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赵丽颖因为一个视频,一句英文,被全网群嘲,有点心疼她。今天我不想对她的发音进行评价,只单纯来看“嘲笑发音”这件事,应不应该。
这个事件影射了很多人对英语的误解,觉得发音好就是英语好,发音不好就是英语不好,事实只能证明,这么想的人,是因为英语不好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发音好≠英语好
发音好只能单纯地证明发音好,不能证明其他能力。以雅思托福考试为例,这两门的考试项目都有听说读写四门,“说”只占了总分的四分之一。这两门考试都是出国必考,考试也非常科学,综合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不是足够在国外学习生存。即便是这样的考试,也没有夸大“说”的重要性,反而是托福更加侧重于听力能力的考察。
“说”这一项中,也不只包含发音能力,还包含了流利度、连贯性、词汇量和语法能力。以雅思评分标准为例,发音只占了整个口语分数项的四分之一,并且也没有要求我们发音“地道”。大家如果在Youtube上搜一下雅思口语高分范例,会发现很多口语拿高分的学生,发音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大多都带了口音,意大利口音,西班牙口音,中式口音。
由此可以看出,定义“英语好”,发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也见过有学生口语发音很好,也很敢说,但是语法基础非常差,词性、固定搭配经常用错。写作无法展现语法多样性,逻辑混乱,词汇匮乏。阅读题只能做对一半不到,并且无法再规定时间内做完。这样的学生,确实能糊弄英语不好的人,因为发音好,说话也流利。但是经不起考验,雅思考了很多次都无法达到基础分6.5,对于这样的人,你会觉得他英语好吗?
这样的学生不仅不能说英语好,连口语好都不能算。他喜欢交朋友,喜欢跟外国人交流,练多了流利度和发音自然就上去了,但是由于没有正经花时间学习,他的功底非常薄弱。即便是这样,他和外国人交流也不会有障碍,即便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靠上下文和肢体语言,对方也能明白他在说什么。
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英语能力都很宽容,我们会说几句他们就会觉得我们英文好。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听到外国人说“你好”,也会觉得这个人中文不错。所以不要被发音迷惑了,也不好因为发音好就沾沾自喜。
有口音≠英语不好
英语好有很多呈现形式,有些翻译大家,笔译功力深厚,但是外行听他们说英语会觉得发音很“中式”。这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做笔译的,研究学术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书面研究,用在发音练习的时间上自然就不多了。
即便是口译,也不是每个人发音都很“地道”,因为对于口译来说,发音只是一部分,笔记、瞬时记忆、中引文切换、一心二用、词汇积累等能力远比发音需要更多时间来练习。
我的恩师,在英国教口译,曾经给国家领导人翻译过。她的口译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发音方面,因为一直在英生活,是英式发音,虽然我对英式发音研究不深,但是也能听出来发音并不是和当地人完全一样,虽然闭着眼睛听不出她是哪个国家的人,但是也能听出来是带了口音的。这样的人,你能说她英语“不好”?
所以发音就能不重视了?
当然不是。
雅思考试有复议机制,对自己分数有异议的能申请复议。但是只有写作和口语能复议,为什么?因为听力和阅读题目都是很客观的,但是写作和口语分数是受到评分老师主观影响的。
大家回想一下学生时代写作文,是不是字好的同学分数都不会太低。口语也是如如此,发音不好的同学在分数上很容易吃亏。
我有个学生是一所不错大学的英语专业,英语基础非常好,听力阅读基本都是满分。这样的基础决定了,她的口语不会太差。加之他的努力和积累,口语基本维持在7分左右的水平(总分9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第一次口语分是5.5,可以说是很低的分数了。他发音正确,词汇丰富,语法多样,答题有逻辑,有理有据,拿到这个分数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他有了解,所以我建议他花1000元复议,复议之后他拿到了6.5分,整整提高了一分。虽然具体原因我们无法考究,但是他发音确实不够“地道”,所以发音一定是影响了考官对他的印象。
还有一个学生,家里条件很好,每天晚上都请了外教一对一教学,他的发音非常好,好到我闭着眼睛完全听不出来英语不是他的母语。但是他一直以来只注重发音,外教也没有刻意给他讲过语法,他的词汇也仅限于日常交流,并不是非常丰富,如果我给他打分,最多6.5,但是最终他口语拿了7.5分,这个分数远高于他的能力。所以发音好确实是一件很占便宜的事情。
我经常跟口语班学生讲,发音好是一条捷径,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会让人误以为你英语好。我们都是主观的,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是看到发音好的还是会觉得对方英语好。
说了那么多,大家还会轻易评价别人的英语吗?半懂不懂,或者不够自信的人最喜欢评价别人,通过给别人挑错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内心平静,安静钻研的,压根也不会随便评价。学习上还是谦虚一些比较好,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对或者不懂,可能只是因为自己见识不够。贫穷能限制人的想象力吗,当然了。学习不好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吗,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