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调伏自心,人生的烦恼无穷无尽。
这不是一句鸡汤。
以前一直以为,人之所以有烦恼,是某些外在条件的不具足。比如,经济条件差、时运不济、遇人不淑等等。因此,我们常会幻想:“如果我能如何如何,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如果我能努力拼几年,赚够钱,把房子买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如果我能抓住这次机会,创业成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如果我能再熬几个夜,把这个重要的项目搞定,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如果我能表现再好一点,在今年升职加薪,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
果真如此吗?
这些人人心心念念欲求而不得的东西,真的是烦恼的缘由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我逐渐意识到,烦恼的问题,是无法靠努力改变外在条件而得到圆满解决的。原因有四:
一,烦恼的对象永远在不断变化或升级
比如买房,以前为买不到房而烦恼,好不容易买到了,还没高兴多久,马上又会有新的烦恼:小房子该换大房子了,老房子该换新房子了,外环该换到中环或内环了,孩子要上学该换学区房了……
比如工作,以前为月薪五千而烦恼,好不容易升职加薪了,翻倍涨到了一万,马上又会有新的烦恼,看看同事买了几万的名牌包包,看到朋友又去了欧洲双飞十日游,看到闺蜜晒了支付宝年终几十万的购物账单……
当一个目标实现时,立马就会有一个新的目标跳出来,制造出一堆新的烦恼。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人生属于复杂的事物,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当主要矛盾得到解决时,次要矛盾会自动升级为主要矛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以为,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烦恼就会消失了。很显然,这只是一个错觉。
二,对同一对象而言,烦恼的分量总是远大于快乐
如果我们多留心自己的感受,就会发现这个悲伤的事实。
比如考试。高考或中考之前的两三年里,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处在焦虑、紧张、压力重重的负面情绪中。如果最终考砸了,烦恼自不必说。即使是考得很好,“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 我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之类的喜悦,能持续多久?大多数都仅限于高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吧。
比如我们做项目,辛苦了大半年,熬了许多个通宵,最终大功告成。最开心的,莫过于庆功宴的时候。等到第二天酒醉梦醒,喜悦的情绪便慢慢淡去,我们拍拍肩上的尘土,又得转身踏上新的征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烦恼和快乐也是类似,一分钟的快乐,可能需要十年苦熬的烦恼来兑现。快乐的感受之短,和之前经历的烦恼过程相比,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更让人沮丧的是,快乐并非烦恼的尽头,快乐也永远不会以补偿痛苦的形式出现。比如《活着》里的福贵,痛苦可以从头到尾充满人的一生,而快乐却可以永远缺席。
三,原本烦恼的对象,在解决之后,可能仍然是烦恼
始终记得王尔德说过的这句话:
“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另一种是得到。”
简言之,“求不得”是苦,“求得了”也是苦。
比如,费尽心力追求心目中的男神或女神,经过激烈的竞争,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得偿所愿。原以为此后必将人生圆满,永无烦恼,现实却是,男女神们纷纷在柴米油盐中堕入人间,朝夕相处的快乐,似乎还比不上当年“求而不得”时男女神们偶尔给的一点小暧昧来得甜蜜。
比如,中国的前首富陈天桥,曾坐拥600亿身家,是无数创业者心目中的终极目标。陈天桥本人却在经历了首富的巅峰荣耀之后,感叹到:“对于首富的称号,我一点也不感兴趣了。”
这就好比是武林高手,总是力求天下第一。拥有主角光环的极少数幸运儿,在华山论剑挫败天下群雄之后,很少会忘情狂喜,而是会拔剑四顾心茫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宗盛唱道:“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我们奋力翻越着一座座山丘,以为烦恼就是山丘,只要跨过就好。只有跨过之后才会发现,原本期待的山那头的无忧无虑的乐土,其实不过是另一片贫瘠和荒凉。
四,有一些烦恼,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
比如,离别之苦。“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人与人之间,必将分离。即使是自己和过去的自己之间,也会日渐疏离。
比如,生老病死。没有人能阻挡不期而至的疾病的侵袭,也没有人能逆转垂垂老去的必然过程。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当有限的理性遇上无限的非理性,又同时生起“非搞清楚不可”的愿望时,荒诞就会出现。“欲知而不可知”,荒诞主义之苦,是每个孜孜不倦的求知者的梦魇。
从佛学的角度来看,世事无常。一切和合事物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而脆弱。一个瞬间,一次意外,就会让好不容易维持住的幸福分崩离析。这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无常之苦。
图片来自于网络再来看,实现财务自由,能对治以上的四种烦恼的原因吗?
马云是有发言权的。他在某次采访中说:
“本来以为企业做大了,可以抽抽雪茄、逛逛街、晒晒阳光,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公司做大以后会这么累。走上了做企业的路后,我觉得永远都活在纠结之中,永远活在痛苦之中,过去的事完成了,忘了,但下一个事儿又来了。”
显然,我们曾以为的,财务之后的“自由”、“放纵”、“无忧无虑”,只不过是跨越山丘后的那片幻想中的乐土罢了。
冯唐说的更直白:“我深刻感到众生皆苦。”
当初听到这句话时,以为只是名人的惺惺作态。直到我开始慢慢思维烦恼的成因,想象不同状态下的人们各自的心境之后,才越来越对“众生皆苦”感同身受。
罗素也说过:“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我曾以为,这句话里所说的“人类的苦难”,特指那些陷在贫穷、疾病、厄运的泥沼中的人群,如今我才意识到,“苦难”所指向的,是我们所有人。
影视剧里演到悲剧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台词:“为什么老天爷要这样对我?”、“为什么悲剧偏偏就发生在我的身上!”
——不为什么,因为人生的属性,本就是苦啊。
图片来自于网络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烦恼,这么多的负能量,是不是心态有问题?
在我看来,只有直面烦恼,承认烦恼的存在,了解烦恼的成因,才能最终对治烦恼。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理,你也永远无法帮助一个明明满心烦恼却假装正能量爆棚的人。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的真相”,就是苦。
然而,理解“生活是苦”,绝不意味着悲观厌世,或是消极避世。
逃避,和逃避的极端形态——自杀,都不能解决烦恼的问题。
从佛学上来说,自杀等于自愿放弃了暇满人身的难得机会,还造下杀业,将会堕入恶趣,受更痛苦的煎熬。
理解“生活是苦”,也不意味着鼓吹“及时行乐”。
乐,是无法对治烦恼的。刻意的行乐,能带来片刻的欢愉,但欢愉之后,将出现巨大的空洞,痛苦也会立马以更狰狞的方式回归。
比如人们常用的解决烦恼的方法:喝酒。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只会愁上加愁。
同样的,通过“丧系”、“懒系”、自我放纵、堕落而获得的短暂的快乐,之后也会受到痛苦的反噬。
因此,以追求感官快感的方式,是无法逃离烦恼的魔爪的。
唯一的方法,是正面作战,看看烦恼的生灭过程中,到底隐藏着些什么。
《一代宗师》里,叶问找到丁连山,想看八卦门的“宫家六十四手”。丁连山说:“人生最难看破的只有四件事儿:生死、是非、成败、荣辱。其实就一个字:我。”
我们真正看不破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我”。
图片来自于网络什么是“我”?
我们所苦苦追求的,到底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因为别人都在追求而随大流的?
我们所感受的快乐,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平静和安心的,还是因为他人点赞而让自己的虚荣得到满足的?
当我们赚到更多的钱时,会让我们感到经济压力更小,还是让我们产生要赚更多钱的贪欲?
当我们的事业节节高升时,会让我们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还是让我们在职场政治里变得更不择手段?
当我们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时,是让我们变得更谦卑、更理性,还是让我们变得更武断、更焦虑?
当我们的年纪不断增长时,我们对身边的人是变得更平和、更宽容,还是会变得更不耐烦、更易怒?
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能直接回答“什么是我”的问题,但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原来决定我们是否烦恼的,不是生死、是非、成败和荣辱,而是“我”。
图片来自于网络在黄易的《边荒传说》里,燕飞和孙恩的两次决战里,屡次提到“执假为真”。在以破碎虚空为目标的孙恩看来,世间的一切争斗,都是“执假为真”。
我们总是聚焦于他人和自己的存款、房产、职位、颜值,并让自己的情绪随之起伏,焦虑、紧张、嫉妒、傲慢、窃喜、自卑……
离我们最近的、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内心”,却很少被人关注。内心情绪的起伏,有多少是因为自我的贪、嗔、痴在作祟,贪念、嗔心和无知,贡献了多少无谓的烦恼。
这,就是“执假为真”。
正因如此,我们大多数人,操劳一生,忙碌一生,奔波一生,创造了多多少少的财富,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就,却都不约而同地,让烦恼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人生。
目标本身就设错了,烦恼又怎么可能会减少呢?
人是很容易被表象迷惑的,对很多看上去“显而易见”的问题,常常会疏于思考。
比如我们大多人都默认,随着生存条件的越来越好,我们自然会越来越幸福。
只有像《人类简史》这样的试图探究本质的书,才会告诉我们: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农业革命,还是科技进步,都没有让人类幸福感得到增加。
“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为,实在没有太多令人自豪。虽然我们主宰了环境、增加了粮食产量、盖起城市、建立帝国,还创造了无远弗届的贸易网络,但全球的痛苦减少了吗?一次又一次,虽然整体人类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却不一定能改善个别人类的福祉。”
科学确实很好,很强大。遗憾的是,科学从不把烦恼作为研究的对象,也很难为人类提供对治烦恼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于网络回到本文观点:“如果不能调伏自心,人生的烦恼无穷无尽。”
再啰嗦一次:这不是一句鸡汤。
所谓“调伏自心”,鸡汤会告诉你,要懂得满足,要控制欲望,要知足常乐;快乐来自内心;我心光明,xx就不会黑暗;等等。
在我看来,真正的“调伏自心”,并不是这些空洞而无用的口号,而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修行过程。修行的目标,不是让内心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而是让内心变得更波澜不惊。
让内心变得波澜不惊,不是让内心变得麻木、愚钝、冷淡,直到心如死灰;而是让内心通过智慧的提升,认清事物的本质,逐渐远离无知,从而摆脱由无知所引发的无穷无尽的烦恼。
这个方式,说来简单,其实很难,需要拆解成几步:
第一步,确认烦恼的存在。
想要解决烦恼的问题,首先得从根本上意识到苦。
生而为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是来尘世享福的。人生是苦,众生皆苦——经典的文学作品,浩瀚历史里无数人的往事,哲学思考中的各种迹象,无不指向这一共同的方向。
只有承认烦恼确实存在,只有把烦恼当成避无可避的敌人来认真对待,才有希望建立起一点胜利的希望。
第二步,观察烦恼的形态。
在生活中,多关心自己的内心,多尝试和自己对话。当心情变糟时,别急着找外部原因,先认真地内视一番,到底是什么样的烦恼在搅乱自己的心绪?
这烦恼长的是什么模样?体积有多大?之前生起过吗?生起得频繁吗?顽固吗?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用心观察自己的敌人,是战而胜之的必经之路。
第三步,思考烦恼的成因。
这次的烦恼到底从何而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佛说,所有的烦恼,其根源都是贪、嗔、痴三毒。
贪,是有情自体与环境的染着,即“我爱”。对名、利和世间一切可欲之物,生起“非得到不可”的心。
瞋,是对事物的厌恶而产生的仇视、怨恨、恼怒之心,即“我慢”。看别人不顺眼,小事发脾气,满口脏话,暴躁易怒。
痴,是对一切事理的蒙昧,即“我见”,又作“无明”。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无知愚昧,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归类于三毒之中,无一例外。
仔细思考,自己的烦恼,究竟属于其中哪一类,才能对症下药。
第四步,逐个逐个灭烦恼。
找到了原因, 就尝试着把这个烦恼干掉吧。
意识到自己的“贪”,就舍弃一分贪婪,降低一些预期,试着想想:“即使得不到,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意识到自己的“嗔”,就尽力把怒火压下,换位思考,多思维对方的不易之处,多反思自己态度的蛮横无礼。
意识到自己的“痴”,就收起傲慢和自大,把身段放下来,谦虚一点,多用点逻辑,多看看书,多动脑。
烦恼能灭一个是一个,对于有些顽固的,如果当时没法灭除,留心记下来,看需要从哪方面继续修行。
灭掉的烦恼,很可能过一阵子又会回来。别气馁。记住烦恼出现的次数和原因,只要同类的烦恼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就是进步。
图片来自于网络有些鸡汤会说:顺从本心,找回初心。
这话从理论上是没错的。但从实际来看,我们几乎所有人的本心和初心,都早已蒙上了厚厚的尘垢,贪嗔痴三毒所带来的习气,早已成为了“心”的一部分,我们自以为感觉到本心和初心,其实只是和三毒如影随形的“假心”而已。
要想把这三个烦恼源剥离,就仿佛刮骨疗毒一样,喊口号是没用的,打鸡血是没用的,只有靠最坚定的信心,像投身于绞肉机战场一样,和烦恼肉搏血拼、寸土必争。
因此,调伏内心,对治烦恼,绝不是一个朝发夕至的简单过程,甚至可以说,它比我们在做的、想做的,包括财务自由在内的所有事情都要困难。
但我们在向着这个目标的漫漫长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
“怕什么烦恼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网友评论
老老头随缘补充几点浅见:
1、作为平凡众生,未能超凡入圣,烦恼当然需要对治。但是否需要断除烦恼,烧尽烦恼种子呢?这里应该有一个分叉,即阿罗汉通过切实苦行可以断除烦恼,而菩萨则不断烦恼。
2、藏传佛教密宗有这样的见解,即贪嗔痴也是佛。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贪嗔痴是名言中相对于佛性安立的概念,对于心的本来面目,本无所谓贪,无所谓不贪,对治了贪心(比如修不净观对治色贪),则见佛性。离开了贪嗔痴,在世俗名言中又如何安立佛性的概念呢?这和大乘菩萨在红尘浊世中历劫修行,不断烦恼,不离贪嗔痴,或许正可以相呼应。胜义谛中,皆是般若空性,则无所谓三毒,无所谓烦恼种子熏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在世俗名言中对治烦恼遣除违缘,藏传佛教中有打圆光卦的说法,而对于汉地众生,或许最合理可靠的办法就是《易经》,退藏入密。举个例子,就像围棋中的变化图,种种变化图的连续选择,最终形成了实战的棋谱。《易经》卦相中的变爻也是一样,种种变爻推演转化,有多样的可能性,那我们在世俗名言中当然是尽可能选择有利的变爻(佛法中说如理如法),最终自然会抵达一个稳定的本卦(在一定的时效之内)。这个本卦,可以说是一个禅定的根本选择,静虑之后取舍所得的最佳结果。记得麦彭仁波切有一本书,叫《定解宝灯论》。定解这个词相当好,中观胜义之中需要定解,世俗名言之中,当然也是需要的。在世俗名言中遣除或化解违缘的意义是什么呢?一是如兄所言,调伏自心,少造恶业,二是令众生对自己,少造黑业,这当然都是功德无量可积累智慧福德资粮的白业。
还有一些关于空行母的说法与想法,与婚姻家庭切实相关,对于在家居士尘世修行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日后若有机缘,再与乐兄私下探讨呵呵。
菩提散千叶,释迦分几瓤?伏愿乐兄修行勇猛精进心猿欢喜自在,增吉祥!
见仁见智。依个人修行的方便吧。就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那只孟加拉虎,上岸之后老虎头也不回钻进了林子,那一刻心猿意马还真是有点怅然若失啊。
又如围棋,记得在《大般若经》或是《华严经》里,有明确的论述,棋类是障碍修行成佛的。喜欢围棋,应该算是一种痴心。登地菩萨还可以下棋或者观棋吗?呵呵。不论菩萨如何取舍抉择,我们平凡众生,还是可以留下一点痴心种子,不要斩草除根了吧。烂柯山里的神仙不也要下下棋吗?
个人来说,汉传佛教,这两年关注天台宗多些,喜止观之说,藏传佛教,也只接触过智悲佛网上索达吉堪布和慧灯之光上慈诚罗珠堪布(前些时胡歌前女友薛佳凝依止的上师即是)的法本著作,从宗派上说,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源自法王如意宝一脉,属于宁玛派,麦彭仁波切,全知无垢光尊者是这一派历史上公认的高僧大德。其它宗派的法本没有拜读过,只在索达吉堪布的一些法本中间或了解,从根本上说,显密圆融,藏传佛教密宗各派的究竟观点和意趣,也一定是不相违的。只要是佛法,最终品尝到的一定都是甘露滋味。似乎也不必太过执着,是宁玛派还是格鲁派,是大圆满还是大手印。
密法方面,接触不多,大概看过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上半部,智悲佛网上好像也只能允许下载上半部,因为修习密法确实需要依止一位有功德的金刚上师,灌顶之后才能如理如法方便实修。
依稀记得是在密宗法本上看到过五欲佛的观点,贪嗔痴,五欲,似乎都可以对应一尊佛来修习,和寂静忿怒本尊一样安立,通过这种密法修行的方便直达心的本来面目,这或许正是密法的殊胜之处,因为同样是积资净障,显宗修行成佛需要多生累劫,而密宗修行则可以虹身成就即生成佛。(但这还需要查询论典法本去仔细印证,此处不能代表宗派观点,只能算是老老头自己的印象笔记,和乐兄之间信马由缰的随心闲聊)
确实,如乐兄所言,究竟是不是清净法,修行是否增上,要看烦恼是否减少。
粗大的烦恼一定要减少。
细微的烦恼要逐渐减少。
至于阿赖耶识上的些微零星烦恼种子么?要不还是别烧光了,且留一点执念?
呵呵Remember me,谁念我执?
或许今生能够与乐兄在此交流佛理佛法,恰是缘起于前世曾与乐兄在某位上师膝下共同听闻佛经论典呢。
这两天在看《虎啸龙吟》,小猪说烦恼如冰菩提似水,我们就随喜仲达来做一碗冰镇酸梅汤吧。
勿执冰与水,白云已归家。
烦恼,首先需要对治。是否需要彻底断除呢?
对于修持佛法的佛子(不论是否达到阿罗汉或登地菩萨果位)来说,粗大的烦恼是一定需要断除的。猛烈的贪嗔痴心,一定要加以对治,不让它轻易生起。由于对境所生的烦恼,比如房、车、奢侈品这一类物质因素所生起的烦恼,修行之人应该相对容易在世俗名言中找到合理对治的办法,不至于像常人那样把它当作天大的烦恼。
再说细微的烦恼,一地菩萨可以布施自己的身体而无后悔心,按理说也不应对境生起细微的烦恼。
那登地菩萨是否断除了烦恼呢?
首先说,如果是法身佛毗卢遮那,般若空性一味一体,山色无非清净身,不存在讨论烦恼存在的必要。
如果是报身佛菩萨,比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有无烦恼呢?比如对于地藏菩萨来说,众生刚强难化,这会不会也算是一种修行增上的烦恼呢?呵呵。
最后讨论化身佛菩萨(比如历史上公认的高僧大德),是否不断烦恼?首先来说,化身佛菩萨和平凡众生一样,要经历无常,红尘历劫,历经生老病死,人生七苦。在此过程中,会否偶然对境生起细微的烦恼(粗大的烦恼当然不用讨论)呢?登地之前当然可能有。
登地之后呢?对于登地菩萨,我们不妨先绕开细微烦恼生起还是断除的问题(究竟是一地还是二地,记得有一位论师是公认的一地菩萨,当他有一天看到有僧人在扛锄头种地,深感失望,于是就示现圆寂了),着重讨论阿赖耶识上的烦恼种子习气是否需要烧尽无余的问题。
众生无始以来,多生累劫,轮转六道,贪嗔痴三毒熏习,造作身语意业,在阿赖耶识上留下无明烦恼种子,成为轮回之因。
对于阿罗汉来说,会选择拔除或烧尽阿赖耶识上的烦恼种子,不再进入六道轮回,抵达涅槃之境(有余或无余)。《法华经》中也说了这样一个涅槃之城,是安立的方便,并非究竟的悉地佛土。
对于佛菩萨来说,应该是知道烧尽烦恼种子的途径和方法,却不在阿赖耶识上抹去清零,老老头是这样理解或说随想的(不代表任何宗派观点),比如宿命通,如果把阿赖耶识上的宿世缘起记忆烦恼种子刻痕完全抹去,那么中阴则失去了轮回之因,无法再投胎转世与众生结缘。《普贤行愿品》中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如果把前世缘起烦恼种子清零抹去,尘世轮回即失去了意义。
也有这样的说法,登地菩萨可以愿力往生,其究竟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人们常说,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对于菩萨,或许也可以这么说,我为六道,六道为我。
有些理解和老老头不一样,讨论一下:
1、菩萨是断烦恼的,修到见道果位的时候就已经断尽一切烦恼了吧
2、藏传密宗指的是宁玛派吗?贪嗔痴也是佛的说法没有学过。和1一样,大乘菩萨虽然在浊世中历劫修行,但是菩萨本身是早就断完烦恼了的,否则不可能获得菩萨的果位,更无法救渡众生。“本来无一物”是禅宗的说法,是禅宗大德修到了很高的境界之后的证悟,对于凡夫而言,距离还是太远了,三毒在轮回中积累的习气如此之重,如果不依法对治,积资净障,是很难像禅宗一般顿悟的。
我曾听上师说过:判断一个法是不是清净法,主要看这个法能不能让我们减轻烦恼。判断我们的修行是不是有效果,主要看我们的烦恼是不是变少了。
和老老头讨论一下。
我觉得深层次的矛盾在这里:人的终极目的是自我实现,而基因的目的只有存续。
如果某天,人的意识脱离了基因而存在,这贪嗔痴是不是就解决了?
GROW界定问题6问法
1目标是调伏内心,化解烦恼。
2现状的表现是努力工作,
烦恼变得越来越多。
3差距是不知道自己心理追求什么。
4目标背后的目的是认知提高后此心光明,更有能力克服人生的困难。
5现状的原因贪、瞋、痴。
6差距产生的根源是没有充分认识自我。
解决:行动计划SMART原则
原因分析透彻,
金句信手拈来,
表达准确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