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养育的是一副个性独立的精神。

如果父母想进入一种纯粹的状态,做到同孩子心心相映,就必须抛弃优越的自负感。
面对小生命初来时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捧在手中的珍爱,到牵着小手伴其左右护其行走。直到有一天,他甩开我的手,自有的探索世界,我们:“NO.....NO.....你要.....不要.....。”那个无条件的父母变得掌控,以爱的名义主宰那个灵动的生命。孩子越来越困惑,好奇让他继续不断探索。越来越明白语言的他们,父母开始习惯的讲大道理,好为人师,护其尊严,严禁冒犯。孩童不得不压缩、深埋深层思维、需求,顺从的做乖乖,直到青春期随着力量的生长,又开始萌芽,他们那个深层的自我愿意表达自己,不被看到时更愿意让叛逆亮剑与父母,期待可以获得爱与尊重。
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性的灵魂。我们绝对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件拥有物。
父母首先应当努力做到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那才是他们人格精神的真实反映。
*我们都是从不觉醒开始起步的
我们将自身的情感延续到孩子身上,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将自己未曾满足的需求,没有达成的愿望,没有实现的梦想传递给她们,不论抱有怎样美好的动机,这种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情感可能会奴役孩子,削弱他们的能力。
绝大多数父母确实做得不错,对自己的孩子也抱有深切的爱。我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绝对不是因为不够爱他们,而是由于我们缺少一种为人父母的觉醒意识。
*要想发现孩子的本真,首先寻找真实的自己
保持警觉是造就一个觉醒家长的基础。
加油!!道不远人!!!
*我们可以在家里建立起一种亲密感
觉醒的方法:家长和孩子形同伙伴。
旧式的教养方法: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倒性地位。
远离自责的行为:忘掉所谓正确的行为应是怎样,理想的状态又该怎样。将教育孩子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精神转型的成长过程,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心灵的空间。
任务:让自己成为一个最清醒的活在当下的个体。
*觉醒对教养方法所产生的影响:
父母的转型:家长----孩子(对) 家长----孩子(同)
我们错误的认为,我们有能力教养好孩子,现实:真正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把我们叫养成他们所需要的父母。孩子是我们觉醒的伟大启蒙者。
倾听、尊重、心心相印----重视纪律、约束,同孩子互动,一起活在当下。

好久没有用心的陪伴2个宝贝了,4天的学习离开,按响门铃的那一刻,宝贝像2只小鸟奔跑到楼下迎接,扑到怀抱里,进家儿子忙着拿凳子、拖鞋,小手忙着解开我的鞋带,帮我脱下,女儿后背环抱着,2只小拳头敲打着肩膀。宝贝们兴奋的哇啦哇啦的讲着这几天的事情,左耳朵被分配给儿子,右耳朵被分配给女儿,看着他们的笑脸,满满的幸福。
晚上7点多陪娃广场里奔跑,蹦跳,身体随着音乐扭动,一直含蓄害羞的自己,全情的陪伴娃娃,竟然自己也变成了孩子,玩到满头大汗,晚风吹在红扑扑的脸上,很清爽。回来的路上,2宝牵着我的手,大声的告诉世界: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妈妈眼睛湿润了,惭愧以往的粗鲁,孩子对不起,是你们再不断的拉着这个沉重、掌控的妈妈进步,你们是妈妈的老师,让妈妈看见自己,变得越来越柔软、有爱。虽然有时情绪像潮水一样还会反复,但我愿意不断的学习、警醒,更好的爱自己,爱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