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时(上清华考北大)的场景时至今还记忆犹新,但现实却是长大后考了个普通本科进创业公司成了个破产品经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永远都是这么大。
做产品也是一样的,初入行业的我常常想“经自己设计的一款产品一定会改变世界,就算不能改变世界至少也能改变一些人的习惯。”但现实却是改需求、写文档、加班,被设计师喷、被程序员喷,还加上被领导教育。当时太天马行空把想象当了成需求,把别人这样做当成了我们该这样做,导致现实场景中的产品逻辑有漏洞且不够完善。需求还未满足用户就去思考交互,交互还未满足场景就去思考体验;这是做产品或设计流程时最忌讳的,也是我们作为新人常常犯的错误。
初期作为产品新人的几个月,更多的是完善文档、写会议记录和一些小功能点的设计。但就算一些小功能点的设计,也着不小的挑战,甚至第一次见到产品经理新人被群殴到体无完肤的场景也是这个时候。当时领导要求产品新人谋子设计一个来自运营的活动流程,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做需求的小刘拿到需求两天内就把整个流程包括文档说明全部完成了,更没想到的是他输出的文档和流程图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导致需求评审时每个人都在不停的问他问题,于整个会议室十几个人就炸了,先是有人问“这里这个设计是什么意思”,后有“这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不是更好吗”这样的质疑。作为新人根本hold不住场面,整个评审场面感觉尴尬不已。其实在输出产品文档和流程图前我们都会和带我们的产品经理过一遍,大致没问题了才会召集开发、设计、运营一起评审,但是这一次谋子完全按自己的脑海中的完美原型输出的东西,虽然我们之前一起过了一次没问题,但因为开发看到的东西和之前看的格式不一样,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人不理解的情况。有时候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是很骨感。
想起第一次被领导批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在彩票组没几个月BOSS打算将自己调到幼儿园组的时候,觉得幼儿园项目刚刚立项又不盈利肯定没啥前途,所以直接当面拒绝了boss的要求,想起当时boss的脸色那叫一个黑。从早晨一上班到吃午饭时间一直都被boss说教,然后每次和他讲需求的时候都心惊胆颤。最后,只能主动申请调到幼儿园组。如果现在让我总结经验的话那就是:刚入社会,少说多做,注意观察,不要自以为是,他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尊重人,不要用感觉支配自己,不以自己的想法和念头为中心,心思活泛一些,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而不是你认为的规则对年轻人很重要- 了解自己,认识社会,客观认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