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政治等等名目,是初中才有的。小学,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还有科学和品德。科学课里渗透的物理和生物知识,品德课里涉及到历史和地理。
初中,一般是专人专科,我是中文系毕业,在初中二十年,就只教语文一科。但是,小学,是杂糅,我除了教语文,还要代书法、心理和科学。今年,兼代五年级品德。
小学生的知识面,真是想象不到的,窄、浅、薄。上了四周课了,品德里的历史部分讲完了,从元谋人,讲到黄帝炎帝,讲到大禹治水,讲到孔子孙子,最后落到李时珍。好,到此为止。初中了,再细细学习吧。
今天,讲到“伟大祖国的版图”。翻开书,看,地图,中国地图。我说:“这个,咱们是每天都会看到的。”“啊?哪里?”“每天的《新闻联播》后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就是对着地图报的。”“我晚上不看新闻联播,也不看天气预报。”马上就有学生嘀咕道。唉,还能不能愉快地交谈了?
好在今天也不用具体讲省市自治区,先略过吧。书上有一句,“我们的祖国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雄鸡。”把这句画出来,记住。
然后,讲“俯瞰祖国大地”,要讲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我说“大家见过地球仪吧?”“见过。”哦,这还好。“地球仪是斜着的,有一个倾斜角。”“???”疑惑不解。“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本来就不是正对着的。”“哦。”算是有点明白。
仪器室里有地球仪,我拿了一个过来,是个立体的,地表凹凸不平,表示高山和沟壑,还有地心的解剖结构示意图。放在讲桌上,大家一看,明白了,果然是斜的,不是端正的上下直立的。
先给他们指示中国所在的亚洲,然后,还没找到中国,问题就来了。我说:“地球,其实是个水球,她的表面百分之七十是海洋,蓝色的就是海洋。”“老师,那么黄色的呢?”“黄色的当然是陆地。”马上就其他学生回答。对的。“老师,老师,还有橙色的。橙色的是什么?”“橙色的是高山。”
“地球上有七大洲五大洋。七大洲包括亚洲、欧洲、南美洲……”好像没有听懂,也难怪,第一次接触嘛。我问,“中国在哪个洲?”没有人回答。刚才不是都说过了吗?亚洲。亚洲都记不住?
突然地,余可馨说“老师,国比州大?”“怎么可能?总共七大洲,就有多少个国家。”“那郑州不是比中国小?”轮到我张口结舌了。孩子,比“州”非彼“洲”,郑州只是咱们河南省的一个城市!在黑板上把“洲”和“州”写出来,分辨了一下。
真的不知道孩子的脑瓜里有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
然后,大概讲了地壳、地幔和地心。我说:“这是个立体的地球仪,是三维的。和我们平常买的平面地球仪不一样。”“什么是三维?”又是个新名词。要说“三维”,得从“二维”说起。“大家见过二维码吧?微信里,还有付款时用的那个。”“见过见过。”“那个二维,就是有两个纬度,有横有竖,是个方块的图形。三维是在平面的基础上多了高度,是立体的。”还是有点不明白。看这个地球仪,不仅仅有平面,还有凸起的山和凹下去的壑,还有给大家解剖开的地球内部。这就是三维呀,立体的。我就解释:“我们每个人,站在这里,是不是立体的?这就是三维。如果拍成照片,就成了二维的啦。”“哦……哦……”教室里一片恍然的感叹声。
索性,继续讲。有二维码,现在还出了一种3D打印技术,就是像雕塑的那种。那么,当然有一维,“大家把书合上,看封底,有没有看见一排竖道道?”“有的有的。”“这个叫条形码,其实就是一维码。”“老师,不是有很多道道吗?怎么会是一维?”“很多道道,是不是都是竖的,没有横的?”“是。”“它只有竖条,没有横线,所以就是一维。”
“这个码,用处很多。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台用扫码器扫的就是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哦,原来是这样啊。”“大家可以另拿一本书,比较一下,看它们的条形码一样不一样。”教室里一片翻抽兜的声音。“果然不一样哎,老师。”“大家其实光看下面就知道了,条形码下面有数字的。”这才注意到数字,刚才都在比较竖道的粗细呢!这群孩子,真是可爱!
这不,讲了大半天,还没入今天的正题呢,把我讲了一身的汗。我不由地说:“教您们,真是费劲呀!”
余可馨说:“主要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点到点儿上了。
“我讲之前大家不懂,就不追究了。但是,我讲过之后,还记不住的,可就不应该了。是不是?”
“是,老师。”他们齐声说。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