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年9月~1995年9月),原名张煐,十岁时被母亲像“拐卖人口一样”硬送去学校,注册时嫌其名字叫不上口,便将自己的英文名“Eileen”胡乱译作“爱玲”,作为她的学名。
张爱玲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大学,总是很孤僻,看上去很呆滞的样子。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她只是在一旁冷冷地、用挑剔的眼光打量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性格使然,她也因此拥有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人性。张爱玲的这种性格并非天然的,而是与其出生和背景有关。众所周知,她的身世赫赫有名,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皆是清末名臣,然而这一切除了血缘上的,似乎和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到她父亲这一辈,朝代迭换,家道败落,社会变革,家族的风光与荣耀张爱玲半点都没有感受到,相反还要忍受继母的虐待和父亲的暴力甚至软禁、以及母亲的出走海外、佣人的嘲讽。她的童年是灰蒙蒙的,觉得自己是被家庭边缘化的孩子。
父亲对她唯二的好处,一是请先生在家教她和弟弟念私塾。张爱玲深厚的古文学功底,以及古典文学对她作品的影响,与她早年的私塾教育是分不开的。二是父亲也是喜爱文学作品,因而家中有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等,这对张爱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父亲作为清朝遗少,习惯生活在先人的荫蔽下,已经与当时的社会脱节,对孩子的教育也始终信奉于旧式教育,不允许她和弟弟上公立学校。她的母亲是走出去的人,不得已从海外回来,像“拐卖人口一样”硬把张爱玲送进了公立小学,至于弟弟张子静,仍被父亲留在家中。母亲似乎对张爱玲更偏爱一些,但似乎又与母爱无关,将她从父亲身边夺回送进学校,甚至鼓励她从家中逃出来到自己身边,也不过像是在圆自己的淑女梦,对张爱玲进行淑女公式化的培训。张爱玲根本无意成为什么淑女,母亲在发现这一点后,又撒手去了国外。
无论在父亲处,还是在母亲处,张爱玲都没有安全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长期感情不和,最后协议离婚,多少让她茫然无措,反而在姑姑张茂渊处有种归属感,所以她对家人甚是冷漠,唯对姑姑最亲,后来也是长期与姑姑住在一起。
她的家庭环境不健全,性格孤僻也就可以理解了,也不管她的父母亲各有什么目的,最起码她的教育没有被忽视和耽误,而且还是完备的。开始接受的是旧式的私塾教育,后来接受的西式教育,中西合璧的教育经历无形中让她的文学作品也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她的读书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小学中学尚可,作文突出,大概十二、三岁就在校刊上发表文章了。在圣玛利亚女校,她成绩优异,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圣约翰大学出国留学,但考试时,作文尤其优秀的她竟然国文不及格,与圣约翰大学失之交臂。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张爱玲的自信,她继续努力,最终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恰又逢太平洋战争爆发,无法赴英,只好改入香港大学。
误入港大的张爱玲目标依然非常明确——出国深造,所以她学习异常刻苦认真,不管什么课,不管喜欢不喜欢,凡是对前途有影响的她从不敢怠慢。她不是特别聪明,也不是捷才型的学生,但她深知好成绩、高分的实际意义,为此她放弃了闲暇游玩的时间,也暂时放弃了写小说的嗜好,发奋用功学习,几乎门门功课第一,实在是妥妥的学霸一枚。但是,大三那年,港战爆发,日本攻陷了香港,她一下子又失去了安全感,在目睹和经历了战争的一些景象后,她不禁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迷茫,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上海,那年是1942年。与此同时,她又拿起了笔,决定进入文坛,买文为生。实际上,她除了写文章写小说,什么都不会。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张爱玲凭借《沉香屑-第一炉香》正式踏入文坛,一鸣惊人。随后频频有佳作现身各大知名报刊,一发而不可收,顿时引起当时文坛大咖们的密切关注。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虽然各有褒贬,但也深为张爱玲的才华所惊叹。
虽然没能按照预定计划出国深造,但学业上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多年的勤奋读书给她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促使她形成了稳定的人生观。再者,那时的香港说好听点是贯通中西、颠覆传统的地方,其实就是个不中不西、半土半洋、缺乏传统的小殖民地,港大三年,张爱玲虽然计划抑制了好奇心,但是“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而她回到上海后,在作品中将上海与香港糅合在一起,用上海人的眼光看香港,因而她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特殊的身世背景,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孤僻自傲,又使她早熟内省,也使她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实际上,张爱玲的生活天地狭小,交际圈子不大,生活阅历也并不丰富,来往的朋友除了炎樱就是苏青,最多再加一个胡兰成,而且她也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她的作品纯粹是时代的映射。与其说她写的是小说,不如说她写的是人生、是生活、是经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把自己有限的人生阅历化作深刻的人生体验,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小说中的情节一一对应,把自己的感受寄植于不同人物的身上,把个人的人生体验通过文学表达出来。所以她的作品大多描述旧式生活的家里日常,那应该是她小时候的生活场景。没有大起大落,近乎平铺直叙,主要人物都是遗老遗少、小资产阶级,事情不外乎恋爱婚姻之类的俗人俗事,从中可以嗅见一种阴暗、腐朽的味道。但就是这些平淡无奇、近乎无聊的文字中,却也可以感受到一种事实的人生味。而且,当代作家王安忆在《世俗的张爱玲》中说,其实张爱玲一直把自己隐藏在小说背后,只是有一次没藏好露了真身,《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在电话里向白流苏念《诗经》:“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完全像似张爱玲自己在说话了。
张爱玲的小说写作技艺是深得傅雷赞赏的,这一点由《论张家玲的小说》中的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张爱玲自小就饱读诗书,深受《红楼梦》《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古典文学的影响,而且她读书与一般人不同,对于一些情节方面并不太关心,对一些细节方面比如人的穿着、言语以及一些字句特别美的地方尤感兴趣。另一方面她接受西式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写作技艺又深得西方文学的精髓,因而她的作品既有时代的印迹和沧桑,又有现代文学的意味和美感。她善于将人物的心境与当下的环境相结合,运用大量形象生动的意象和譬喻,很容易让读者进入人物的内心——抑或是她自己的内心,同时,她还炼词炼句,精雕细琢,文字有一种浓艳的玲珑之美,谈不上清新,却有一种鲜艳夺目的画面感。读她的文字,往往能从华丽的词句后面透出一股悲凉。
如此善于用优美的文字表达环境、映射心境,实际上,环境对张爱玲的影响又有多大!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学生时代的成长环境,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战争环境,莫不对张爱玲产生巨大的影响。她所生活的上海沦陷区在日本人的控制下,人物关系复杂、暗流涌动,明争暗斗,政治相当敏感,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特殊环境下,不少作品都以民族性为本位,当然不可能名言正顺公开发表,而且权威的报刊杂志其后的背景也是相当复杂,此时,纯文学作品的缺乏可想而知。好在张家玲是个个例,她对政治没有半点兴趣,一生的兴趣只在文学,所有作品皆以个人为本位,不涉政治,不谈民族,这无异于沦陷区的一枝奇花异朵。“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在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张家玲就是傅雷所说的“奇花异卉”,她的出现令大众措手不及,在上海滩一炮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事实上,张爱玲自己大概也清楚得很,过这村没那店,此时不”趁虚而入”更待何时。
就在大红大紫、风头正劲的时候,胡兰成出现了。这个人亦非泛泛之辈,文字方面也颇有些功力,还主办过报刊。偶然间看到张爱玲的文章,原本是躺在藤椅上的,突然间坐直了,当时便有“一睹芳容”的冲动。向苏青讨来地址,当然第一面没见着,只从门洞里递进一张字条。因为张爱玲不善交际,素不见客,除非如炎樱那般的亲密朋友,见她一面实属不易。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随后张爱玲竟然主动到胡兰成家里去看他。这确实让人有点不解,也许是平时能与之交谈的人太少了,与胡兰成倒是有些共同语言,而且是异性。前面说过,张家玲的生活圈子很小,人生阅历不多,恋爱婚姻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加之才华锋芒毕露,性格孤傲冷漠,能和她说上两句话的异性恐怕不多,胡兰成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刚开始是胡兰成说,张爱玲只是听着,但随着二人熟悉,便是张爱玲说了,胡兰成竟插不上嘴,而且越听越佩服,越听越汗颜,越听越觉得自己虽然也读过不少书、写过不少文章,但在张爱玲面前却只有附和跟随的份,“那书里的人物好像一个个都和她认识似的不停地和她打招呼”。
二人两情相悦互相吸引,本无可厚非,但胡兰成比较特殊,不说他的贫苦出生和年龄问题,单是他的身份就令许多人反感——汉奸。他替日本人做事张爱玲是知道的,也知道时局动荡之下做汉奸的结果,也知道胡兰成是有家室的。但她素来我行我素,自己无政治立场,别人的政治立场自然也就和她无关,爱就爱了,什么身份、干什么的都不重要。也许这是她敢爱敢恨的性格,也许是她太缺乏安全感、太需要爱了。
在今天看来,胡兰成的品德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认识张爱玲时他已经是有妇之夫,而且还常常携娼妓玩耍,与张爱玲交往也并没有要与之结婚的打算,说白了,张爱玲就是当时的“小三”。后来他的原配妻子知道了他与张爱玲的关系后主动离婚,他方才回过头来与张爱玲签下一纸婚约,炎樱算是证婚人吧。按道理既然结婚了,那就恪守夫妻之道吧,可他仍和以前一样处处留情,且有纳妾的打算,还正儿八经的和张爱玲商量纳妾事宜。大多数时间,张爱玲已经成为胡兰成在外招摇炫耀的资本。就连著名作家亦舒也说“这胡某人不上路”。就是这样一个人偏偏就让张爱玲魂不守舍、牵肠挂肚,即使是在新政府成立,胡兰成作为汉奸逃亡外地的时候,她仍千里寻夫。她如此的情深意重,胡兰成却在逃亡之地早已另觅佳人一起生活。这前后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张爱玲终于彻底失望,但即便是与他已经一刀两断,还是送他一笔钱助他继续逃亡。相比胡兰成的薄情寡义,张爱玲对他可谓是仁至义尽。原本是年少无知,后来是胸襟开阔,想得开了。
相比之下,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就要厚道多了。当时张爱玲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急需有个地方立足安身,正好遇上同样是作家的赖雅,两人很快便发生了关系。赖雅本来也是不准备结婚的,主要是年纪太大,比张爱玲大了30岁左右,但张爱玲怀孕了,由不得他不结婚,赖雅这个人还是比较负责任的。这样张爱玲在美国就有了绿卡、有了依靠、有了家、也从此有了安全感。至于孩子问题,她与赖雅商量一致后打掉了,赖雅因为年龄与收入问题,不想要孩子,而张爱玲仍旧醉心于文学,无法想象有了孩子以后的生活。有时候想,张爱玲与赖雅结婚是不是单方面的利用?其实这个不重要,无论如何,张爱玲一直陪赖雅走到了最后。
但是不可否认,张爱玲最火热、最旺盛的时候仍旧是在上海沦陷区的那段岁月,到了美国之后,许是生活原因,许是时过境迁,她的创作力有所下降,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在做学者,去搞翻译,去研究《红楼梦》。同时她的写作风格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不再雕词琢句,少了份艳丽,而多了份淡然。张爱玲在美国期间除了到访过一次台湾、香港,其他时间都是过着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她本来就不善交际,不喜欢与人交往,即使在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甚至因敏感皮肤问题而频繁搬家时,也尽量不去打扰别人,即使是生命已经走到终点,她也只是静静地一个人躺在那里,直到几天后才被人发现。
不只是到了美国以后,实际上从小到大、从大至老,张爱玲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从上海再到香港再到美国,来来回回,飘飘零零。现在想来,当时沦陷区解放后她为什么要逃呢?大概是受胡兰成的牵连吧,那为什么要选择美国呢?大陆当然不行,文革二字听起就可怕。也许香港或台湾会是她最好的归属。只是世事难料,形势不明之下,她有自己的判断并且果断执行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其实,关于张爱玲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多少,此文也只是读完《张爱玲传》之后的一些随笔。阅读传记,也无意窥探其个人隐私,只是以期在了解她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以后,能够更加准确而深入地了解她的作品,我想,这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