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是明代世家子弟,乃父陈贞慧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并称“四公子”,是晚明政坛与文坛最耀眼的风云人物之一。明亡之后,陈贞慧做了遗老,足迹不入城市,他的兄长陈贞达和堂弟陈贞禧皆于甲申国变时殉节。家风所及,陈维崧果然穷愁潦倒、寄食四方,填词却有一番“儿女情深,风云气在”的笔力,在当时便开宗立派(阳羡词派),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夏初临》
中酒心情,拆绵时节,瞢腾刚送春归。一亩池塘,绿阴浓触帘衣。柳花搅乱晴晖。更画梁、玉剪交飞。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惆怅移时,镇无聊、掐损蔷薇。许谁知。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词牌下有小序:“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所谓“本意”,是指词内容正是词牌《夏初临》,这是“癸丑三月十九日”,春末夏初的时候。时间是解读全词的关键线索,因为甲申国变,崇祯帝煤山自尽,正是在三十年前的这一天。这首《夏初临》,是在那个文网繁密的时代所做的一篇明亡三十年祭。“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几番追怀故国、俯仰今昔的血泪。满腔幽恨谁人能解,终于如当下的春色一般,“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会稽词人方炳曾以一首《金缕曲》概述陈维崧的填词风格,将他比作披发行吟的屈原,比作以铁笛吹裂银河的仙人,这倒没有半点夸大其词的意思。这样的词,既是纯粹词艺上的绝妙好辞,也是尼采所谓的“以血书者”。顺治、康熙年间,词坛上以陈维崧的作品最有杜鹃啼血的气质。
网友评论