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人物春秋历史.地理.人文
刘备临终说若阿斗不才,诸葛亮可自取,其实不是让诸葛亮当皇帝~

刘备临终说若阿斗不才,诸葛亮可自取,其实不是让诸葛亮当皇帝~

作者: 乇三千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6:01 被阅读41次

    不知道各位对老版《三国演义》中刘备托孤还有没有印象,反正我记得当时看的时候感慨万千,剧中诸葛亮哭的稀里哗啦,我也跟着“老泪纵横”~

    当时看的时候,刘备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我是深信不疑刘备的意思的,即如果刘禅昏庸,诸葛亮就自己当皇帝吧。后来读了一些书,懂了一些事,反而觉得没这么简单了,今天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是当时的背景,刘备病重,刘禅才十几岁,难堪重任!而刘备又没什么外戚重臣,此时关羽和张飞两兄弟已经被杀了。所以此时,刘备只能找到了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此时是蜀国的权臣,而且是元老。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没话说,应该是很好的,《三国演义》里说,两人经常一个床睡觉。即使没这么亲近,正史中两人也没什么矛盾,只是政治目的稍微有点分歧,尤其是刘备自封汉中王以后。诸葛亮的目的是兴复汉室,虽然刘备也算汉室之后,但他应该更倾向于统一之后再称帝。而刘备,他的初衷和诸葛亮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到了迟暮之年,难免心急了一点~但是,两人是没有丝毫敌对关系的。

    此时我们再考虑刘备这句话的意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第一种意思,刘备说这个大儿子刘禅并不是继位的最佳人选,但是他是嫡子,按照传统就是他继位,所以请诸葛亮好好辅佐他,好好教导他,他不对的地方要及时纠正。如果实在管不了了,你就把他废了,自己管理这个国家吧,反正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我的就是你的!

    刘备让诸葛亮辅佐和教导刘禅是说得通的,史载诸葛亮曾经是刘禅的老师,而且曾经夸刘禅学习好,聪明!由此可见,刘禅其实是不傻的,当皇帝还可以。刘备这么说,其实就是怕诸葛亮篡位,故意打了个感情牌。而且当时的历史背景,你让诸葛亮篡位他也不敢啊,何况他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让他“取而代之”,嘴上说的好听,说不定是老谋深算的刘备行的敲山震虎之举。

    第二种意思,此处的“取而代之”,并非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而是给了诸葛亮废帝重择君主的大权,就是说如果刘禅以后昏庸得话,诸葛亮可以行使这个权利,把他废了,重新选一个皇帝,反正刘禅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这个说法其实也是说得通的,从刘禅的一生大概能看出来。刘禅一开始在诸葛亮辅佐下,因为顾忌先皇刘备的遗诏,一直兢兢业业,还算可以的,在诸葛亮死以后,他才渐渐变得荒唐,被宦官蛊惑~值得说的是,刘禅当了48年的皇帝,算是有点本事了~

    第三种意思,还是“君可自取”的字面意思,刘备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刘禅做的决定诸葛亮要给他把关。如果有什么大事,朝中有不同的建议,而刘禅听取的建议不合理,而众臣劝他他不听,那诸葛亮可以自己取一个合理的建议,不用在意皇帝的决定,即“君可自取”意思是“皇帝的命令可不受,你自己拿主意”~

    这种意思其实也说得过去。刘备最后一役夷陵之战,就是不听从大臣们的意见,结果一败涂地,所以他很后悔。他明白帝王是会犯错误的,为了防止刘禅一意孤行,于是给了诸葛亮这个权利,来约束帝王的错误。

    所以,刘备临终遗言,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但是以小说演义刻画人物性格来说,第一种是可取的,而从历史大环境中说,则第二种和第三种更为可信!当然,我们其实更愿意相信是第一种意思,毕竟《三国演义》刻画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刘备的仁义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也更符和社会宣传的“正能量”的形象~

    觉得文章有意义,记得转发关注一下,让知识传播出去~

    搜索关注公号 猫书历史观(w u w e i x i a p i n g)有配图,更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备临终说若阿斗不才,诸葛亮可自取,其实不是让诸葛亮当皇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mo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