无数的消费者感觉自己理智上受到了欺骗。
但事实上,回到一切的本质来看,这一次云南白药的风波,本身就是一次:医疗专业人员错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背景引发的一次大众传播,她们的言辞,满是专业术语与分析细节,却偏偏在关键结论上都是谬误,让很多人放大了事情的严重性。
事实上,在牙膏中使用所谓的处方药“氨甲环酸”并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而纠结“牙膏中起作用的到底是云南白药起还是氨甲环酸?”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如果真遇到牙龈出血,第一件事是去医院就医,任何一个牙膏品牌都不能保证你使用它以后就不会牙龈出血,日化保健品不能当药来看待,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常识。
而至于像“云南白药中有了西药成分,它还是不是中药”“如果云南白药不是中药,它是不是就欺骗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些议题,我认为:顶多让微博上的杠精兴奋一下,但事实上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消费无关。
2017年年底,知名的饮品品牌“6个核桃“宣布要在明年上市,随后就有人通过它的招股书上的原料成本信息算出,原来“6个核桃”里面并没有6个核桃,而是顶多只能有2个核桃,因而认为它有欺诈嫌疑。
但事实上,这件事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因为大部分中国者消费者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宣传归宣传,产品略有出入本就是正常之事,而事实上今天的云南白药所面对的问题与6个核桃并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让一切变的不一样的是,云南白药遇上了一个在公众面前扮演了专业权威,但事实上又不懂得严谨克制的专业女,让一件原本的简单的事情扭曲为了一场谬误百出的大众传播。
随着社交生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话题都发生在窄重细分领域之中,因而人们在这样的议题之上,更愿意相信来垂直细分领域的专家型的kol ,而不再信任充当信息传递载体的大众媒体,但往往当这些来垂直领域声音借助一个事件猛烈的进入到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的时候,它们却却往往不知道新闻伦理为何物。
就在过去的这一周,三个留学生凭一己好恶,用数据挖掘技术掀翻了一头互联网独角兽,让它深陷数据造假的泥潭;而几乎同一时间,另一个不打算用严谨负责态度来为自己观点负责的医生,却用看起来很专业负责的口吻,向一个成立47年的名族品牌发起一场“谋杀”,而他们激起的舆论烟雾与真正的事实相差甚远。
不得不说,世道的变坏正是从理科生学会骗人开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