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二)
随遇而安(二)我们常说,理想很丰滿,现实很骨感。说的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认为:这种差距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的距离。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写过一本很有名的《傅雷家书》,其中有一段人生总结说的非常好。傅雷对儿子傅聪说:“人的一生始终在高潮和低潮中度过。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身处高潮时不紧张,身处低潮时不颓废。”
傅雷说的就是一种“随遇而安”,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始终寻找一种“安”。这种“安”,我认为就是一种内心的平衡。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几乎已经“悟透”人生的傅雷先生,终于没能躲过“文革”的劫难,在被“造反派”揪斗时,心理失衡,在他人生的“低潮”时,饮恨自杀了。与他一同自杀的,还有他的夫人。
可见,“随遇而安”这件事,说时容易,做时难。难就难在一生中我们会邂逅到各种“遇”,有的“遇”我们能找到平衡,我们会“安”下心来做人做事,有的“遇”我们无法找到平衡,便在低潮时任其颓废,像傅雷一样。
韩国总统卢武玄,曾是一位被人称赞的平民总统,也是一位史上唯一一位在首尔没有房产的总统。这种事如果放在我们这,简直不可想象。退休后卢武玄回到他的家乡,过着令人羡慕的“随遇而安”的生活。不料,东窗事发。随着他夫人和哥哥被爆出收受贿赂,他“随遇而安”的生活也被无情的打破,他不停的向公众道歉,他感到尊严扫地,他羞于见人,他关闭了“人活着的世界”的官方网站,最后终于心理失衡,留下一封“生和死都是自然的一个现象”的遗书后跳下了离家不远的山崖……
可见,他虽然承受住了告老还乡这个“遇”,却没能经得起受贿犯罪这个“遇”的考验,与自已的人生爽约了……
随遇而安(二)最富有戏剧性的“随遇而安”应该非那些战场上的战士莫属。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将法国人围困一个狭小的山洞里。9名法国士兵在洞里有吃有喝地过上了“随遇而安”的日子,可是不能光吃不拉,于是便便就成了问题。一名士兵跑出洞口去大便时,被德国人无情的子弹打死了。他死后其他人再也不敢冒死出去便溺。可是憋是憋不住的,一开始大家还能用纸包住便便往外扔,后来纸用完了就用手抓起来往外扔,水喝光了,为了生存就喝自已的尿。直到他们被战友解救出去。
他们的“遇”是一种丧失人类尊严的“遇”,是战争留给人们的另一类创伤。
最经得住考验约“随遇而安”可能要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了,被人陷害入狱的银行家安迪表面上在监狱里过起了“随遇而安”的生活,但是他的内心波涛汹涌,从来就没有安分过。
他利用一把藏在《圣经》里的小锤子,每天挖出一点墙土,利用放风的时间把土撒到院子里。20年!他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为自已和狱友凿出了一条通往自由的逃生之路,最后成功的越狱。
这时人们才突然明白,他平时装得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是多么的滑稽。
随遇而安(二)最悲哀的“随遇而安”可能属《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鲁克了,布鲁克从20岁被投入监狱到70岁被释放,在狱中整整生活了50年。50中他在狱中调换了各种工作,但让他最为满意的是监狱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他每天像普通人一样到这里上下班,这份工作让他感到一种“随遇而安”自在,他甚至热爱上了这份工作。当他刑满释放,他恋恋不舍的离开监狱。他不舍的不是监狱,不舍的是那份让他感到“随遇而安”的工作。
回到社会之后,他怎么也无法适应这种毫无管制的自由生活。他在监狱呆的太久了,他无法让自已融入社会,融入人群。他找了几份工作,没有一样能像监狱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那样可心,他已经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他的身体虽然获得了自由,却不能过上“随遇而安"的生活。他总是感到不自在,他的灵魂仍然被禁锢在狱中。最后他选择自杀为自已的人生謝幕,用一根绳索把自已吊死在家里。
在中国古代,有过许多仕途坎坷的知识分子能够“随遇而安”的生活。但是我认为最不容易的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在“随遇而安”中忍受的痛苦和屈辱非常人可比。
因为替李陵说话,他被汉武帝施以宫刑。这在当时是对一位大臣的最大屈辱,他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更要忍受一个男人,一位士大夫在精神上的痛苦。
所以我认为,在古代所有士大夫“随遇而安”的生活中,司马迁的这份,份量最重。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大智慧和顽强的毅力,想过上“随遇而安”的生活,并非易事。
但是,司马迁做到了,并且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