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救治是很多临床医生会面临的难题之一,如何快速将患者从死神面前拉回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波教授倡议成立的「闪电团队」给出了漂亮答案,救治脑血管病需要「闪电速度」。
闪电团队,救治脑血管病_腾讯视频
/ 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不管是急诊科,还是神经内科,医生对于突发昏迷患者已是司空见惯。但不是司空见惯就代表百分百的承诺,脑出血还是距离死神最近的疾病之一。 胡波教授团队遇到从头痛到死亡仅3个小时的患者,也遇到过因快速取栓而预后良好的患者。 为了有效缩短院前延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在得到该院急诊、介入科、神外、血管外科、心外科以及药剂科等科室的配合支持后,胡波教授倡议成立「闪电团队」。
胡波教授团队曾对湖北省1835例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时间进行调查,发现大于3小时到达的为69.3%,大于6小时到达的是55.3%,约1/3的脑出血患者会在6h内发生血肿扩大,但如果迅速将血压降到合理范围内,那预后就好很多。
「时间」永远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救治一线中的重要保障之一。
/ 狠:防患未然,比疾病更狠 /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好好的血管怎么发生结构变化,怎么会破裂出血?对抗疾病,只有比疾病更“狠”,深究疾病发病机制,才能防患未然。 执着于科研的“狠”劲还要追溯到胡波的中学时代。 和许多女孩子不一样,高中时候的胡波喜欢理科,在做了一些生物学实验后,接触到关于生命起源、发育及进化的内容,这样的了解极大激发了对生物学更深的兴趣。 抱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更深入探究疾病机理及解决医学难题,胡波教授在高考后毅然投身医学行业。 临床上的许多疾病,尤其是来势凶猛的脑血管疾病,执着于科研的“狠劲”才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利器之一。 从生物学到医学,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有定数的浪漫。
/ 准:临床与科研结合,造福患者 /
不管是「闪电团队」的“快”,还是防微杜渐的“狠”,都在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大脑作为最机密、神秘的器官,很多脑部疾病的死亡率高,预后较差。 关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胡波教授希望能把影像学和生物标记物结合起来,建立更有效的预警模型,去预测血肿和水肿的发生,以便于临床更早做出有益于患者的决策。 为医学努力做贡献,希望能在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诊断上有所建树,是胡波教授对“由始至终,以梦为马,莫负韶华”最好的解读。
MED24医学传媒面向广大医生及医学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