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百态大家说
为那些爱情的衣冠冢上一炷香——也说催婚

为那些爱情的衣冠冢上一炷香——也说催婚

作者: 易江禾 | 来源:发表于2015-02-24 02:17 被阅读1483次

大过年的,说些坟啊冢啊的话题,真是太吉利了。好吧,其实我只想说说催婚这件事。

这几天在看《奇葩说》,片头有一句温馨提示:“四十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陪伴下观看。”作为一个刚到三十岁的80后,我很欣慰,因为我既不用被人陪也不用陪别人。

再早几天有一期《锵锵三人行》,也谈到相似的问题:传统社会,知识的更新非常缓慢,于是人越老就越有知识,越多经验,所以长者总是年轻人学习的对象;如今这个时代则刚好相反:各种新鲜事物与观念层出不穷,而年轻人显然更容易接受它们,于是反而是上一代人需要向下一代人学习。

看到这一点,就能解释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总是那么热衷于催婚催娃了。年轻人的那些玩意儿那些观念,他们好多都不懂。身为长辈的“权威感”既然难以维系,他们就只能拿“结婚生娃”来说事儿了。因为他们自认为在这方面,自己是“过来人”,比年轻人更有经验,更有资格说话。

可是,如今这些所谓“剩男”“剩女”的父母那一代人,真的就比他们的子女更懂爱情、懂婚姻、懂育儿?

夸张一点说,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不懂;哪怕说得谨慎一点,他们也绝不比他们的子女懂得更多,根本没有资格唾沫横飞地在小辈面前指点江山。反过来,那些真正婚姻幸福、夫妻感情生活充实的长辈,正因为他们更懂得爱情与婚姻,也就不会参与到这种催婚催娃的大合唱中来。

1949年就有了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了,可是几千年的顽固传统哪里是那么容易移易的?且不说那个时代很多夫妻也都是靠长辈按各种标准过滤后相亲才认识的,即使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恋爱的对象,我也不觉得在那个情侣走在路上都羞于牵手、电影里看不到一个拥抱亲吻、言情小说只能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爱情”这两个字几乎消失在公共视野之中的时代里结合的父母一辈,能对爱情和婚姻有多少深刻准确的理解。

如今被催婚催得最惨的三十来岁的朋友们,他们的父母一辈虽然在恋爱结婚的年纪已经赶上了1980年代,大环境已经开放、自由许多。但中国太大,观念的更新不是打开国门几年时间就能实现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爱情的体验和理解依然是浅薄而有缺陷的。很多夫妻,表面维持着三四十年的婚姻,但情感交流淡薄、精神生活贫乏,除了搭伙过日子以外,简直形同路人。要说他们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懂爱情,谁信?反过来,那些退休以后,经常一起逛街、看电影,时不时一起出去旅游一下的夫妻,有几个会每天扎进广场人堆里去跳广场舞的,又有几个人老是催着亲戚的孩子结婚生娃的?

有人给被催婚的人支招,说最好的回应就是反问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您感情生活怎么样啊?”“还有没有性生活啊?”“几天吵一次架啊?”……这些问题看似刻薄,却个个问到点子上。不过,最有份量的反击(当然一般人说不出口)其实就四个字:“你懂个屁!”

对有些人来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这句话,是成立的。他们在婚前享受了如鱼得水般的热烈爱情,却又无奈地看着爱情被婚姻一天天折磨、死去。

可是,有些人的婚姻,连正经的坟墓都算不上,只是一座座空有其表的衣冠冢,甚至根本就是一座空坟。他们有的是因为无知——根本不知道爱情这东西长啥样;有的是因为“聪明”——爱情有什么用,别整些没用的,“老老实实过日子”才是正途。他们还特别好为人师,告诉你反正爱情都是要死的,还不如早点造个好看的坟。

年轻人,不要上当啊。爱情和婚姻,在如今的中国,是最不需要年轻人向上一代学习的事情。从整个中国的视野来看,年轻人的爱情才刚刚觉醒没多少年。婚姻的种种问题,不是因为婚姻害死了爱情,而是我们还在学习如何去爱,所以才会犯错。哪怕爱情脆弱,至少让它先精彩地活一把。如果你竟然相信那些催婚的说辞,甚至于屈服于那些催婚的压力,那你就向你未必会死于婚姻的爱情提前宣判了死刑——哪怕从博弈论出发,也应该坚持“不爱不婚”才对。

所以,不如让我们心怀同情,给那些催婚者的爱情衣冠冢点上一炷香,再供上点年夜饭吃剩下的酒菜吧。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小mia仔木石:哈哈,奇葩说和锵锵三人行~
  • 御宅猫: :clap: 在寻找和坚持的路上共勉
  • 喵小mi6:也好像是真的,对于长辈来说,我们到了二、三十岁不谈个恋爱,结个婚什么的好像怎么都说不过去一样,可恋爱结婚真的不是买衣服,看到中意的拿去好了。像我这种,虽说不上是感情洁癖,但也决不会为了结婚去将就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与其留一辈子的遗憾,不如起初没有犯这个错误的好。
  • 易江禾:@Coffeebooks 我从来不是你所谓的“西方的浅白的爱情故事”的拥趸,我对那些被“虚幻的爱情童话”冲昏头脑的年轻人同样不以为然,不信你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你觉得催婚的长辈是因为自己婚姻美满幸福,所以希望年轻人来赶快来体验一下这种幸福?且不说我很怀疑大部分催婚者会是这种情况,就算你说的是实情,我也要说,人不仅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底线,而且还应该有一种“己所欲之,勿施于人”的自觉。你之蜜糖,也许就是我之砒霜。你以为的幸福未必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是我从刚来简书那时候起就一直批驳的爱情观。真的爱情可能平平淡淡,但主动去追求“平平淡淡”并不是获得幸福爱情的有效手段,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我更不喜欢把爱情分成“东方的”、“西方的”。爱情就是个人的东西,爱情的样貌就是身处爱情中的人的样貌,直白也好,含蓄也好,跟东方西方没有关系。一部《红楼梦》,不仅有宝黛的含蓄婉转,也有尤三姐的直白勇敢。“东方爱情应有的含蓄”,只能说是一种刻板印象。爱情的外在形式如何,跟它能不能持续到底,没有关系。
  • 3c7bfec3bd72:偶尔也听说过老一辈人的爱情,没有那些爱的漫长和坎坷,至多是几个眼神上的中意~
    他们大多数在17,8岁就已经成家,肩挑养家重任。在生育与责任的家庭观念中,我们的长辈们更多的是在享受大家庭的美满和睦,自我内心的爱与被爱反而淡化。
    这,并不妨碍她们的幸福。
    我们习惯了西方式爱情的直白,却遗忘了东方式爱情应有的含蓄。即使夫妻沟通寥寥,但他们的内心却始终在相同的目标上,随时可以两个巴掌击出清脆的一响。
    他们或许不懂得西方情人节的含义,但他们从来不缺少对婚姻美满的憧憬,以至于看到高龄未嫁的你满心忧虑。熬到这个岁数,为什么不来婚姻里瞧一瞧呢?姑娘,你别怕~体验过,你会知道个中美好~
    如今的我们,习惯了西方的浅白的爱情故事,咀嚼快餐爱情,等待虚幻的爱情童话。殊不知,平平淡淡方是真
  • 6c853e55ef54:@tq02bej 人家有泡学啊,哈哈哈哈。爱情狗善于学习的话,还是可以有这种能耐的,不能在一起,上上床,可能难度没你想的高。
  • b2b66db336b7:奇葩说有个辩题挺搞笑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你所爱的人同爱你的人不是同一个人,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高晓松一如既往代表“爱情狗”发表高论,意思是人生也就追求爱情这点乐趣了,如果这都放弃了,就如何如何不堪,猪狗不如云云。

    好吧,如此这般,你疯狂的追求你所爱的人,结果当你所爱的人妥协了,投入你怀抱的时候,她(他)选择了爱她(他)的你,而不是她(他)所爱的人,按照爱情狗的标准,这种人岂不是无聊乏味猪狗不如。高晓松们又会鄙视他曾经爱的人了?这不是个死循环吗?难怪高晓松之流的爱情狗们,以爱之名,行风流之实,他们就是西门庆的教徒,信奉的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不过高晓松也好,西门庆也罢,好歹算是有能耐的爱情狗,所以能够风流一把,大多数爱情狗就没这种能耐了。

  • 谁是是谁:@我的名字叫清阳 嗯,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大多数人催婚也是一个惯性,他们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能讲道理的就讲道理,不能讲道理的就敷衍一下,有恶意的也可以机智的顶回去。你有你的道理,其实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看谁的道理更硬,更行得通,一时说不通没关系,首先挺住,慢慢做给他们看。
  • 我的名字叫清阳:@易江禾 我们说的一点儿也不矛盾。

    你的意思是悲催的被催者不要将就。我的意思是悲催的被催者不要玻璃心。

    长辈要催,就让他们催一催。长辈们不懂的如何表达关心与爱意,那作为晚辈就要学会四两拨千斤,不要长辈说点儿什么就往心里去,或者直接的顶回去,搞得满头包,谁也不开心。

    我是不爱不婚的支持者!
  • 易江禾: @我的名字叫清阳 你说的和我不矛盾。很多长辈的确就是没有谈资才谈谈这个,这难免。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批评催婚者,不如说是提醒被催婚者坚持自我,不要将就。懂爱情的也许真的不多,但如果连“不爱不婚”都做不到,那真的永远都不会懂了。
  • fc14b54293ea:被催婚和有没有爱情有什么关联么?顶多相个亲,又不是非逼着你结婚,主动权还是自己的啊!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看得云里雾里。感觉像一个找不到对象的,厌恶自己家人给创造机会,美其名向往爱情。人都见不到,你给我爱情哈!
  • 我的名字叫清阳:大吉大利……

    奇葩说,我就不怎么看得进去。看的时候也觉得还行,但是不会再看。觉得吵。

    锵锵三人行到还看。

    催婚,催生孩子,倒不是因为父母懂不懂的问题。

    我真心觉得长辈们并没有恶意,年轻一代大可不必觉得长辈问几句就是要干涉你的生活,妨害你的自由或者怎么样。这其实只是,长辈面对晚辈,没有别的谈资而已。长辈不懂晚辈,晚辈也不懂长辈。长辈有点儿直来直去,晚辈有点儿玻璃心,而已。

    真正懂爱情的,几辈子人都放在一起,又能有几个。

本文标题:为那些爱情的衣冠冢上一炷香——也说催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yu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