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写过一百多本著作,除了自己本身的文学素养,也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很多人都知道,他有一屋子书,读书时会把有用的知识点裁剪下来,分门别类放到资料库。要用的时候,随时抽取。
大作家都如此重视积累素材,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在这一块好好下功夫。有关于积累素材的方法,上一篇文章如何积累素材,让自己随时有东西可写介绍过一部分,今天继续分享刘杨在《学会写作》一书中讲述的另外三种方法。
1.采访法
如果一时半会儿,你还不习惯在自己身上挖掘素材,那就向外发展,从别人身上找素材。
采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列出问题清单、约时间进行采访、整理采访内容。
作者在书中提出,采访出来的东西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为写作所用,因为是对话的形式,采访获得的内容可能比较零散,需要通过整理,排列出素材的顺序和内在逻辑,这样获得的采访资料对写作才是有帮助的。
采访谁呢?
我认为至少有两类采访对象人人都能找到,一类是亲朋好友,一类是社群成员。
亲朋好友呢,聊起来更随意,可以就他们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人生历程等进行采访。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会讲过去大的故事,老爸老妈也会讲他们年轻时的一些故事。
这些都可以拿来采访,也许正儿八经地采访一次家里的长辈,会让你发现原来你从来都不曾好好了解过他们,原来看起来平凡又普通的亲人也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也有激情飞扬的青春……
哪怕是关系特别铁的朋友,如果不能经常见面,其实也会错过ta们很多精彩的瞬间。找个时间,进行一场聊天式的采访,会让你们彼此间更加亲密。
社群成员,是另一个噬待挖掘的素材宝库。现在很多人加入各种社群。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有写作的、阅读的、早起等等。
可以向社群里金光闪闪的榜样发出采访申请,也可以与群里你比较认可的伙伴进行约聊。总之,采访的对象不胜枚举。
去年在猫叔的小灶群约聊了三位小伙伴,此前我们并不熟悉,聊过之后才发现大家都金光闪闪、厉害到不行。
身边优秀的人,正在等待你去认识,还等什么呢?
温馨提醒:采访时不要窥探别人的隐私,如果要把采访内容当作写作素材一定要征求别人同意。为了避免理解偏差,文章写好后先给被采访者看看,询问能否发出去。
图片来自网络2.笔记法
看书,写读书笔记、摘抄金句、写感悟等,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写日常笔记的方法,记录自己日常的生活、工作、心情、头脑中偶尔闪过的想法等。
日常笔记不等于日记,而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比如某个触动人心的经历、突然冒出来的感悟等。
记录方式多种多样,长短不限,可以是几句话陈述,也可以写被某件事某个人触发的思考。
这种方法其实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学者都在用,比如胡适日记、季羡林日记等。
著有《洛丽塔》《微暗的火》等作品的大作家纳博科夫,一生最喜欢的创作方式是“卡片式写作”。他平时想到什么就记录在卡片上,然后需要的时候把卡片全部翻出来,任意地拼接出新的灵感。
作者刘杨提出,日记本身是绝好的写作素材,因为日常发生的事都是很具体的,有最细微的细节、有最符合人物身份的对话、有当时最真实的感悟,这样的内容,稍作加工就是一篇好文章。
除了上述的益处,写日常笔记不仅弱化了写作的难度,还能引导人们观察、反思自己的生活。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3.利用网络
在网络上搜集素材是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积累素材的方式,比如想了解某个人物、地点、事件等。
虽然网络搜索方便快捷,但是内容的准确性还有待对比、甄别。
除了这种常见的利用网络搜集素材的方式,作者还介绍了另外一种:
任选某个词语或是网络新闻热点,使用百度指数或者谷歌趋势进行搜索,搜集以下写作材料:
趋势研究(关注热度的变化)、需求图谱(相关搜索分析)、舆情洞察(媒体的报道指数)和人群画像(读者分布和特点)。
对于很多追热点的写作者来说,这种方法不断能让自己了解相关事件的各种看法,而且还能为自己的文章提供数据支持。
古典说,任何一个人只要用心去挖掘和观察,都一定有东西可写。因为写作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和观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必备条件。引述一句美国作家戈尔·维达尔的名言:“每位作者和每位读者都知道,好的写作是最棒的旅行。”
如果说好的写作是最棒的旅行,那么素材积累就是旅行前所做的那些重要准备。
假如两手空空去旅行,应该走不了多远吧。
网友评论
“如果说好的写作是最棒的举行,那么素材积累就是旅行前所做的那些重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