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来的故事
文:我是素颜
生活中听来或者看到的故事会有很多,从故事当中感悟良多。不同的故事,带给不同的人,感悟也自是不同,你且听了,你自己去想,如果是你,又会如何。
故事一:关于儿子
听来一个故事,古代有一家三口,父母亲,还有一个儿子。父亲木纳,母亲灵活。在他们家外面有一条河,河那头有一座寺院,寺院里的和尚是母亲的相好。每到河水浅的时候,和尚就会过来找母亲。纸包不住火,父亲最终知道了母亲的事,发誓要把和尚打死。母亲伙同和尚先下手为强,把父亲偷偷杀死。
渐渐长大的儿子很有出息,做了大官,专门为母亲修了一座桥,方便和尚出入。许多年后,母亲因病过世。埋葬了母亲之后。儿子把和尚杀死,报了杀父之仇。
另外还听来一个故事。父亲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暴力男,动辄对家中妻儿进行家暴。他自己不劳作,还把妻子辛辛苦苦赚来的一丁点生活费都扔在了赌桌上。妻子不堪其辱,在外面找了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结果被丈夫发现,更是天天遭受家暴,身上旧伤未好又添新伤。

家里穷,女人和孩子们只能吃糠咽菜,丈夫的伙食要比他们的好,需要另外重做。女人买来毒药,给男人做饭时,每天放一点进去。有一天男人肚子痛,不治身亡。女人和外面的男人走到了一起。两个人非常恩爱,男人把孩子视为己出,赚钱把孩子供上了医科大学。
长大成人的孩子一直对父亲的死有疑惑,学了医学知识之后更加坚信父亲是非正常死亡,他报了警,申请开棺验尸。案件侦破之后,女人和后来的丈夫被叛死缓,后半生将在监狱度过。
孩子终于为父亲报了仇,把母亲和继父送进了监狱。
两个故事,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哪一个儿子更聪明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故事二:关于信仰
在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深受教民的爱戴。教友们天天都会向牧师忏悔自己犯下的错误,请主宽恕。牧师就像是仁慈的主,教民对他顶礼膜拜。
教堂守大门的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不小心做了不好的事情,良心上不安,一定会找牧师忏悔。
一日,看门人发现教堂里有人,过去查看,他看到衣冠楚楚的牧师正撅着皮股,伸长胳膊,费力地往出夹教民们捐赠的善款。
看门人看到了牧师丑陋的一面,心中的信仰一下崩塌,他打包行李,辞职回到了家,从此再不信仰任何东西,日日浑浑沉沉度日,生活好像没有了一奔头,只能坐着等死。
一直在家务农的妻子非常不解,好不容易才问清楚事情的原委,妻子冷冷地哼了一声:真是可笑,你的主是长着牧师那样的一张脸吗?

看书人摇摇头。
你的主偷偷拿善款了吗?
所有的善款都是主的,主用不着偷偷拿。
这不结了,牧师偷钱,关主什么事。你信仰的是主,与牧师偷不偷钱又有什么关系。
看门人一下明白了,愉快也跪地祷告:主啊,请原谅我的过失!
有时候我们也会像看门人一样,把信仰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一旦发现这个人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便轻轻易易被击打得溃不成军,放弃坚守了经年的信仰。
问一问自己,我们的信仰到底是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种信念,一种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