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定散之教,入念佛之行

作者: 净土僧尼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7:02 被阅读72次

定机的人行十三定观。散机的人直接以三福九品回向求生。但是经中说,定善、散善都需要具足三心。所谓“三心”就是舍己归佛、愿往生的心,总之就是念佛之心,所以是归入称名。


  在《观经》中,定、散指众生的根机,浅显一层的意思是,定善根机可以行十三定观,散善根机可以行三福九品,深入一层的意思,就是通过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归入一向专称之行。

所以,一向专称本身,“非定非散,摄定摄散,超定超散”。我们念佛不可以当做定善修行,也不是散善修行。本愿称名一定是定善吗?一定是散善吗?不是的,“非定非散”,“摄定摄散”,摄受定散根机,摄受散善根机;“超定超散”,超越定善功能,超越散善功能。

打个比喻,像乘客坐车,乘客有男女老少,车有男女老少吗?定善散善的根机是乘客;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车。我们称名,不可以说是定是散,它是超越的。所有定善、散善根机的人都可以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的行法超越定善、散善,就好像我们乘坐的车,超越男女老少一样,因为是乘愿往生,是来乘托的。定善根机可以乘佛愿力、称佛名号往生,散善根机也可以乘佛愿力、称佛名号往生,所以称佛名号、乘佛愿力超越众生根机。它是一个法,以这个法来摄受众生、利益众生,让众生乘托,往生西方。就像车,不被乘客的男女性别、老少年龄所限制,但是可以摄受他们。

  这句名号也是一样,不可以把它当做定善或散善。如果当做定善散善,我们念佛的时候就会追求心境,“我要禅定一心”,或者“我要念佛善根功德很大”,这样就把这句名号超定超散的功能贬为跟定善、散善同一类质的,这样就打了折扣,就不是如实修行相应。

所以由定散之教,入念佛之行,念佛之行本身,是在更高、更根本的层面上。

——摘自《往生论注》讲记

相关文章

  • 由定散之教,入念佛之行

    定机的人行十三定观。散机的人直接以三福九品回向求生。但是经中说,定善、散善都需要具足三心。所谓“三心”就是舍己归佛...

  • 念佛不在品位当中,超越品位阶级

    轻点此处,观看视频 第二十六点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 在《观经》的结尾,释迦牟尼...

  • 根正苗红

    念佛属于定善还是散善? 都不是。无论定善还是散善,其来源都是众生自己修的;而念佛来源乃是弥陀果地功德赐予众生,已经...

  • 念佛功超定散诸善

    念佛功超定散诸善 作者:慧净上人 《大经》「三辈」之意,在说三机一法,亦即三机归入一法。上辈、中辈、下辈之根性不同...

  • 念佛要起作用,要如何做?

    念佛要起作用,必须一心不乱,把佛观想在头脑里面,这就是一种定力,这是一种有相之定,那么这种有相之定,入一念而观佛境...

  • 念佛要起作用,要如何做?

    念佛要起作用,必须一心不乱,把佛观想在头脑里面,这就是一种定力,这是一种有相之定,那么这种有相之定,入一念而观佛境...

  • 7.念佛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

    7.念佛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

  • 净土宗持戒的正确戒律观

    净宗法师: 一、虽然持戒,必须念佛 戒定慧三学为圣道修行通规,不发定慧,解脱无望。单由持戒,仅为人天之基,故必须念...

  • (108)“持戒念佛”有多种解读

    “持戒念佛”有多种解读: 一、虽然持戒,必须念佛 戒定慧三学为圣道修行通规,不发定慧,解脱无望。单由持戒,仅为人天...

  • 净宗法师“持戒念佛”多种解读

    “持戒念佛”有多种解读: 一、虽然持戒,必须念佛 戒定慧三学为圣道修行通规,不发定慧,解脱无望。单由持戒,仅为人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定散之教,入念佛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zz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