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 纪念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
翟玉忠:栖栖一代中——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

翟玉忠:栖栖一代中——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5:52 被阅读0次

2017年5月16日

每每读南师的书,或与台湾、大陆的朋友谈南师旧事,总感慨南老师一生之不易。

在欧风美雨,国运飘摇之际,南师比任何人都清楚:大道智慧、文化命脉乃家国复兴的基础。所以,他逆时代之大潮,毅然肩负起了复兴中国文化的重任——海内海外,两岸三地,多少事,从来急。他的一生,可以一言以蔽之:

栖栖一代中!

南师为继绝兴亡中国文化的志愿,行走近七十年,太多的时间都是在忙碌不安中度过的——用他自己的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南师生在中国大动荡的时代,其变局之大,今日尚未停息。面对国家残破,文化凋零,大道沉沦,他先是投笔从戎,再又弃武从文,为天地守孤学,为万民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不是死而后已,而是死而不已,难道不是,直到今天南师仍然在时时刻刻加持我们吗?!

我觉得有两首诗很好地表达了南师一生。一首是他年轻时戍边大小凉山时写的:“东风骄日九州忧, 一局残棋尚未收。云散澜沧江岭上,有人跃马拭吴钩。”

这是南师一生爱国爱家的写照。无论他从武还是从文,都是这样——他以天纯的心去实践着自己的万丈豪情,也给他带来了太多太多的误解和麻烦——甚至不得不去国离乡!

今天,我无法想象南师去国,行路迟迟的身影。对于一个热爱中华文化如此深沉,并发愿一生献给这一惊天地、动鬼神伟大事业的人来说,这是怎样的痛苦和无奈!

另一首诗不是南师写的,他晚年曾与诸生吟诵过,那是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中的一首: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我看过这段吟诵录像,诗由宏忍法师领唱,南师当时表情严肃——我不知道当时南师在想什么,我认为,这当代表了南师晚年的某种心境。学界不会完全理解他,宗教界更不会完全理解他,世人也不会完全理解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南师的误解、批判,甚至诽谤都不会停止。

但我始终坚信:世界上最耀眼的星辰都会有黑子,却没有人能阻止他普照天下!

这里我想说,南师理解我们新法家在做什么,他是以菩萨心,菩萨愿,菩萨行支持我们,一直到去逝之前。

与学界,或与某些基金会有过合作的人都知道,无论什么机构,个人的支持,都有严格的前提条件,除了要符合个别人难以拿捏的“口味”,立项审查、财务等都相当严格,尽管结果常常是虎头蛇尾。事实上,许多项目连“蛇尾”都没有,钱花完了,研究也就完了,和做买卖没有什么区别。

八年前,当南师开始支持我们的时候,他竟然嘱咐学生说不要干涉我们的研究,要我们坚持独立不倚学术自由!我听后大为惊讶,当时心想:

真高人也!吾必一生不负此公!

八年来,内圣外王,方方面面,日日夜夜,念兹在兹,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努力。

或许我们同道做得不够理想。但我可以在这里大胆地说:我们无愧于古圣先贤,无愧于天地鬼神!

过去十几年来,新法家修习、宣传内圣外王道统的事业已经远远超越了书籍出版和网站运营两个方面,我们在探索智慧之学的传播形式,开办了道法学行班。以古代会讲的形式激发参与者的智慧——无论是学者,还是商人,无论是无神论者,还是基督徒,当他们感谢道法学行班,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信仰中长期困惑的时候,我真正感到了圣贤智慧之学的伟力。

智慧就是力量!

——这是我们最深刻的体会。

今天,在国家的提倡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头脑冷静,因为所谓的国学热可能是“虚热”!

全国开办了那么多书院,正常运作的凤毛麟角,许多书院都成了旅游景点和私人会所,真是修身传道的机构少之又少。

全国有那多么国学专家,这些人多以西方思维方式、学术概念、理念体系肢解中国文化。他们以西式大学为中心,用体制化的力量推广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西学,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我们要特别警惕——可能成为压垮中国文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全国有五花八门的国学运动。以狭隘、极端、绝对化的眼光,以宗教或社会运动的方式宣传中国文化是危险的。这些人从风水到《弟子规》,什么都讲,就是不讲内圣外王一以贯之的大道,甚至以为背诵经典就“自动”可以成圣成贤,这岂不是荒唐——我们四五十岁了,还在到处参学,不断用功——按照那些人的逻辑,所有计算机应该都是圣人,它们最能储存知识!

中国文化也不是闲云野鹤,月下清谈。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汲取过去一千年来中国文化“脱实向虚”,亡国受辱的惨痛教训。否则,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文化的命运真会如《红楼梦》里,史湘云和林黛玉所说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中国文化如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文化和宗教体系一样,她的核心是智慧之学,主要是从道和术两个方面解决现实问题——从人生烦恼到社会治理。司马谈《六家要指》中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淮南子·氾论训》也说:“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现代西方学术是以理性知识为基础的,主要在术上发展,整体上不能由博返约,回归“执大象,天下往”,超越名相的道这个层次根本谈不上。现在中国文化已经不是两千多年前庄子慨叹的“道术为天下裂”,而是有学、乏术、无道——以知识代替智慧,以物欲代替幸福,以竞争代替和谐——这是怎样的时代啊!

如果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不知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国际事务,“务于治”岂不成了空谈,“事功”岂不成了空谈?那里还有什么真正的“儒、墨、名、法、道德”诸子百家?道术沉沦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大家要将中国文化的研究、传播、应用做实,否则她早晚还会如某些太极拳“大师”一样,被人一拳打倒!

人人用手机,是因为人人都需要这个方便的通讯工具;智慧远比手机更具普世性,为什么很少人去研习?这方面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首先要看到我们自身的不足。

总之,中国文化复兴的路还很长,大家不能为眼前的“一点春色”冲昏头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沿着南师为我们开辟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也要像他老人家一样知行合一,自利利他,不死不休,这才是大修行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南师的在天之灵!

南师在注视着我们,古今圣贤在注视着我们,历史在注视着我们……

——同志者努力!

注: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产业创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原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原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已出版主要著作:《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国富策: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及其三十六计》(中文版、韩文版)《正名:中国人的逻辑》《国富新论》《礼之道:中华礼义之学的重建》《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二元观念与世界文化的分野》,译著《孔门理财学》,编著《中国商道——中国商人的长生久富之道》。

本文转自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翟玉忠:栖栖一代中——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ok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