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37:立秋了

作者: 烹雪煮茶_5f4a | 来源:发表于2022-08-08 10:38 被阅读0次

    “秋水卡恶鬼。”小时候,每逢立秋,总能听到母亲这样告诫我们。立秋过后,秋水凉得可怕,从这句闽南谚语中可见一斑。大人们怕孩子们到小溪游泳着凉,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

    孩子们本来是不信的,明明天气还那么热,秋水怎么可能比鬼还可怕呢?但经过观察,溪水确实变了,由原来哗啦啦的如沸水般充满活力的样子,变成了静默的泛着清冽之光的样子,放进手脚,能感觉到沁肤透骨的凉意,于是再也不敢随意下溪游泳了。

    等年龄稍大一些,能帮忙干农活了,临近立秋时就特别忙。夏天既要收夏稻,又要翻田播秋秧插地瓜,在这双抢的季节中立秋是重要的节点。常听父母说:“插秧过立秋,颗粒都无收。”只要是立秋过后插的秧苗,稻子不结实,秋收总是秕谷多;只要是立秋过后插的地瓜藤,地瓜也一样结果少,个头小。于是,立秋前一周,农村的田间地头掀起了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到处传来犁田耙地的“哈嘿——”“哈嘿——”声。此时,互帮互助是寻常事。由于父母种的田多,劳力又少,里里外外的亲戚,特别是外婆、小姨、表弟和叔叔们,总会不时地来我们家帮忙插秧或垒垄畦,种地瓜。夏天午后长,我一边晒稻谷,一边煮着一些绿豆粥或红糖粥,用提篮提到田里,让大家补充补充水分。看着大家弯腰低头,挥汗如雨,辛勤耕耘的情形,我心里充满着感激。经过家人和亲戚们千辛万苦的劳作后,终于在立秋前一天完成了播种的任务。父母亲也松了一口气。

    干好了农活,迎来了立秋,我们那边的风俗是要吃汤圆的。搓汤圆的糯米要用当季的新米,往往谷子一晒干没来得及进仓,就要挑一些去碾壳。立秋前一天,碾完的糯米洗净浸泡后,先得碾成米桨,用纱布过滤,压实,米浆凝结后硬硬的,缺乏黏性,于是母亲站在簸箕前,抓着硬硬的米浆反复地揉、捏、搅、拌、搓,直至弹性十足后,全家齐上手,从米团中拉出长条,再掐断成小块状,便开始搓成圆形了。大人搓出的汤圆,圆润饱满如白玉象棋子,而小孩子搓出的汤圆,则如一粒粒跳珠,又如白玉围棋子,一块儿摆在簸箕上,大小错落,别有趣味。放着风干后,第二天一大早,水开后,汤圆下锅,再煮开后,撒上一些红糖搅拌,等汤圆上浮后就可以上盘了。祭拜神明后,大家装上碗开吃了。若撒上炒熟的花生,糯米的韧劲、花生的香脆性、红糖的甘甜,一起搅动味蕾,令人食欲大开,心里还充满着幸福的满足感。母亲在此时总会说:“夏种圆满,秋收圆满,一家大小,一年透冬都圆满!”这大概是吃汤圆的意蕴吧!

    吃完汤圆后,母亲就把草席拿出去晒了。因为要把竹席收起来了。入秋后,夜晚天气变凉了。竹席的凉意越来越重,一躺下就有一股透心凉,若不换掉,不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收起竹席,铺上草席,就成了家乡人在立秋要做的事,这也算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了。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一来,农村人的衣食住行也得跟着调整,顺应节气的变化,遵循自然的规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就算在城市生活,人们不也得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作为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表37:立秋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ux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