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西五台云居寺

作者: 行走在乾县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22:25 被阅读3次

西五台云居寺

乾州蕞娃

这里既是一处居于繁华闹市的清净修为之地,又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长安城宫城南墙遗址。只是因为身居陋巷,所以不为众人所知。这里是位于西安市玉祥门莲湖路西段南侧,东邻洒金桥,西靠明代城墙,东西长约一华里的西安市西五台云居寺。

在一个初春的中午,天下着蒙蒙细雨。因为要赴“2019春天之约”,所以我从乾县匆匆赶赴省城西安。在洒金桥站下了车,路过青年路时,看了路标,突然发现自己一直非常感崇拜的西五台云居寺居然隐身在这里,恍然间如同淘宝时拣到大漏的感觉。所以在调整了自己激动的心绪之后,我轻轻地叩开了云居寺的大门。

一进门之后,我立即被这里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均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建造。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极而上,一台高于一台。各台两侧均有寮房,历来为尼僧居住。

细细一看,发现了三块石碑:“唐长安城 宫城南墙遗址 西安市人民政府立 一九八三年六月”、“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中华民人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布 陕西省人民政府立”、“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五台 西安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九日公布 西安市文管会立 ”。这三块石碑的耸立,就宣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之处。这让我有点如获至宝的感觉。

首先,这是一处历史遗迹,而且是唐长安城宫城南墙遗址。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为皇室居住的地方,位于郭城北部的正中。其南为皇城,是百官署衙的所在。环绕宫城、皇城的郭城,则分布着寺观道院、贵族宅所和一般民居。唐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 1492米、东西宽2820米。

其次,这里是一座皇家寺院。云居寺原名安庆寺,俗称西五台。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信佛,去终南山南五台朝拜,太远。于是李世民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沿起伏地势修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宋代称安庆寺,明代洪武年间重修时,改称云居寺。据说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故改称云居寺。

文革前,前台尚有五大菩萨殿像,大雄宝殿三间,内塑像释迦牟尼佛一尊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各一尊。灵应台,台上有观音殿一间,内塑观音像一尊。台下背后有韦驮像一尊,台前有观音殿一间。内塑观音像一尊。后台菩萨殿五间,供大悲观音菩萨像三尊。大殿三间,塑地藏王像、卧佛像及十大弟子像,外有弥勒殿三间。以上三台文革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散落在角落的石构件,能够看出当年的西五台不简单。

现在建筑是1993年开始复建的,在当地政府、佛教协会及四众弟子的推举下,吉祥法师发心恢复西安云居寺,带领当地信众历经万难,积极开展殿堂重建工作,目前五台殿堂已高高矗立,依稀可见大唐胜景。第一台为灵应台,台前建有护法殿;第二台为文殊菩萨台;第三台为地藏菩萨台;第四台弥勒菩萨台;第五台为十二臂观音台。另外有大雄宝殿、观音大士殿、卧佛殿插建于二、三、五高台之前。

除“灵应台”为赵朴初所题写外,“天王殿”“文殊吕”等匾额多为现任住持吉祥法师题写的。吉祥法师曾在四川尼众佛学院学习、获研究生班学历。后又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佛教专业。现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

走上大雄宝殿的平台处可以看到左架鼓,右挂钟,且有活动支架可移动。这钟鼓虽不是古物,但是制作非常精美,大气磅礴。尤其是架鼓在别处也是很少见到的。

文殊菩萨台正面石梯约有四、五十级之多。拾级而上,每上一步台阶,我都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站在平台上,极目远眺,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在如今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还有这样的一处静地,可供我们修养身心,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换作别人来住持,也许这里早就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日进斗金了。不说施主的布施了,就这历史景点的门票收入就会非常可观的。但实际上,这里不仅不收门票,平日里也少有游客,每月定期对外开放,因为吉祥法师想要把这里打造为内观禅修的净地。

地藏菩萨台大门紧闭,所以无缘得以拜见。下面文字是根据网络图片所写的看图作文。庭中绿竹林荫中站立一观音石像,手持净水宝瓶,衣着随风飘拂。空坪中间摆放了一列十位小沙弥石坐像,神态各不相同,有神情庄重的,也有憨态可掬的,更有那调皮呆萌的。

西五台之千手观音台因为历史原因和其他几台中间夹杂了一下民居,显得有点孤单。在杂乱的恶民居中,高耸的千手观音太尤显鹤立鸡群,虽有四周花木映衬,但难掩民居的杂乱。据说卧佛殿内卧佛塑像堪称明代塑像珍品,也是无缘相见。

能够闹中取静,这本已不易,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维护。当然,外部的纷繁并不能成为影响内心宁静的最终根源。但我还是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打扰了法师们难得的宁静,因为我只是想要表达自己对于内心宁静的一种向往而已。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立即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随笔】西五台云居寺

    西五台云居寺 乾州蕞娃 这里既是一处居于繁华闹市的清净修为之地,又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

  • 西安回民街的小吃,好吃不过凉皮

    住在西安,可以经常去很多名胜古迹。 西安古城墙内,我最常去的就是城内的“广仁寺”“云居寺(西五台)“卧龙寺”,再有...

  • 云居寺

    石经山下古寺齐,塔南塔北野云低。 树老堪为隋唐祖,碑残犹是明清籍。 西风绕竹吹有境,斜晖折雪照僧衣。 堂前氤氲观佛...

  • 云居寺

    名字很美,居于云端之寺 28年的错过,今日终于谋面 AAAA景区,名符其实 嘉庆皇帝曾来过,有行宫、有碑文 历史悠...

  • 家乡的杨树林

    家乡的杨树林 五台街道中心学校四一班 杨庭暄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五台街道西甘村,爸爸在这里长大。出了西甘村口...

  • 五台山返程卧铺上的随笔

    五台山返程卧铺上的随笔 最近有点小假期,灵感突发很想去五台山转转。很久以前家人都去过了五台山,可能是因为缘分未到,...

  • 石经里的秘密

    房山区的当地人总是把云居寺和石经山混在一起介绍,其实云居寺是云居寺,石经山是石经山,虽然二者近在咫尺,虽然历史上本...

  • 晚清京城之怪状

    义和团史料 西库围攻计妙哉,佛门弟子是奇才。龙刀一柄经全部,函请神僧下五台。 尚书启秀函请五台山僧普净来京攻西什库...

  • 游云居寺

  • 2018-08-05

    回到现实,观《西虹市首富》随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西五台云居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hv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