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悅己散文
中国式探病的幽默与尴尬

中国式探病的幽默与尴尬

作者: 旁观者小疯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14:40 被阅读8次

     

      近来几位亲友相继住院治疗,病房里进进出出的次数多了,对探病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却生出许多感悟。在中国,探病也算是一种礼数,亲朋好友病了,总是要到场慰问,聊表关切之意。但细数如今探病的种种,总觉得少了些人情,多了些世故,看望和安慰病人的初心难以捕见,多数只是走个过场,社交大于情感,形式大于内容。如同婚丧嫁娶等各种“中国式”现象一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嘲讽和无奈。

      按理说,去探病的人,自然是平日里和病人关系亲密的,比如家中的亲戚、熟识的朋友、关系不错的共事者。而现实是,你病了,来看你的除了熟络的,还有半生不熟的,甚至还有你不认识的。如果你本人或是你家的什么人社会关系丰富,人脉资源不错,那么恭喜你,一场盛大的人际关系展演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且参演者众,什么爱人的同事、儿子的朋友、女儿的同学……这些原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见面的人统统登场。

      病人也不用自作多情觉得自己有多重要,你得承认自己有时只是演出的道具。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那些不熟络的多半也不是真冲你来的,而是因为你身边的这些谁谁谁。和你关系怎么样并不重要,哪怕是因为其他人和你扯上的关系来看望你,你也得感恩戴德地收着。

      这世界小得很,多拐几个弯,谁跟谁都能扯上点关系,去探病的人,自然有他的理由。有人是为了彰显情义,我们这么铁,你家里人就是我家里人,没有道理不去看望;有人是为了礼尚往来,上次我妈病了你去看她,这次你爸病了,我总得过来回个礼;有人是借机表现,上司家里有人病了,终于抓到机会表个忠心拉近距离,别说是他父母妻子病了得去探望,哪怕是他七大姑八大姨病了也不能放过,反正“礼多人不怪”嘛。

      问题是有人考虑过病人的感受吗。大家明明没那熟,这样的探望如何让人欣然接受。就算来访者都是情真意切,也没有人希望在自己了无生气目无神采搞不好还衣冠不整的情况下和别人见面。朋友圈发个自拍还要磨个皮修个图,医院里那个真实而且窘迫的形象能不能让人藏一藏呢。如果探病只是因为病人是谁谁谁的家属,那么对家属的慰问能不能在病房外进行,一码归一码,人家要应付治疗还要参与接待很累的好吗。有人来探病,总得招呼张罗,最要命的是还得不厌其烦地向每一批来访者复述病发经过和治疗进度。不管病人还是家属,讲到第三遍的时候就已经恨不得拿个录音机录下来,谁来都直接给播一遍。

      可是话说回来,去探病的人难道就不为难吗。说去看人家,还被人回绝,谁知道是不是假装客气。还得跟情报局似的到处打探哪个医院哪个楼哪个病房,然后抽着空踩着点地跑过去,怕扰了医生查房,还怕耽误病人休息。谁没事愿意去那个充斥着消毒水味道而且随时感觉被无数细菌包围的地方,怕就怕人家生病的时候不想见人,怪别人多礼,到时恢复了元气却又在盘算谁来看过自己了,谁竟然没来,岂不白白被怪罪。再说了,张三李四他们都去探病了,自己不去岂不显得关系不如他们。

      不过为难归为难,病还是要探的。于是在双方委曲求全的默契下,探病的穿越拥挤的车流远到而来,生病的强打精神复述着病情,到场寒个喧握个手,重点是“我来看过你”。

      再来说说探病那些闹心的行为。既然去看望别人,至少也要礼貌周全,毕竟我们不是去添堵的。

      有人探病喜欢呼朋友引伴,一次来一大群,把病房里挤得水泄不通,一堆人围在病床边上,病人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活脱脱一个交通事故被围观现场。

      有人结伴来探病,来了之后却喜欢自顾自聊天,哪家新开的餐厅菜品不错,哪家店里衣服又上新款了,自己几个聊得口沫横飞,也不知道是来探病的还是来聚会的。人家病床后面的牌子上还写着禁食三天,那些让人徒增懊恼的事,能不能先出了病房再讨论。

      还有人喜欢对病情刨根问底。病情本来是隐私,不见得跟什么人都非得交待,但你大老远跑来,不告诉你又显得不厚道。人家说得了肿瘤,你还非要嘴贱问一问良性还是恶性。良性的,轻描淡写一句运气好也就过去了,恶性的呢,在病人如实的回答中气氛瞬间变得沉默又略带尴尬。遇上不识趣的还得追问早期还是晚期。最后不管是什么情况,你都要告诉他现在医术这么先进肯定没事的,自已却觉得好心虚。于是立马又补个例子安慰下,说那个谁谁谁,类似的疾病后来还活了十几年呢。可你忘了眼前的病患才三十出头,确定这真的是安慰吗。

      探病总会带些伴手礼。象征性地拿点营养品和水果也就罢了,最头疼的是红包。不收觉得不给探病的人面子,收下却又是一笔人情债,还要烦恼着日后如何去还,如果有借机行贿受贿之嫌的,就更要不得了。对于收不得的红包,病人还要消耗精力尽推托之宜。你趁着四下无人放下红包赶紧撤,人家可是真心不愿意收你的红包。最后搞得病人要提着什么输液瓶、引流器追到病房门口还你红包,好心探望变成添麻烦。

      简简单单送束花本来倒是件好事,可是也不尽然。我本人住院的那次,某天一觉醒来发现床尾放着一束花。隔壁床的病友告诉我说刚有两个小姑娘来看我,见我睡着便没打扰,放下花走了。自行脑补了一下那画面,鸡皮疙瘩掉一地:我安详地躺着,身上盖着洁白的床单,她们在我身边默默放下一束花……

      病房里的幽默与尴尬举不胜举,啼笑皆非之间,也只能“呵呵”了。

      其实有时候你告诉对方要去探望,对方说不用,那绝对是真心话。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患者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要清静休养,治疗的病痛要承受,一大堆情绪要整理,实在没有心情再去跟别人就病情问题愉快地进行交谈。可我们非要用霸道的好意绑架别人想要一个人静静的权利,人家心里有个伤口还在汩汩流着血,却不得不在你的追问下一次一次拆开包扎指给你看。

      以礼相待,贵在让人舒服。人与人的温度并不是非要我亲眼看到你生病的样子才能体现。有时一个电话、一通信息的问候比跑去医院一睹病容反而更贴心。住个院做个治疗而已,没有行将远去,也不是最后一面,还活着呢,去献个花就走,又不是过清明节。不要让那些似是而非的礼俗裹挟了我们,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最好的礼数。

相关文章

  • 中国式探病的幽默与尴尬

    近来几位亲友相继住院治疗,病房里进进出出的次数多了,对探病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却生出许多感悟。在中国,探...

  • 12.5幽默的化解尴尬

    幽默也是一种天赋,多接触幽默的东西,让自己学会用幽默来化解尴尬,适当的时候幽默自嘲一下还是可以缓解尴尬气氛的。

  • 12.5听书感悟-幽默化解尴尬

    幽默会使人快乐,能够缓解气氛的方式,遇到尴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尴尬。

  • 蟹与中国式幽默

    文/庄庄 在大鹏画画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便是涂鸦。其中几个很聊得来,固私下建了一个群,群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平...

  • 12.5日课感悟

    幽默化解尴尬的气氛

  • 第一句

    学会用幽默化解尴尬

  • 上官皖儿:【尴尬与幽默】

    【尴尬的鼓掌】 苏联时期,斯大林开大会,鼓掌能经常长达15分钟是平常事,最长能达到半个小时。 因为当时是一种什么情...

  • 幽默的化解尴尬

    幽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化解尴尬,更好的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自嘲和转换思维的方式来锻炼幽默细胞。

  • 幽默的化解尴尬

    工作中没有幽默细胞就会变的尴尬,可以通过自夸的方法和转移话题的方法来化解尴尬的场景。

  • 幽默的化解尴尬

    当别人问一些令自己尴尬的事情时,可以直接承认错误,先承认自己的问题,再去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直接借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探病的幽默与尴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kw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