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常态和病态
打开你的手机相册,里面有超过一万张你的自拍照吗?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不少评论把习惯使用社会媒体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与自恋连在一起。香港城市大学早年公布了香港学生自恋指数的调查,发现有本地青少年出现病态自恋,主因与父母管教模式有关。
《时代日报》Time Magazine的封面故事更有提出了The Me Me Me Generation去形容及剖析了千禧世代的种种。到底由新世代当道的现在,会变成一个怎样的社会?
自恋到底是什么?
自恋(英语:narcissism),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可被视为是一种性格,或是一种集体行为造成的现象。严格来说,可被观察到自恋现象的人物应区分为三种类型:潜意识产生的自恋、与社会角色伴生的自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造就这三者的原因差距甚大。
“自恋”一字的由来
不说不知原来自恋的英文名词来自希腊神话。那西瑟斯(希腊语:Νάρκισσος,拉丁化:Narcissus)是一名俊美的希腊青年, 他为了寻找自己的爱人而环游世界。在拒绝了森林女神艾寇的示爱之后,他瞥见了自己在河里的倒影,进而爱上了它。无法自拔地深陷于自己的美貌,那西瑟斯最终溺死在河里(What?!)。一朵花在他死去的地方冒了出来, 那朵花因此得名“那西瑟斯Narcissus”(水仙花)。
是什么导致了自恋?
有研究指出,自恋的其中一个原因来自于基因,虽然还没有确定是哪些基因。而外在环境也同样重要:如果家长把孩子捧得很高,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可能变成浮夸型的自恋者。
冷酷的控制欲强的家长容易培养出脆弱型的自恋者。在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推销的文化中,人们的自恋程度也似乎更高。比如在美国,自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从1970年来不断攀升。其历史原因在于自60年代开始,公众关注的焦点转向个人和唯物主义。
自恋其实是多种性格特征的综合体,而这些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的程度也不同。只不过,当自恋走到极端,就成了病。自爱自重过度到了自恋的程度,就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成了精神疾病: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简称为 NPD)。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疾患 (NPD)是一种永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会过度夸大强化自我的重要性,过度渴求别人的赞赏,缺乏同理他人行为的能力。患者会花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权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患者经常无意识地利用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通常始于青春期,陆续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展现。
根据DSM-V,如果一个人符合下列至少5项特征,那么就可以确诊患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症:
1)妄自尊大,对自身的重要性有恢宏的幻想
2)对功名权力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深信自己独一无二、鹤立鸡群、超凡脱俗
4)对来自他人的崇拜、赞赏渴求无度
5)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特权感,比如民间所谓的“公主病”、“王子病”
6)习惯指使、支配、操纵和盘剥他人
7)缺乏同理心:不愿意辨识或认同别人的情感需求
8)对他人极度嫉羡
9)态度和行为傲慢、霸道
坊间有很多有关自恋的测试,其实早在1980年代开始一直被采用的一份问卷,标题是“自恋人格明细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对比1982年、2009年和最新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发现用自恋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
自恋带来的影响
自信是一件好事,但过份的病态自恋却会为个人与社会带来不少问题。在个人方面,病态的自恋会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佳、部分人会高估自己的功劳和价值,不懂尊重他人。在社会层面,假若越来越多人估吹“自恋文化”则会导致没有耐性听取别人意见,缺乏互相体谅等等。病态自恋者更会以偏激手段达到目的,变得愤世嫉俗。同时因自我优越感致看不起其他人,倾向操控别人,在幼童的环境更会出现校园欺凌。
自我认识与肯定
有阅读开我的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常常建议大家去了解自己。人贵在自知,当你苦心经营去认识对方的时后,往往忽略了去认识自己。对自己缺乏认知与肯定会导致很多问题。
其实,自恋者需要的是客观审视自己、建立关爱他人的心,一些如心理疗法或增强同情心的训练都是有效的。虽然对于一个自恋者而言,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自我反省是困难的。但是在训练和支持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上的帮助。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点新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