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天瑞14总第014篇
我们总是习惯眼见为实,亲眼见到才相信,亲眼见到才去应对,却不习惯预备。
可是,新事物、新情况孕育之时,总是悄悄发生,不宜觉察,甚至还会“故意”呈现相反的假象(比如黎明前的黑暗、预谋前的麻痹、废弃前的谄媚)。而当我们实际看到、感触到、面临到的时候,想要再去改变它,就措手不及、为时已晚了。

中华文化认为,有生于无,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正如列子天瑞篇所云:
鬻熊说:“万物运转不止,连天地也在悄悄移动;谁感觉到了呢?事物在那里减损了,在这里增补了;在这里成长了,在那里亏缺了。如此减损、增补、成长、亏缺,随时发生,随时消失,一往一来,头尾相接,一点间隙也看不出来;谁感觉到了呢?所有元气(元能)都不是突然增长的,所有形体都不是突然亏损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觉得它在成长,也不觉得它在亏损。这也像我们从出生到衰老一样,容貌、肤色、智慧、体态,没有一夭不发生变化;表皮、指甲、毛发,随时生长,随时脱落,并不是在婴孩时期就停止变化了。事物的变化就是这样,变化的时候觉察不到,等变化过去了,才知道发生了变化呀。”

是啊,我们对盈亏圆缺可敏感了,吃一点小亏心里就不舒服。然而,吃亏的背后是什么?吃亏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为什么吃亏的事儿总发生在自己身上?
看不见变化,正是孕育新事物之时,却被我们忽略了。事物的转机,就在成形之前、生死转换之间,然而,此时我们在做什么呢?
比如生育孩子,需要三年备孕,除了身体预备,还包括精神、素质、境界,尤其是生命原理、结构、特性、规律,育儿方法等诸多方面,我们都搞清楚了吗?都充分预备了吗?

为此,我们是预备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的东西,包括为子女挣更多钱等,然而,看得见,看不见,一阴一阳,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为什么我们就一直偏其一边呢?
连人类最重要的事情:教育都是如此,还谈得上其他吗?非等到孩子焦虑了、抑郁了、躁狂了、叛逆了、对抗了、出事了、生病了,然后才知道急,之前在干嘛呢?任性而为,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甚至自欺欺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学习生命常识呢?为啥会这样?问题还没呈现,看不见嘛!为啥会这样?陷入钱权色利情名物质世界,看不见完整世界了嘛!

多么客观、直白的事情,成长以体能为本,体育以习惯为前提,然而,对于体商、体能素质教育,我们足够重视了吗?生命的呼唤,生命的晴雨表,都表现为情绪、脾气,然而,对于情绪解读、情商教育,我们足够重视了吗?灵魂、遗传基因、家族传承,决定着人生的价值、意义、幸福,然而,对于使命教育、精神塑造,我们足够重视了吗?
是啊,知识、智力教育立竿见影,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我们就死抓不放,穷追不舍,不惜钻牛角尖,把孩子当死工具、死容器,甚至不惜压制孩子,直至孩子失去本性、活力,扭曲失衡,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人生的主题,今年是预备明年,每六岁是一个小循环,十二岁是一个大循环,每前一个循环的主要任务是预备下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中发生的问题,都是上一个循环运作的结果,四十八岁之前预备的则是整个后半生,一旦错过这个序机,就无法弥补。生命常识在此,而我们是怎么去预备的呢?

创业阶段,辛苦奔波,常常受挫,看不见成效,这意味着什么?逆境、坎坷背后又是什么?成功之时,一片掌声,机会频至,追随者众多,这里隐藏着什么?顺境、得势背后还有什么?
机会就在未变中,关键皆在未变时;一切变化的奥秘,皆藏匿于看不见改变的未变之中。正如列子老人家所言:“间不可觉,俟至后知”。
有关生死序机的继续讨论,请看下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