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光阴荏苒,很多故事每年都在发生,只是换了主角;时光流转,军校学员的新训总是动人,只因有了传承。前几日,笔者看到,昔日带过的新学员现在成了新训班长,并且在朋友圈里分享着自己当下的感受和不算遥远的新训记忆。不禁感慨万千,遂有整理和分享当初写下的班长日记。
根据母校传统,每一批升入大四的学员都要选择部分人员充当新入学学员的军训班长,助力他们完成从地方高中生向军校大学生的转变。我是2015年8月15日到8月30日,担任当年新学员的第一批班长,为期半个月。
两个周的时间或许很短,但是读过军校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周对于一名学员、一名军人、一名军官的重要性,可谓“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我也是经历之后才明白,那15天对于每一个新学员的意义。那15天,可能是我此生看到泪水最为集中和繁多的时期,也明白了泪水许多时候并不代表着脆弱,而是意味着成长。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摔打而愈益坚强。
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新训时落下的每一滴泪水,都让他们更加坚信军人的意义。
01
转身那一刻,严父亦有泪。
2015年8月15日到16日中午,是新学员的报到时间。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到外面读书,因此几乎每个人都有家人陪同,多的来了七八个人,最少的也有父亲或母亲陪同。
小光就是父亲送他来的,或许由于军人气质的原因,不少人第一眼就猜想小光父亲是一名军人,至少曾经当过兵吧。
后来,简单的交流印证了大伙先前的猜测,小光的父亲是某部现役军人。
或许因为从小生长于军人家庭,小光对父亲的话回答的最多的就是——“是”。同时,他也没有表现出多少依赖和不舍。
但是,小光父亲和其他学员的家长一样,在学员宿舍里如无其事,面对着自己的孩子,好似有千言万语,却没有说更多的话。当家长离开的时间来临,我把学员留在宿舍,去送家长们下楼,不少家长的眼眶都是红的、湿润的,小光的父亲亦然。
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了3年之前类似的场景——平素沉默寡言、严厉苛刻的父亲,也是在转身离去的时刻,掉下了硬汉的泪。
那滴泪水,好像有着万千的能量,落在父子之间日积月累因交流缺失而生的隔阂坚冰上,使其慢慢消融。
02
喜不报忧,不觉已成长。
2015年8月22日,到了一周的周末。
经历一个周的训练,队列、体能、思想政治教育,压被子、叠被子、打背包,眼前的这帮学员终于有了一点点变化。
比起“看上去”的变化,他们内在的改变更值得记录和诉说。
军校新学员的周末,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打电话了!
当然,一个宿舍12个人,只有两部座机,需要排队,需要兼顾战友的感受。
进入军校是第一个电话,如果没有打过,或许不会明白其中的纠结——非常想打,又害怕打;既渴望听到家人那熟悉的声音,又担心自己会在电话的这一头失态。
这一点,从他们不断拿起电话又放下电话的细节中,可以窥探。
可是,再多纠结与担忧,亦敌不过想念,每个人最终还是拿起了电话打给自己最亲的人、最思念的人。大部分是父母,少数是爷爷奶奶,极个别是女友。
每个人打电话的时候,说的最多话就是“别担心,我在这一切都好,你们照顾好自己!”可是,说这些“违心话”时,泪水早已浸满了眼眶,即便仰头,即便擦拭,亦比不上泪水生成的速度,它们还是恣意地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这样的泪水,其实是成长,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告诉自己最在乎的人——“我一切都好,你们不要担心!”
从未有人告诉他们要“报喜不报忧”,而他们已经做到。
03
新训数十日,家书抵万金。
2015年8月27日,新训第二个周的周四,我带的学员博君,收到了第一封“家书”——来自女友。
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几乎从为有过书信往来的经历,更谈不上有写信的习惯。
如果没有从军,如果军校不限制新学员的手机使用,眼前的博君和昔日的我们或许永远不会体会到“家书”的珍贵和意义。
博君中午吃完饭回到宿舍发现床铺上有一封信,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小伙子,对待一封信反而变得小心翼翼——寻觅裁纸刀,很细致地裁开信封的封口,生怕有一丝丝损坏。
我走过去问他,“是不是女朋友的来信呀!”
博君笑呵呵地说,“是的,班长!她也快开学了,我们俩早恋,高一开始谈的,不过并没有影响学习,我考进了咱们院,她去了人大!”
好一对“学霸情侣”!信封上的娟娟秀字,就让人感觉写信人应该是一个才女,而君子手中信纸上的斑斑点点,应该是姑娘在写信时情不自禁而落下的泪。
打开书信,博君读了一遍又一遍,仿佛在揣测写信人的心情、神态以及对他本人的思念和爱恋。博君也由拿到信时开心兴奋、笑的合不拢嘴,变得严肃沉静、思绪飞向远方,这里面有对女友的思念,也有对她的关心。
尽管不少军校学员都与昔日的高中恋人分了手,尽管年少的博君尚且不知“堂堂七尺之身已许国再难许卿”。可我希望他们永远陪伴彼此,永远相亲相爱,就如高一时那样,不管世俗的眼光,勇敢在一起;希望眼前的这帮军校学员,永远不会发出“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感慨;希望他们为爱情流下的泪水,关于相聚,关于别离,但永远无关分手。
04
有聚必有别,是军旅常态。
2015年8月30日,周日,离别的时刻还是如期而至。
半个月时间,我迎接眼前的这12个人踏入营门。15个日日夜夜,严格要求与悉心照顾并存,严苛训练与思想引导共生,只为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军校的生活。
经过不短不长半个月时间的相处,我们已经彼此适应,可是适应之后,却要分别——我们得返回主校区继续完成学业,会有第二批新训班长接替我们,继续训练他们。
眼前的这帮“小孩”显然没有弄明白班长为什么要分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就如曾经的我们一样,一样的不舍,一样的眷恋。
我坐在大巴车里,透着车窗往外张望,看他们自觉站成整齐一列,看他们很有默契地整齐敬礼,看他们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泪流满面。
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和曾经的我们一样,只知道享受相遇的喜悦,却还学不会离别的痛苦。其实,不断相遇、不断分别乃是人生常态,军旅更是如此。既然有一个相遇的时刻,为什么下一场离别不会如期呢?我们注定只能陪伴彼此走一段路,更多的路还需要自己去走。
后 记:
那15天里,好几次我都感觉看到了昔日同样年少、稚嫩、懵懂的自己,“历史”总是那么相似,“轮回”总在不断上演。每一个昨日的新学员都会成为今日的新训班长,每一个今日的新训班长,都会成为日后部队基层的带兵人。
今年的军校新学员正经历着军旅“第一步”,他们一定会“遇见”各种各样的泪水,这些泪水无关脆弱,只关成长,同时,那些泪水也让他们更加明白并且坚信军人的意义!
祝福每一个新学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