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在发布了文章《你创业了吗?这四个毛病会让你分分钟走向失败》后有不少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对我进行了反馈,特别是一位朋友提到了关于创业项目如何落地的话题,让我有冲动将自己的一些失败经验拿出来分享。
几年的互联网创业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和挑战,也眼睁睁看着梦想的泡沫一个一个在眼前破灭。
每个人都有创业的理由,我本身的天秤星座性格是比较求稳的,但是生命数字中太多的1导致我很固执,说好听点是偏执(身边有神神道道的人帮我掐指一算),而我的理由就是做产品,通过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前仆后继,创业的人越多,成功的概率越小。竞争无处不在,所以并不是成功概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我感受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把成功想的太简单了。
创业,让我们再落地一些,哪怕是做个生意,也先活下去。
1. 互联网创业的“天派”思维
不能否认互联网的创业模式成就了一批已经飞上天或者即将飞上天的“猪”,这也让很多创业者们充满了力量。期待通过一个创意和概念,可以像很多“成功者”那样拿到巨额的风险投资。
拿投资,烧钱,获取用户,再融资,做生态,垄断。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仿佛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近,哪怕这个项目只是昨天刚刚想出来的。
折在O2O上的创业者不在少数,正巧我也是其中一个。在投资人热度没有降温的那个O2O元年我脑充血开展了一个新项目,同样是XXX上门服务应用(这里不具体说App名字及商业模式)。
头脑发热的团队(主要是我的固执)用项目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入到了地推和补贴当中,当时的我已经听不进去任何负面意见,只想在这个自认为是蓝海的领域里迅速占领市场。
前期的效果可想而知,有了丰厚的补贴用户还是愿意占便宜的,数据也看得过去。但由于投资人“态度暧昧”,让我意淫马上有投资人愿意和我发生“关系”了。过分乐观产生的严重资金问题导致不得不计划性停止补贴。
订单量和用户活跃度的急剧下降让我清醒的认识到了项目的初衷根本没有想清楚,我们项目所标榜的刚需,其实只是个伪需求。
不可挽回的局面让我重新反思:
1. 过于依赖线上的产品和运营导致线下业务的脱节,用户只为超出预期的服务买单;
2. 用互联网思维去升级服务体系和管理流程,而不是盲目的跟随所谓的“成功论”;
3. 没有持续赚钱能力的创业项目是在耍流氓;
4. 不落地,这是我这次失败的根儿。创业,让我们再落地一点儿。
2. 在发展和利益面前迷失
在上一个失败案例之前,我们做过一个企业级服务的软件项目。
这个项目倾尽了团队所有的精力和心血,所以从设计到用户体验都下了很多工夫。
上线后的效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在没有投入推广费用的情况下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用户数量,接下来所有人都全力以赴让软件可以变现。
最终为了求稳团队决定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代理商模式,当我们有了第一个代理商后团队发生了变化,因为大家的劳动获得了一部分回报,信心更足了,工作更卖力了。
(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一群没见过钱的苦逼,突然在街上捡到一块钱后的亢奋状态,以后每天都到街上去转悠,等着下一块钱。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赚钱才是衡量个人和团队价值的最高体现,不管承不承认,一直如此)
一切都向更好的方向在发展,再一次的会议决定全员发展代理商(至今最为后悔的决定之一),创造更多的效益。这个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团队浮躁了,用户体验差了,代理商权益受到冲击了。
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制止这一切,好像谁开了这个口就是从大家兜里面抢钱,包括我。
最终我们放弃了产品的品质,放弃了与用户的沟通,也放弃了代理商的利益。
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产品质量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坍塌只是早晚的事情。在几个月后这个项目停滞转型。
反思:权衡眼前利益和未来发展的方式是哪一种可以让自己活的更久。创业,让我们再落地一点儿。
3. 自认为高端就会有人买账?
这个案例并不是我的项目,是一个朋友的女性俱乐部,我只是协助制定了一些标准化制度和运营方案。
这个俱乐部在前期是没有定位的,我们都知道任何产品要有定位才能精准,但很奇葩的是这个俱乐部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一部分用户很高端(很有钱),占比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用户属于中等偏下消费水平。我在了解后发现原来她们把服务分开,甚至场地分开,这样客户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感。
这个模式的问题很多:
1. 首先产品定位不清晰,导致服务细节很难控制,价格不同肯定服务结果会不同,所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培训成本。
2. 营销计划也难以制定和执行,用户画像很模糊,无法做出精准营销。
3. 因为服务范围的不明确,每个工作人员都承担了非常多的杂事,导致抱怨连连。
所以在最后的讨论中,决定先确定用户画像和服务类别。创始人想要放弃之前偏低档的客户和服务,全部精力开发高端客户和服务。
在她认为高端服务更好做,没那么多事儿,而且客单价可以定高,并且有信心通过高端客户把营业额拉起来。我一直对她的这个决定保持不一样的看法,但也只能是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已。
在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俱乐部装修和市场开拓后,高端客户的数量确实有所增加,但是因为投入成本的增加以及没有了大部分老客户的持续消费,俱乐部的效益并没有以前好。而且高端客户并没有她预想的那么好哄,对于服务的质量更为挑剔。
可能若干年后她可能会建立自己的品牌认知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但从定位的角度我并不赞成为了高端而高端的商业模式,未必会有人真的买账。
另一个关于这个俱乐部的小故事,在一次线上推广活动中,由于活动策划和文案都不明确,导致平面设计师十分苦恼。最终以大面积留白加上旗袍剪影的方式突出活动的主题,在我认为这个设计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创始人却觉得不够高大上,让设计师反复修改,最终的定稿在我看来不伦不类,不看文案已经看不懂这个活动主题是什么了。
设计也需要落地,符合自己项目定位和用户属性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不见得Apple的设计风格就适合你,说不定路边贴的小广告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客户。
最后和所有在创业路上和即将创业的朋友共勉,创业,让我们再落地一点儿!
以后我会保持每周三篇和创业/互联网相关的文章与大家一起交流,欢迎关注我:越维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