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吴军博士从给女儿的书信中挑选出对家长、中学生、大学生来说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整理而成,书中吴军博士在孩子沟通中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分享,下面是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一,明确子女不是家长的私有财物,而是上天给父母带来的最好的礼物,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
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够平等地进行沟通。中国文化中一些强调长辈为大的思想是倚老卖老,是两代人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主要原因。明确了孩子是未来的社会栋梁、精英和领导者,而不是当下的领导者,我们就不会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而是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开始尊重孩子,才能平等的和孩子交流。认为自己养育了孩子,提供孩子成长的物资和情感支持,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要挟孩子,强迫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都是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自己可以随意处置,怎么会把孩子教育好。
第二,虽然子女和自己在基因上有传承关系,但是不要将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转嫁给子女,特别是要求他们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自己以什么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子女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习。很多人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其实,家长应该不断精进,以此影响孩子。如果父母一味要求孩子,自己的做法却相反,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缺乏教养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言行“培养”了熊孩子。
如果希望孩子多阅读,培养阅读习惯,那么家长需要同样静下心来阅读。自己在玩手机,在看电视,而要求孩子专心致志的写作业,这本身就比较可笑。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所以,想让孩子优秀,家长必先优秀,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向你靠拢。
第三,同一件事,对不同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好和不好的建议,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
在《无条件养育》中,科恩也是这个观点,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也不是烹调炖菜,没有均码配方会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产生作用,也不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境。我们只能去学习育儿的心法和理念,让自己去悟道,了解孩子发展的科学原理,理解儿童成长的各种需求,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家庭和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具体的某个情境下如何给孩子建议。
第四,沟通需要是双向的,很多时候,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发表意见更重要。
在一些问题上,孩子的想法不仅很合理,而且能够给长辈带来很多启发。我在和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中,也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想法。
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放下自己家长的权威,用朋友的角色和孩子沟通,更容易取得效果。
孩子的养育是最难的一门学问,这很难,但值得全力以赴!
点亮下面的小红心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记录成长,分享干货,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