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机的人行十三定观。散机的人直接以三福九品回向求生。但是经中说,定善、散善都需要具足三心。所谓“三心”就是舍己归佛、愿往生的心,总之就是念佛之心,所以是归入称名。

在《观经》中,定、散指众生的根机,浅显一层的意思是,定善根机可以行十三定观,散善根机可以行三福九品,深入一层的意思,就是通过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归入一向专称之行。
所以,一向专称本身,“非定非散,摄定摄散,超定超散”。我们念佛不可以当做定善修行,也不是散善修行。本愿称名一定是定善吗?一定是散善吗?不是的,“非定非散”,“摄定摄散”,摄受定散根机,摄受散善根机;“超定超散”,超越定善功能,超越散善功能。
打个比喻,像乘客坐车,乘客有男女老少,车有男女老少吗?定善散善的根机是乘客;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车。我们称名,不可以说是定是散,它是超越的。所有定善、散善根机的人都可以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的行法超越定善、散善,就好像我们乘坐的车,超越男女老少一样,因为是乘愿往生,是来乘托的。定善根机可以乘佛愿力、称佛名号往生,散善根机也可以乘佛愿力、称佛名号往生,所以称佛名号、乘佛愿力超越众生根机。它是一个法,以这个法来摄受众生、利益众生,让众生乘托,往生西方。就像车,不被乘客的男女性别、老少年龄所限制,但是可以摄受他们。
这句名号也是一样,不可以把它当做定善或散善。如果当做定善散善,我们念佛的时候就会追求心境,“我要禅定一心”,或者“我要念佛善根功德很大”,这样就把这句名号超定超散的功能贬为跟定善、散善同一类质的,这样就打了折扣,就不是如实修行相应。
所以由定散之教,入念佛之行,念佛之行本身,是在更高、更根本的层面上。
——摘自《往生论注》讲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