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守道的几个层次【2】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8:54 被阅读9次

       我的一位朋友人很好,但就是没有人信他。为什么呢?就是为他没有圣贤之行——他的行为承载不了他的智慧。他缺乏威仪,容易让人轻视他。这就是不知止的结果。当然,也有内证功德不够的原因。你的内证功德不够时,别人肯定是不会信你的。

       “能知止则泰定安”,“泰定安”就是平安、和平、安全、有定力。心善,能做到知止,不作恶,就必定是好人,按佛家的说法,死后最差也会到天道去。所以,道教特别强调要做够多少功行,建立多少功德,积多少阴德。功和德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体的,功必须靠德来体现,没有德就没有功。人们认可你,一方面是你有智慧的行为,另一方面因为你有智慧的内证。这两个条件的达成,都需要知止的训练。所以,知止非常重要。

       《礼记·大学》中也谈到过知止:“知止面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中,“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能做到时,就会慢慢有了定力。注意,这个定是表层的安定和专注,不是深层的禅定。

       “定而后能静”,身体安定下来,不再乱跑了,心就会慢慢地静下来。习惯晚上出去喝酒的人不出去了,习惯晚上去泡妞的人也不出去了,这都是不乱跑,也都是表层的定,代表你的心渐渐能控制你的身体,让你能整天做你该做的事。所以,《大学》是有次第的,首先通过知止、拒绝达到身安,然后通过身安达到心安。心安就是“能静”

       “静而后能安”,心安后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心变得自在、富足,能够自主。这就是“安”“安”是一种本自具足的状态它有点接近于智慧。心不安定,就不可能出现智慧。

       “安而后能虑”,进入“安”的状态之后,智慧就会慢慢出现。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定能生慧。我们常说的“虑”是世间法的思虑,但这个“虑”不是思虑,而是智慧。

       “虑而后能得”,智慧出现之后,你才会真正地有所得。

       所以,儒家也讲究知止,并且要求从知止出发,做到“定”“静”“安”“虑”“得”。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这样,没有例外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方法论。孟子讲究“养吾浩然之气”,这个“养”,就是静坐,静坐而养。朱熹主持书院的时候,也要求半天学习半天静坐。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雪漠著

相关文章

  • 伍 守道的几个层次【2】

    我的一位朋友人很好,但就是没有人信他。为什么呢?就是为他没有圣贤之行——他的行为承载不了他的智慧。他缺乏威仪...

  • 伍 守道的几个层次【1】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守道的几个层次: 第一,道无名而有大能,道有大能而不显,道有大力而不见。就是说,道有...

  • “道”的内涵层次

    从内涵上看,中国文化语境的“道”,包括这几个层次:其一,“道”是宇宙演化的原动力,这个层次就是“道”生万法。所以《...

  • 道源浅说篇 明·伍守阳

    (伍守阳说这篇浅说,是他的老师曹还阳日常教授丹法的提纲,他在每句话下面做了详细的注解,我觉得注解反而干扰理解,...

  • 强风吹拂

    高中同学中有几个喜欢跑步的,最早有芙川、守明,后来泽峰也加入了长跑的队伍。 守明还是我的同事,记得有次他跟我聊天,...

  • 守道

    行走江湖多不识 笑谓肥豚摇硕躯 鼎鼎大名怀绝计 兴来敢把兽王欺 ...

  • 守道

    注:仅为个人笔记,多有不足。 市场一直在运动不息,好似是一片汪洋大海,其中波涛汹涌,此起彼伏。 但对于个人而言,不...

  • 销售的几个层次

    销售的几个层次 (1) 管他什么东西,能卖出去的才是好东西 在起点上,每个人都一样,其实没有多少选择的,其实大多数...

  • 阅读的几个层次

    如果把阅读看做人生中的一个投资项目,那么这无疑是一种既不用耗费太多人力物力、又能获得认知升级和升职加薪的极好项目。...

  • 读书的几个层次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读书的几个层次。 读书的第一个层次是开拓视野,体验生活的丰富的,多层次。书籍是可以带我们跨越时间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伍 守道的几个层次【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g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