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当然吃海喽。小镇上的人家,每天饭桌上都离不开海鲜的。就如爸爸经常说的,肉不肉的不伤心,鱼一定要有的。
爸爸从十五岁开始上船加入到渔民的队伍里,至今有五十来年了。吃了五十来年的鱼,那鱼早已渗透进生命里了。也许对于小镇上的爸爸们来说,鱼虾已经是他们人生里的一部分,割舍不下的一部分了。
逢年过节,妈妈的餐桌上总是满满当当的海鲜,别的不说,光鱼就有几种,红烧小黄鱼,清蒸鲳鱼,糖醋带鱼,炒鱿鱼,当然更少不了妈妈的那道压箱底的菜—鱼干烧肉。
猪肉就是普通的五花肉,鱼干却都是爸爸在船上自己晾晒带回来的。
渔船在海上生产的时候,有些鱼种捕到的量很少,像河豚鱼啊,马哈鱼,小鲨鱼,鳗鱼,魔鬼鱼之类的,有时就一条,有时两三条。
当别人都去休息了,爸爸会把这些鱼刨肠去肚,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桅杆上晾晒。一条也好,两条也罢,他都每天收集起来。海上的风劲大,阳光充足。几天下来,鱼就干透了。
晾鱼干最怕的就是连续的下雨天,那些鱼就不能及时的风干,等天气好了拿出来晾晒,却有股子臭哄哄的味道,爸爸却舍不得扔掉,做个记号放在一边。
等到船进港时,爸爸把鱼干拿出来,竟然有几蛇皮袋呢,大家就分一分,都能带些鱼干回家。
晒干的,妈妈就把它们放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放到楼顶的储藏室里。没有干透的,就挂在厨房顶上的平台上继续晾晒。
这些鱼干,有的适合白烧,就像小鲨鱼,海鳗鱼,泥蛙子,烧出来汤白肉香。而河豚鱼,魔鬼鱼是最适合红烧的了。我最喜欢河豚鱼烧肉了,那就是一个香。
做这道菜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就将鱼干拿出来泡在温水里,第二天,鱼干已经泡开变软,妈妈就将鱼干捞起来,用刷子把鱼皮刷洗干净,然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锅里焯水待用。
五花肉是妈妈一早去菜场买回来烧在大铁锅里的,待肉烧熟再将备好的鱼干倒入肉汤里,加上佐料小火慢炖上一个小时,五花肉的肥肉大都化成了肉汤渗进了鱼干里,鱼和肉都变得粘稠稠,亮晶晶的,一碗鱼干烧肉就做好了。
那一块块的鱼干着实让人回味无穷。夹一块放进嘴里刚嚼上两口,鱼肉的韧,鲜,猪肉的油,香便裹挟着味蕾,再细细咀嚼品咂,那鱼骨的酥啊,让人忍不住连鱼骨头都嚼碎了噎下去。
白瓷蓝花的大海碗里盛着亮晶晶,香味独特的鱼干烧肉,往那里一放就是整个餐桌上的一道风景啊!
如果不过年,不过节的就想吃鱼干烧肉的话,妈妈会把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们都喊过来吃,知道他们都爱吃,也都舍不得独享了这美味的。
每次吃鱼干烧肉,我都是瞪大眼睛专挑里面的碎鱼肉,那个最入味最香,妈妈总是笑着嗔怪一声:“筷头儿上长眼睛了。”
我也就嬉皮笑脸的龇牙,筷子却没停下来的意思。舍不得停下来呀。
网友评论
小时候,想吃泥螺啊,文蛤啊什么的,直接下海去。都是很新鲜的。
怀念过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