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孔孟要义哲思想法
6 孔子‘’君臣论‘’ - 人类社会认识的伟大命题

6 孔子‘’君臣论‘’ - 人类社会认识的伟大命题

作者: 赛文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17:08 被阅读1次

    在《论语》中孔子论述了自己的“君臣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以其作成了社会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基石。但是,孔子的这个“君臣论”引起后世理解和争议最大的,我们先考察孔子的原来意义,然后再考察历史上的不同理论的阐发以及与孔子思想的逻辑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论语》中关于孔子“君臣论”的记录,在《颜渊》篇中记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在这篇对话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相对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言,其字面意义应理解为:“做君主的要像君主,做臣子的要像臣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做儿子的要像儿子。”而不是“做君主不像君主,做臣子不像臣子,做父亲不像父亲,做儿子不像儿子”。

    如果结合孔子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从全国范围来看,周王朝延续到这个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周王朝政不出门,纯粹只是个摆设,这正是反映了“君不君,臣不臣”的状况。小到诸侯国来看,诸侯国之间互相蚕食兼并,诸侯国内士大夫强橫、尾大不掉,甚至僭越、篡位、弑君比比皆是,且不说孔子曾试图“坠三都”中的鲁国大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桓实力过大,形成国中有国的状况;更有韩、赵、 魏“三家分晋”的故事,田氏篡夺姜太公及子孙领封所在的齐国。这都是“君不君,臣不臣”造成的社会政治秩序混乱,最终是人人自危、社会对立、军事对垒、强人横行,百姓负担百上加斤、民不聊生、人命轻如草芥。相比之下,曾经辉煌八百年的周王朝显得无比优胜,君臣相安相济,社会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故此,孔子“君臣论”深一层的意义就是确立“君臣”社会等级或层次的社会秩序观念,他强调在这个社会秩序下,每个人要尽力做好自己本份,抛弃了这个正确的“君臣”秩序观念,社会就会陷于动乱。

    为什么说孔子的“君臣论”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社会认识?这要对孔子的“君”和“臣”的概念不能只作狭义的理解,只是理解为封建制度下的皇帝和官僚大臣关系,而应作广义的社会架构上的理解,也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这样的社会秩序在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人民聚居一起组成社会,就会有这个“君臣”秩序,当然,“君君臣臣”的秩序并不是某些人或人类自身决定的,而是由“道”决定的,孔子一生也致力于对“道”的认识,以致于耗费整个生命也在所不惜,“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通过“道”对君臣职责名实和君与臣关系的规定,就可以做到像周王朝那样的社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共生共存的大同社会。

    孔子在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而不得,退而编著《春秋》等书藉,在《春秋》中,孔子继续发挥他的“君臣论”理论,将乱臣贼子的暴行一一揭露,书中明确记载了发生的历史事件:弑君者三十有六,诸侯亡国者五十二,“仲尼著春秋,乱臣贼子惧”。

    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说不上重要或者伟大。但是,纵观世界历史和当代社会,中国从春秋战国的纷乱到汉未的三国鼎立,再到唐未的安史之乱肇始节度使藩镇割据及之后的五代十国,近代更有民国的军阀割据;世界范围来看,不说启蒙时代前的国与国之间的大小战争,就说文明社会确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一起,社会秩序被践踏,各国都遭受空前灾难,世界一下子跌回到野蛮黑暗时期,百姓流离失所,人命如草芥,就像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诸侯抗命天子,大夫篡权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凭借强力疯狂地追逐着政治权力和财富,又都在追逐的过程中丧失了获得的权力和财富。社会秩序似乎很平凡,人们生活其中,很容易受到忽略的,但是,就像空气、水这些元素一样,是人不可或缺的,一旦失去却是致命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说它多大也不为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 孔子‘’君臣论‘’ - 人类社会认识的伟大命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sv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